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向火乞儿(向火乞兒)  拼音:xiàng huǒ qǐ ér
唐代张九龄见朝廷中文武百官都趋附杨国忠以求富贵,九龄常对熟人说这些百官都是近火取暖的乞丐,万一火灭灰冷,那么都将冻死,祸患即将来临。典出五代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以后即以向火乞儿比喻趋炎附势的人。
《国语辞典》:杆儿上的(杆儿上的)  拼音:gǎn ér shàng de
杆儿,指乞丐首领的信符。持杆儿的人,即乞丐首领,有管理乞丐的权力。。
《国语辞典》:哩嗹花儿(哩嗹花儿)  拼音:lī lián huā ér
旧日乞丐所唱的歌曲。参见「莲花落」条。《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只见一个直宿的老门子,从县里面唱著哩嗹花儿的走出。」
《国语辞典》:叫花子看戏(叫花子看戏)  拼音:jiào huā zi kàn xì
(歇后语)穷开心。意谓乞丐去看戏,虽穷但仍很开心。比喻苦中作乐。如:「人若能凡事看淡,犹如叫花子看戏──穷开心,便能悠游自得。」
《国语辞典》:叫花子上坟(叫花子上坟)  拼音:jiào huā zi shàng fén
(歇后语)哭穷。意谓乞丐到坟场上哭祭。比喻向人诉说穷困。如:「为人要有志气,成天叫花子上坟──哭穷,于事无补。」
《国语辞典》:叫花子没有猢狲(叫花子没有猢狲)  拼音:jiào huā zi méi yǒu hú sūn
(歇后语)光杆一个。离开丐群的乞丐,不受拘束。比喻无牵无挂。《负曝闲谈》第四回:「知县革了,叫花子没有猢狲了,何不进京去打点打点,拚著多花些钱,弄个开复?」
《国语辞典》:彩楼配(彩楼配)  拼音:cǎi lóu pèi
戏曲剧目。隋唐故事戏。叙富家女王宝钏爱上乞丐薛平贵,在彩楼抛绣球选婿时,故意将绣球掷给薛平贵而结为夫妻的故事。
《国语辞典》:火盆儿(火盆儿)  拼音:huǒ pén ér
乞丐用以取暖的小盒。内置煤炭,系在胸前。
《国语辞典》:打爻  拼音:dǎ yáo
旧时乞丐唱莲花落时,边唱边击鼓,称为「打爻」。元。无名氏〈醉太平。莲花落易学〉曲:「张打油啰啰连和得著,学不成打爻。牵著个狗儿当街叫,提著个爽儿沿街调。」
《国语辞典》:莲花乐(莲花乐)  拼音:lián huā lè
旧日乞丐所唱的歌曲。参见「莲花落」条。《通俗常言疏證。戏玩。打莲花乐》引《五灯会元》:「俞道婆常随众参琅邪,一日,闻丐者唱莲花乐,大悟。」
《国语辞典》:习艺所(习艺所)  拼音:xí yì suǒ
供失业游民、乞丐或无谋生技能者学习技艺的地方。
《国语辞典》:日头钱(日头钱)  拼音:rì tóu qián
旧时乞丐必须将每日乞讨所得抽取一定的分例,缴给乞丐头,因是逐日缴交,故称为「日头钱」。《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众丐叫化得东西来时,团头要收他日头钱。若是雨雪时,没处叫化,团头却熬些稀粥,养活这夥丐户。」
《國語辭典》:富贵衣(富貴衣)  拼音:fù guì yī
一种戏剧衣饰。剧中穷人乞丐等所穿著的黑衣,上缀杂色方块圆块等,形容其破敝。若剧中人穿著此衣,预示将来必定显贵,故称为「富贵衣」。
《漢語大詞典》:丐头(丐頭)
乞丐中的头目。清史稿·食货志一:“外来流丐,保正督率丐头稽查。”
分類:乞丐头目
《国语辞典》:丐帮(丐帮)  拼音:gài bāng
乞丐组成的团体。
分类:乞丐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