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28,分516页显示  上一页  254  255  256  257  258  260  261  262  263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石元之
梁彦通(贯之 )
蒋之奇(颖叔 文穆 )
赵尚宽(济之 )
王辟之(圣涂 )
程颢(别称 程纯公 世称 大程子、明道先生、二程、孟子之后 伯淳 河南伯 )
丰稷(相之 清敏 )
王该(蕴之 世称 望春先生 )
易元吉(庆之 )
梁焘(况之 )
甘昭吉(祐之 )
薛俅(肃之 )
李逢(承之 )
王森(茂之 )
释则之
石元之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宋登科记考
越州新昌(今浙江绍兴新昌)人。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
梁彦通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1—1098 【介绍】: 宋郓州须城人,字贯之。梁适子。以荫补秘书省正字。历殿中丞、国子博士、知邢州。契丹使王遵义来聘,往劳之。遵义言太守不服金带,是薄己,不肯见,彦通执意朝服不可改。官终知华州,有惠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1—1104 【介绍】: 宋常州宜兴人,字颖叔。蒋堂从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复举贤良方正,擢监察御史。神宗立,转殿中侍御史。因诬劾欧阳修,贬监道州酒税。熙宁中行新法,为福建转运判官,迁淮东转运副使,募流民修水利。累擢江淮荆浙发运副使,长于理财,治漕运,以干练称,升发运使。哲宗时历知潭州、广州、开封府,进龙图阁直学士。元符末,坐事责守汝州。徽宗立,除知枢密院事。崇宁初出知杭州,因议弃河、湟事夺职。卒谥文穆。有《三经集》等。
全宋诗
蒋之奇(一○三一~一一○四),字颖叔,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英宗初,擢监察御史。神宗立,转殿中侍御史。因劾欧阳修倾侧反覆,贬监道州酒税。熙宁中,历江西、河北、陕西、江、淮、荆、浙发运副使。哲宗元祐初,进天章阁待制、知潭州,改广、瀛、熙州。绍圣中,召为中书舍人、知开封府,进翰林学士兼侍读。元符末,责守汝、庆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同知枢密院事,以观文殿学士出知杭州,以疾告归。三年卒,年七十四。有文集杂著百馀卷,已佚。今《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有《三径集》一卷,清光绪盛宣怀《春卿遗稿》中有辑本一卷。《咸淳毗陵志》卷一七、《宋史》卷三四三有传。 蒋之奇诗,以《春卿遗稿》辑本为第一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其中已见《春卿遗稿》者删省)及新辑得散见各书之诗篇,合编为第二卷。
全宋文·卷一七○五
蒋之奇(一○三一——一一○四),字颖叔,常州宜兴(今江苏宜兴)人,蒋堂侄。嘉祐二年进士,治平中擢监察御史。神宗立,转殿中侍御史,因劾欧阳修不实,贬监道州酒税。改监宣州税。熙宁中,为福建转运判官,历淮东、陕西等五路转运副使,擢江淮荆浙发运副使、发运使。加直龙图阁。元祐中,累迁至宝文阁待制,历知潭、广、瀛、河中、熙等州府。绍圣中,召为中书舍人,改知开封府,进龙图阁直学士,拜翰林学士兼侍读。坐事责守汝州、庆州。徽宗立,复为翰林学士,拜同知枢密院,进知院事。崇宁元年,除观文殿学士、知杭州。三年卒,年七十四,谥文穆。著有文集百馀卷及《孟子解》、《老子解》等书。《宋史》卷三四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河南人,字济之。赵安仁子。仁宗时历知平阳县、忠州,有治绩。嘉祐中以考课第一知唐州,发故渠溉田万余顷,以勤于农政为包拯等荐,进秩赐金。在唐州五年,民绘像以祠,王安石、苏轼皆作诗赞誉之。徙同、宿二州,以直龙图阁知梓州,积官至司农卿,卒。
王辟之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2—? 【介绍】: 宋青州营丘人,字圣涂。英宗治平四年进士。历任州县官三十余年,志尚博雅,与士大夫谈议,择其可取者记之,编次成帙,为《渑水燕谈录》。哲宗绍圣四年,于知忠州任上告老还乡。
全宋文·卷一八四七
王辟之,字圣涂,青州营丘(今山东临淄)人,治平间进士。元丰中调博州高唐令,监察御史黄夷仲赋诗饯别。哲宗朝历知河东县、忠州。后退居渑水,与士大夫游,撰《渑水燕谈录》十卷。见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一七,晁补之《鸡肋集》卷二九,《宋史》卷一五,《宋诗纪事》卷二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2—1085 【介绍】: 宋洛阳人,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程珦子。仁宗嘉祐间进士。调鄠县、上元主簿。神宗熙宁初,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数为神宗召见,常以正心窒欲、求贤育材进说。后与王安石新法不合,出签书镇宁军判官,知扶沟县。哲宗立,召为宗正丞,未行卒。宁宗嘉定中谥“纯”。早年与弟程颐同受业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理学奠基人。其学说以“天理”为自然界与社会之最高原则,“天”即“理”即“心”,“天人本无二”,于伦理则为“三纲五常”。其言论著作,后人编有《遗书》、《文集》、《经说》等,收入《二程全书》。
全宋诗
程颢(一○三二~一○八五),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历鄠县、上元主簿,泽州晋城令。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以吕公著荐,授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三年,因与新法不合,恳求外任,除权发遣京西路提点刑狱,固辞,改差签书镇宁军节度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七年,监西京洛河抽税竹木务。元蚟元年(一○七八)知扶沟县。三年,罢归居洛讲学。六年,监汝州酒税。八年,哲宗立,召为宗正寺丞,未行而卒,年五十四。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理学奠基人,早年从周敦颐学,世并称二程。著有《明道先生文集》,由门人整理其日常讲录、经说等,后人与程颐著作同编入《二程全书》。《宋史》卷四二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四、《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二一有传。 程颢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弘治八年陈宣刻本(简称弘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明万历二十年蒋春芳刻本(简称万历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同治十年涂宗瀛六安求我斋刻本(简称涂本),并从《后村千家诗》等书辑得集外诗三首,合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一七三四
程颢(一○三二——一○八五),字伯淳,号明道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嘉祐进士,调鄠、上元主簿,为晋城县令。熙宁初,用吕公著荐,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神宗数召见,进说甚多。新法行,议论与王安石不合,出提点京西刑狱。固辞,改签书镇宁军判官,徙知扶沟县。除判武学,坐狱逸囚,责监汝州盐税。哲宗立,召为宗正丞,未行而卒,时元丰八年,年五十四。颢毕生治经,为一代名儒,学者称孟子之后,一人而已。嘉定十三年,赐谥曰纯,淳祐元年封河南伯,后祀孔子庙庭。与其弟合著《河南程氏遗书》二十五卷、《河南程氏外书》十二卷、《河南程氏经说》八卷、《河南程氏粹言》二卷,有《文集》四卷,俱存。《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3—1107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相之。仁宗嘉祐四年进士。为谷城令,以廉明称。历监察御史、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职。徽宗立,除御史中丞,奏劾蔡京,又乞辨宣仁后诬谤之祸。转工部尚书兼侍读,改礼部。尽言守正,积忤贵近,出知越州。蔡京得政,贬道州别驾,台州安置。除名,徙建州。卒。
全宋诗
丰稷(一○三三~一一○八),字相之,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神宗元丰元年(一○七八),借著作佐郎为奉使高丽书状官。三年,知开封府封丘县,擢利州路提点刑狱。哲宗即位,移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元祐六年(一○九一)累官权刑部侍郎。绍圣间,历京东西路、真定路、京西北路安抚使,历知颍、广等六州。元符二年(一○九九),知杭州(《乾道临安志》卷三)。徽宗即位,历御史中丞、工部尚书兼侍读、礼部尚书,以枢密直学士知苏州。崇宁元年(一一○二),改越州,入元祐党籍,贬道州别驾,台州安置,除名徙建州,移婺州居住。叙复朝请郎,提举亳州太清官。大观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卒,年七十五。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追复枢密直学士,赐谥清敏。遗著散佚,近人张寿镛辑有《丰清敏公诗文辑存》一卷。事见《丰清敏公遗书》附《丰清敏公遗事》、《宋礼部尚书叙复朝请郎提举亳州太清宫丰公墓志》,《宝庆四明志》卷八、《宋史》卷三二一有传。今录诗十三首。
全宋文·卷一七六四
丰稷(一○三三——一一○七),字相之,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祐四年进士及第,为谷城令。元丰三年召对,为监察御史里行。五年,擢监察御史。六月,徙著作佐郎、吏部员外郎,提点利州、成都路刑狱。元祐二年,迁工部员外郎。九月,入为殿中侍御史、除右司谏。三年,改国子司业、起居舍人。六年,除太常少卿、国子祭酒。七年,为刑部侍郎。以集贤院学士知颍州、江宁府,拜吏部侍郎,知应天府。绍圣四年,加龙图阁待制,知河南府。徽宗立,以左谏议大夫召,道除御史中丞。俄转工部尚书兼侍读,建中靖国元年改礼部。数言事忤贵近,以枢密直学士守越。崇宁元年,贬海州团练副使、道州别驾,寻除名徙建州,稍复朝请郎。大观元年卒,年七十五。建炎中,追复学士,谥曰清敏。著有《浑仪浮漏景表铭词》四卷、《丰清敏公诗文辑存》一卷(存)、《丰清敏公奏疏辑存》一卷(存)。《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蕴之。学者称望春先生。王说弟。仁宗庆历六年进士。王安石宰鄞时与之友善,以诗章相唱酬。为邓城令,官舍傍有嘉木,叶长尺许,每得一诗,取叶书之。既卒,归橐萧然,惟脱叶甚富。有遗稿。
全宋诗
王该,字蕴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人称望春先生。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为安福尉。与王安石友善。神宗熙宁中知邓城。有遗稿十卷,已佚。事见《宝庆四明志》卷八,又清光绪《鄞县志》卷二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潭州长沙人,字庆之。曾官州学助教。初工画花鸟,及见赵昌画,以为世不乏人,遂游于荆湖间,搜奇访古,几与猿狄同游,心传目击之妙,一写于毫端。又于舍后筑圃池,驯养水禽山兽,伺其动静之态,以资画思。尤善画獐猿。英宗治平元年,被召入宫廷作画,未几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4—1097 【介绍】: 宋郓州须城人,字况之。登进士第。累除检详枢密院五房文字。神宗元丰中,上书论时政,称新法乖戾。哲宗立,为工部郎中,擢太常少卿、右谏议大夫。坐事出知潞州,值岁饥,不待命发常平粟赈民。以左谏议大夫召还,劾前宰相蔡确作诗怨谤。历迁翰林学士、尚书左丞,以疾罢知颍昌。绍圣初,坐元祐党,累贬化州安置。
全宋诗
梁焘(一○三四~一○九七),字况之,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茜子。以荫为太庙斋郎。第进士,编校秘阁书籍,迁集贤校理,通判明州。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提点京西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三)。八年,为吏部郎中(同上书卷三五九)。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右谏议大夫。二年,知潞州(同上书卷四○一)。四年,进御史中丞(同上书卷四三四)。五年,知郑州(同上书卷四四七)。六年,权礼部尚书,拜翰林学士(同上书卷四六六)。七年,拜尚书右丞。绍圣元年(一○九四),出知颍昌府,徙郓州。以元祐党人知鄂州。三年,再贬少府监、分司南京。四年,三贬雷州别驾、化州安置,卒,年六十四。《东都事略》卷九○、《宋史》卷三四二有传。
全宋文·卷一七八三
梁焘(一○三四—一○九七),字况之,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举进士中第,编校秘阁书籍,迁集贤校理、通判明州,检详枢密五房文字。元丰中,出知宣州,提点京西刑狱。哲宗立,召为工部郎中,迁太常少卿、右谏议大夫,历任御史中丞、权礼部尚书、翰林学士。元祐七年,拜尚书右丞,转左丞。绍圣初,坐司马光党,黜知鄂州,再贬少府监,三贬雷州别驾、化州安置。绍圣四年卒,年六十四。著有《安南献议文字》并目录五卷、《荐士录》,又与顾临合撰《总戎集》十卷。《宋史》卷三四二有传。
甘昭吉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人,字祐之。以内侍殿头为英、韶州巡检,捕盗有功,迁内殿崇班、京东都巡检。累擢入内副都知。英宗即位之夕,直禁中,翊卫有劳,超迁供备库使、康州刺史。以左龙武军大将军致仕。
全宋文·卷九九一
甘昭吉,字祐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初自内侍殿头再迁崇班,为京东路都巡检。以平定齐州兵变有功,特迁供备库副使、带御器械。嘉祐四年再迁入内副都知。英宗即位,特授永昭陵使,加如京使。后以左龙武军大将军致仕,卒。《宋史》卷四六七《宦者传》二有传。
薛俅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九九一
薛俅,字肃之,河东蒲津(今山西永济)人,薛田子。庆历中知河东县,至和中为尚书比部员外郎、通判永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提举府学。治平中为荆湖南路转运使。范纯仁称其「诏封五郡、三领部使、四典巨镇」。元祐中以中大夫致仕。见《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七七《殿中丞薛府君墓志铭》,《范忠宣集》卷一○《薛氏乐安庄园亭记》。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李逢(?~一○七五),字承之,唐安(今四川崇庆县东南)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历陵州仁寿县尉、归州司理参军,知绵谷、遂宁、丹棱等县。神宗熙宁八年卒,年四十馀。事见《净德集》卷二五《著作佐郎李府君墓志铭》。
王森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八○八
王森(一○三五——一一○○),字茂之,其先孟州(治今河南孟县)人,后徙家清河。举进士,自瀛州防御推官五迁至朝散郎,历商州洛县主簿、知冯翊县、监同州阜民钱监、权京兆府观察推官、行都水监丞、夔州路转运判官、权知兖州。绍圣四年为仓部员外郎。以朝奉大夫致仕,元符三年四月卒,年六十六。事见毕仲游《仓部郎中王公墓志铭》(载《西台集》卷一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三、五一七,《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二八。
释则之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五六四
则之,治平间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