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太容  拼音:tài róng
黄帝的乐师。《文选。张衡。思玄赋》:「素女抚弦而馀音兮,太容吟曰念哉。」唐。李善。注:「太容,黄帝乐师也。」《乐府诗集。卷六五。杂曲歌辞五。晋。陆机。前缓声歌》:「太容挥高弦,洪崖发清歌。」
《漢語大詞典》:诸工(諸工)
(1).众乐师。文选·傅毅〈舞赋〉:“观者增叹,诸工莫当。” 李善 注:“工,乐师也。”
(2).各种工匠。新唐书·吐蕃传上:“又请蚕种、酒人与碾磑等诸工,詔许。”
分類:乐师工匠
《國語辭典》:琴师(琴師)  拼音:qín shī
1.以弹琴为业的人。宋。韩维〈览梅圣俞诗编〉诗:「譬如巧琴师,哀弹发丝桐。」
2.制琴的人。
《漢語大詞典》:大容
传说中的人名,为 黄帝 乐师。后汉书·张衡传:“ 素 抚弦而餘音兮, 大容 吟曰‘念哉’。” 李贤 注:“ 大容 , 黄帝 乐师也。”
分類:黄帝乐师
《國語辭典》:瞽师(瞽師)  拼音:gǔ shī
乐师。古代常以盲人担任乐师,所以称为「瞽师」。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乐府》:「乐体在声,瞽师务调其器;乐心在诗,君子宜正其文。」
分類:乐师
《國語辭典》:师工(師工)  拼音:shī gōng
厨师。《警世通言。卷六。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声张起来,楼下掌管、师工、酒保、打杂人等,都上楼来。」也作「师公」。
《漢語大詞典》:瞽人
(1).盲人,失去视力的人。 明 都穆 《都公谈纂》卷上:“ 君佐 出寻瞽人善词话者数十辈,诈传上命。” 严复 《救亡决论》:“盖非西学洋文,则无以为耳目,而捨格致之事,将仅得其皮毛,眢井瞽人,其无救於亡也审矣。”
(2).古代盲乐师。后汉书·马廖传:“愿置章坐侧,以当瞽人夜诵之音。”
《漢語大詞典》:钟师(鍾師)
(1).古乐官名。掌击钟奏乐。周礼·春官·钟师:“钟师掌金奏。” 郑玄 注:“金奏,击金以为奏乐之节。金谓钟及鎛。”
(2).泛指击钟之乐师。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雅乐部:“其钟师及磬师登歌八佾舞并诸色舞,通谓之立部伎。”
《国语辞典》:内调(内调)  拼音:nèi diào
1.公司和机关的人事由外部调到内部。如:「老王本来在行销部门,四月分起内调到总公司。」
2.宫中乐师制作的曲调。明。陈继儒《李公子传》:「隔帘女伴,隐隐作乐,曲谱俱内调及公子新诗,人间无闻者。」
《漢語大詞典》:鼗武
论语·微子:“大师 挚 适 齐 ,亚饭 干 适 楚 ,三饭 繚 适 蔡 ,四饭 缺 适 秦 ,鼓 方叔 入於 河 ,播鼗 武 入於 汉 ,少师 阳 、击磬 襄 入於海。”“播鼗 武 ”指 殷 时摇小鼓的乐师名 武 的人。后以“鼗武”借指精于本职工作的能人。 宋 岳珂 《宝真斋法书赞·唐史惟则篆千文帖》:“斯帖之奇,体微而具,何以譬之,磬 襄 鼗 武 。”
分類:小鼓乐师
《漢語大詞典》:亚饭(亞飯)
(1).古代天子、诸侯第二次进食时奏乐侑食的乐师。《论语·微子》:“亚饭 干 适 楚 。” 邢昺 疏:“天子、诸侯每食奏乐,乐章各异,各有乐师。次饭乐师名 干 ,往 楚 。”
(2).古代天子、诸侯的第二次进食。 宋 杨万里 《题望韶亭》诗:“天颜有喜 后夔 知,一奏云韶供亚饭。”
《漢語大詞典》:泰容
传说中的 黄帝 乐师名。文选·嵇康〈琴赋〉:“慕 老童 於 騩 隅,钦 泰容 之高吟。” 刘良 注:“ 泰容 , 黄帝 乐师。”
分類:黄帝乐师
《漢語大詞典》:咸黑
古代传说中的乐师名。 帝喾 的臣子。吕氏春秋·古乐:“ 帝嚳 命 咸黑 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
《漢語大詞典》:军伶(軍伶)
(1).军中音乐。 唐 韩愈 《答张彻》诗:“及去事戎轡,相逢宴军伶。” 钱仲联 集释引 蒋之翘 曰:“军伶,军中乐。”
(2).军中乐师。太平广记卷一六○引《异闻录·秀师言记》:“会 南昌 军伶能筝者,求丐 高安 ,亦 守坚 之弟子,故 殷 得见之。”
《漢語大詞典》:郑琴(鄭琴)
列子·汤问载: 郑国 乐师 师文 琴技高超,“当春而叩商弦,以召南吕,凉风忽至,草木成实;及秋而叩角弦,以激夹钟,温风徐迴,草木发荣;常夏而叩羽弦,以召黄钟,霜雪交下,川池暴沍;及冬而叩徵弦,以激蕤宾,阳光炽烈,坚冰立散;将终命宫而总四弦,则景风翔,庆云浮,甘露降,澧泉涌。”后以“郑琴”借指精湛超群的技艺。 端方 《陶斋藏石记》卷五引 南朝 宋 《刘怀民墓志》:“ 郑 琴再寝, 吴 涕重零。” 唐 元稹 《酬东川李相公十六韵》:“ 邹 律寒气变, 郑 琴祥景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