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书文五车
典故 
五车富
  
五车书史
 
五车读
 
五车载书
 
倾五车
 
惠施五车
 
惠施书
 
惠车
 
书五车
 
书文五车
 
读五车

相关人物
惠施
 
庄子


《庄子集释》卷十下〈杂篇·天下〉~02~
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历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简释

五车书:喻指读书多,学问深。唐王维《戏赠张五弟湮三首》之二:“张弟五车书,读书仍隐居。”


例句

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 孟浩然 送告八从军

世人如要问生涯,满架堆床是五车。 方干 题悬溜岩隐者居

惠子休惊学五车,沛公方起斩长蛇。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顾我下笔即千字,疑我读书倾五车。 李商隐 安平公诗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杜甫 柏学士茅屋

五车堆缥帙,三径阖绳枢。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

开济由来变盛衰,五车才得号镃基。 温庭筠 简同志

张弟五车书,读书仍隐居。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五车外典知谁敌,九趣多才恐不如。 知玄 答僧澈

犹轻五车富,未重一囊贫。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仍闻圣主知书癖,凤阁烧香对五车。 鲍溶 夏日怀杜悰驸马

《國語辭典》:五车(五車)  拼音:wǔ jū
形容书多。语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比喻博学。唐。王维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诗:「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宋。乐雷发 乌乌歌:「莫读书!莫读书!惠施五车今何如?」
《漢語大詞典》:五车书(五車書)
庄子·天下:“ 惠施 多方,其书五车。”后用以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呈茂中》词:“算胸中,除却五车书,都无物。” 明沈鲸《双珠记·假恩图色》:“人读五车书,偏我无一句。” 清 高昌寒食生 《乘龙佳话·下第》:“问世休矜三尺剑,骄人还是五车书。”亦省作“ 五车 ”。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之二:“两説穷舌端,五车摧笔锋。” 唐 知玄 《答僧澈》诗:“五车外典知谁敌,九趣多才恐不如。” 清 孙枝蔚 《溽暑过汪舟次园中留饮分得鸦字萝字》诗:“有客寻三径,因君破五车。”
《漢語大詞典》:五辂(五輅)
见“ 五路 ”。
《漢語大詞典》:五车书(五車書)
庄子·天下:“ 惠施 多方,其书五车。”后用以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呈茂中》词:“算胸中,除却五车书,都无物。” 明沈鲸《双珠记·假恩图色》:“人读五车书,偏我无一句。” 清 高昌寒食生 《乘龙佳话·下第》:“问世休矜三尺剑,骄人还是五车书。”亦省作“ 五车 ”。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之二:“两説穷舌端,五车摧笔锋。” 唐 知玄 《答僧澈》诗:“五车外典知谁敌,九趣多才恐不如。” 清 孙枝蔚 《溽暑过汪舟次园中留饮分得鸦字萝字》诗:“有客寻三径,因君破五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