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必里迟离(必里遲離)
契丹语称农历九月初九日。辽史·礼志六:“九月重九日,天子率羣臣部族射虎,少者为负,罚重九宴。射毕,择高地卓帐,赐蕃 汉 臣僚饮菊花酒,兔肝为臡,鹿舌为酱。又研茱萸酒,洒门户以禬禳。国语谓是日为‘必里迟离’。”
《国语辞典》: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拼音:dì èr cì shì jiè dà zhàn
西元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国攻击波兰,至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投降之世界大战。由中、美、英、法、苏等国,抵抗德、义、日等轴心国的侵略;战场包括欧、亚、非、澳四大洲;方式为陆海空之立体战。主要过程:一、自开战至一九四○年为德国席捲欧洲期。二、一九四一年德军向苏联进军,同年十二月八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与欧洲战场合成世界性之全面战争。三、一九四三年义大利首宣告投降。四、一九四五年德国不支东西战线的攻击而溃败,于五月七日签降。五、日军因硫磺岛之役失利,美国于长崎、广岛投下原子弹及苏俄的宣战而于同年八月十日宣告战败投降,至九月二日正式签字。前后历时七年,人口及物质的损失较第一次世界大战更为惨重。
《漢語大詞典》:三长善月(三長善月)
佛教谓农历正月、五月、九月为斋戒之月。于此三月尤须作善以要福。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寅、午、戌月,世人多斋素,谓之‘三长善月’。其事盖出於佛书。云大海之内,凡有四洲,中国与四夷特 南赡部 一洲耳。天帝之宫有一镜,能尽见世间人之所作,随其善恶而祸福之。轮照四洲,每岁正、五、九月,正在南洲,故竞作善以要福。至 唐高祖 武德 二年,遂詔天下,自今正月、五月、九月不行死刑,禁屠杀。”参阅“三长月”。
《漢語大詞典》:三龙祠(三龍祠)
古 匈奴 俗,于正月、五月、九月戊日祭天神。戊为龙,故称。后汉书·南匈奴传:“ 匈奴 俗,岁有三龙祠,常以正月,五月、九月戊日祭天神。”
《國語辭典》:开斋节(開齋節)  拼音:kāi zhāi jié
伊斯兰教的节日之一。伊斯兰教历九月封斋后的第二十九天黄昏,若能看见新月,则次日便是开斋节,否则顺延一天。
《國語辭典》:教师节(教師節)  拼音:jiào shī jié
民国四十一年,政府为发扬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育精神,特定孔子诞辰九月二十八日为「教师节」。
《漢語大詞典》:暮商
即暮秋。商音属秋。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九月季秋,亦曰暮秋,末秋,暮商,杪秋。”
分類:商音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