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官本  拼音:guān běn
1.公家刻印的书籍版本。如:「古代官本书相当于现今政府所出版的书籍。」也作「官板」。
2.公营事业的资金。今亦称商家营业中所附的官股。如:「中钢、中油等公营事业,官本占了大部分。」
《國語辭典》:印本  拼音:yìn běn
印刷而成的书本。相对于写本而言。《宋史。卷四三一。儒林传一。田敏传》:「敏尝使湖南,路出荆渚,以印本经书遗高从诲。」
《漢語大詞典》:开编(開編)
打开书本。 宋 王安石 《送石赓归宁》诗:“开编喜有得,一读瘳沉痾。”
分類:打开书本
《國語辭典》:透脱(透脫)  拼音:tòu tuō
超脱。《朱子语类。卷一一八。训门人六》:「子好说禅,禅则未必是。然其所趣向,犹以为此是透脱生死底等事。」
《國語辭典》:册子(冊子)  拼音:cè zi
本子、簿子。《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拿著枝红笔,按著那册子,点一名,叫一人,放一本。」
《漢語大詞典》:数墨(數墨)
计算书本上的文字。比喻读书不推究义理,在字里行间讨生活。 宋 朱熹 《易》诗之一:“须知三絶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剪灯馀话·青城舞剑录》:“夫循行数墨,呫嗶呻吟,儒之土苴。”
《國語辭典》:脱简(脫簡)  拼音:tuō jiǎn
古书刻在竹简上,竹简有时会缺漏遗失,称为「脱简」。
《國語辭典》:监本(監本)  拼音:jiàn běn
一种官刻本名称。凡国子监所刻印的书,统称为「监本」。
《國語辭典》:宋本  拼音:sòng běn
宋代刊刻的书籍。分为官刊、家刻、坊刻三种,字体精美,校刊亦极精良。
《國語辭典》:折本  拼音:shé běn
本钱亏损。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稍似间有些钱,抵死里无多债,权做这场折本买卖。」《金瓶梅》第六二回:「宁可折本,休要饥损。」
《國語辭典》:浙本  拼音:zhè běn
宋代经国子监校勘,在杭州雕印的书。其字体方整,刀法圆润,为最佳的宋版书。
《漢語大詞典》:杭本
指书籍的 宋 代 杭州 刊本。亦称 浙 本。字体方正,刀法圆润,被后代誉为最佳的善本。 宋 朱熹 《〈韩文考异〉序》:“观其自言,为儿童时,得 蜀 本 韩 文於 随州 李 氏,计其岁月当在 天禧 中年,且其书已故弊脱略,则其摹印之日,与 祥符 杭 本盖未知其孰先孰后,而 嘉祐 蜀 本,又其子孙,明矣。”
《漢語大詞典》:精本
校印精善的书本。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石仓十二代诗选:“义例难通,而雕鐫完好,刷印清楚,自是 闽 中初搨精本。” 萧穆 《与缪荃孙书》:“然鄙人所欲贡者, 盛氏 所刊诸书,均为传世精本,其实出先生之手。”
分類:书本
《國語辭典》:册籍(冊籍)  拼音:cè jí
本子、册子。《三国演义》第一○八回:「乃令一舌辩之士,赍捧册籍,赴吴寨见诸葛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英领事在册籍上一查,没有这个人的名字。」
《國語辭典》:翻本  拼音:fān běn
1.商场或赌场上失利的人,设法捞回失去的资本或赌本,称为「翻本」。《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今日手里无钱,却睹得不爽利。还去寻顾三郎,借几贯钱,明日来翻本。」也称为「捞本」、「捞梢」。
2.翻印的书籍。
《漢語大詞典》:课册(課册)
书本,课本。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文章夺胎换骨:“其后 东坡 跋 姜君弼 课册亦云:‘云兴天际,歘若车盖。’” 元 方回 《次韵刘元煇初寒夜坐》:“跨灶郎来温课册,齐眉人为摺深衣。”
分類:书本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