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4
典故
2
词典
7
分类词汇
24
其它
11
词典
九鼎
调九鼎
吞九鼎
一言九鼎
九鼎大吕
九鼎一丝
九鼎鱼
《國語辭典》:
九鼎
拼音:
jiǔ dǐng
1.夏禹时,以九州贡金所铸的鼎,被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徵国家政权的传国宝器。周德衰,九鼎乃没于泗水彭城下。见《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
2.比喻分量极重。如:「一言九鼎」。宋。
黄庭坚
〈
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
〉诗:「声名九鼎重,冠盖万夫望。」
分類:
分量
分量重
夏禹
九鼎
象征
九州
三代
国家
家政
政权
传国
《漢語大詞典》:
调九鼎(調九鼎)
喻执掌大政。 明
方孝孺
《东河驿值雪次茅长史白战体韵》
:“春来一月尚严凝,天上何人调九鼎?”
分類:
执掌
大政
《漢語大詞典》:
吞九鼎
谓灭国。
《文选·谢瞻〈张子房诗〉》
:“力政吞九鼎,苛慝暴三殤。” 李善 注:“
《
史记
》
曰: 秦 取 周 九鼎宝器而迁 西周 。”参见“ 九鼎 ”。
《國語辭典》:
九鼎
拼音:
jiǔ dǐng
1.夏禹时,以九州贡金所铸的鼎,被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徵国家政权的传国宝器。周德衰,九鼎乃没于泗水彭城下。见《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
2.比喻分量极重。如:「一言九鼎」。宋。
黄庭坚
〈
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
〉诗:「声名九鼎重,冠盖万夫望。」
分類:
分量
分量重
夏禹
九鼎
象征
九州
三代
国家
家政
政权
传国
《國語辭典》:
一言九鼎
拼音:
yī yán jiǔ dǐng
鼎,古代礼仪中的重器。九鼎,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以象九州。一言九鼎形容说话很有分量。《歧路灯》第五回:「李瞻岱来学中备了一分礼,央前任寅兄与我说:『二位老师,一言九鼎。』谁知娄昭不肯去也罢了,他还推到他哥身上。」
分類:
秦昭王
十五
邯郸
平原君
《国语辞典》:
九鼎大吕(九鼎大吕)
拼音:
jiǔ dǐng dà lǚ
九鼎,夏禹所铸的鼎;大吕,周庙大钟,二者皆为贵重之物。「九鼎大吕」比喻分量极重,多就身分、作用而言。《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分类:
九鼎
夏禹
大吕
大钟
贵重
《漢語大詞典》:
九鼎一丝(九鼎一絲)
犹言一发千钧。喻非常危急。 明
宋濂
《同公塔铭》
:“呜呼,贤首之宗不振久矣,凛乎若九鼎一丝之悬。”
分類:
危急
《漢語大詞典》:
九鼎鱼(九鼎魚)
传说中的仙药名。 唐
段成式
《
酉阳杂俎·玉格
》
:“仙药有龙胎醴、九鼎鱼。”
分類:
仙药
药名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