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九龙衔烛
典故
九龙衔烛
 
北荒烛龙
  
烛龙回照
   
衔烛龙
 
龙街烛


《楚辞》卷三《天问》
「日安不到,烛龙何照?」东汉·王逸注:「言天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也。」
《山海经·海经》卷十二〈大荒北经·章尾山烛龙〉~438~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淮南子》卷四〈坠形训〉~50~
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汉·高诱注:「委羽,北方山名。一曰:龙衔烛以照太阴,盖长千里。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

例句

烛龙衔火飞天地,平陆无风海波沸。 僧鸾 苦热行

四时唯夏不敢入,烛龙安敢停斯须。 崔珏 道林寺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李贺 苦昼短

火树枝柯密,烛龙鳞甲张。 段成式 观山灯献徐尚书

我行自北,烛龙寡色,何枉不直。 顾况 我行自东一章

《國語辭典》:烛龙(燭龍)  拼音:zhú lóng
1.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山海经。大荒北经》:「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2.借指太阳。唐。李邕〈日赋〉:「烛龙照灼以首事,踆乌奋迅而演成。」明。谢谠《四喜记》第八出:「望长空烛龙燄消,长驱旱魃师碧涛。」
《漢語大詞典》:神龙(神龍)
(1).谓龙。相传龙变化莫测,故有此称。《韩诗外传》卷五:“如神龙变化,斐斐文章,大哉,《关雎》之道也!”文选·张衡〈西京赋〉:“若神龙之变化,章后皇之为贵。” 薛综 注:“龙出则昇天,潜则泥蟠,故云变化。”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我所仗剑,神龙见授,以诛后伏,以斩不臣。”
(2). 三国 吴 都 建业 正殿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抗 神龙 之华殿,施荣楯而捷猎。” 刘逵 注:“ 神龙 , 建业 正殿名。”
《漢語大詞典》:衔烛(銜燭)
(1).口含火炬。楚辞·天问“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汉 王逸 注:“言天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也。”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八:“兰膏停室,不思衔烛之龙。” 隋 薛道衡 《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竟夕鱼负灯,彻夜龙衔烛。”
(2).指口含蜡烛。旧唐书·西戎传·高昌:“ 文泰 又献狗雌雄各一,高六寸,长尺餘,性甚慧,能曳马衔烛。”
分類:火炬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