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67,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琳琅
家书
遗编
竹帛
校书
图经
书史
传书
群书
书记
一部
赐书
束书
白鱼
史书
《國語辭典》:琳琅  拼音:lín láng
1.美玉。《醉醒石》第一四回:「移将阆苑琳琅树,却作门前桃李花。」也作「琳琅」。
2.拟声词。形容玉的相击声。《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流羽毛之威蕤,垂环玭之琳琅。」
3.比喻优美的人才或珍贵的图书。唐。柳宗元 答贡士沈起书:「又览所著文,宏博中正,富我以琳琅圭壁之宝甚厚。」
《國語辭典》:家书(家書)  拼音:jiā shū
家属来往的书信。唐。杜甫 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三国演义》第三六回:「程昱赚得徐母笔迹,乃仿其字体,诈修家书一封。」也作「家信」。
《漢語大詞典》:遗编(遺編)
(1).指前人留下的著作。旧唐书·章怀太子贤传:“往圣遗编,咸穷壼奥。” 宋 苏辙 《寄题蒲传正学士阆中藏书阁》诗:“更把遗编观得失,君家旧物岂须猜。” 明 黄哲 《过梁昭明太子墓》诗:“遗编軼正雅,旷代殊徽音。” 清 杜浚 《咏史得谢皋》:“所以 晞髮翁 ,遗编灿星斗。”
(2).指散佚的典籍。 唐 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通儒作相,徵博士於诸侯;中使驱车,访遗编於四海。” 清 戴名世 《〈天籁集〉序》:“顷余有志於先朝文献,欲勒为一书,所至輒访求遗编,颇畧具。”
(3).释卷;放下书籍。 明 袁宏道 《送叶使君还朝序》:“虽纷庞业杂之中,而幽閒自得,手不遗编。”
《國語辭典》:竹帛  拼音:zhú bó
简册与缣素,古代用以记载文字,引申为史籍典策。《史记。卷一○。孝文本纪》:「然后祖宗之功德著于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三国演义》第七六回:「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國語辭典》:校书(校書)  拼音:jiào shū
1.校勘订正书籍。《三国志。卷四一。蜀书。向朗传》:「年踰八十,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
2.职官名。古代掌理校勘典籍的官吏。
3.唐代薛涛是四川一带的名妓,能诗能文,文人胡曾赠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后以校书为妓女的别称。
《漢語大詞典》:图经(圖經)
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 唐 王建 《题酸枣县蔡中郎碑》诗:“不向图经中旧见,无人知是 蔡邕 碑。”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徐汉玉:“行至 来宾县 ,得图经,视之, 唐 严州 也。”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经中》:“辨疆域者有图经, 挚虞 以作畿服经也。”
《國語辭典》:书史(書史)  拼音:shū shǐ
1.书籍。《新唐书。卷九三。李靖传》:「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姿貌魁秀,通书史。」《醒世恒言。卷一○。刘小官雌雄兄弟》:「刘奇对刘方道:『贤弟如此美质,何不习些书史?』」
2.书名。宋米芾撰,一卷。为评论前人墨迹的专书。始自两汉,迄于五代,皆以目睹为断,凡印章、跋尾、纸绢、装褙等,均记载详尽。
《漢語大詞典》:传书(傳書)
(1).谓使书籍流传于世。庄子·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2).指抄写或刻印书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刘韶美 在都下累年,不以家行,得俸专以传书。书必三本,虽数百卷为一部者亦然。”
(3).传授书籍。 唐 李白 《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学道 北海 仙,传书 蘂珠宫 。”
(4).传递书信。 唐 李商隐 《离思》诗:“朔雁传书絶, 湘 篁染泪多。”《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自从当日插了釵,离不得下财纳礼,奠雁传书。” 明 许潮 《武陵春》:“仙姑既牵情 刘 阮 ,此人可以传书。”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一:“ 柳毅 又是怎样替人往深海里传书,用鲛绡分开碧蓝的海水,娶了美丽的 龙女 为妻啦。”
《漢語大詞典》:群书
指各类书籍。例如:博览群书。
《國語辭典》:书记(書記)  拼音:shū jì
1.书籍。《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
2.函札、奏记。《新唐书。卷一二二。韦安石传》:「常以五采笺为书记,使侍妾主之,其裁答受意而已。」
3.古代称掌管书牍记录的人。今通称在机关团体中担任文书抄写诸事的人。
4.共产党各级组织中的主要负责人。
《國語辭典》:一部  拼音:yī bù
表数量:(1)书一种或一套。如:「一部二十五史」。(2)车一辆。如:「一部公共汽车」。(3)机器一台。如:「一部电脑」。
《漢語大詞典》:赐书(賜書)
(1).称人来信的敬辞。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於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宋 王安石 《答马太傅启》之二:“未皇修好,先辱赐书。”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九)》:“记得一年或两年之前,蒙你赐书,指摘我在《阿Q正传》中写捉拿一个无聊的 阿Q 而用机关枪,是太远于事理。”
(2).指皇帝给臣下写信。 宋 王安石 《赠司空兼侍中文元贾魏公神道碑》:“命以故官,不起。赐书宠慰,从之。”明史·常遇春传:“ 天瑞 力尽乃降, 遇春 果不杀。 太祖 大喜,赐书褒勉。”
(3).君王赐给的书籍。汉书·叙传上:“ 彪 字 叔皮 ,幼与从兄 嗣 共游学,家有赐书,内足於财。” 北周 庾信 《小园赋》:“门有通德,家承赐书。”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家有赐书三千卷,尚在 善和里 旧宅,宅今已三易主,书存亡未可知。”
《漢語大詞典》:束书(束書)
(1).犹负籍。 唐 方干 《送班主簿入谒荆南韦常侍》诗:“束书成远去,还计莫经春。倒篋唯求醉,登舟自笑贫。”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 梦锡 抱学有才……束书渡 淮 至 广陵 ,謁先主,辟置门下。”
(2).收起书籍。谓把书搁置一边。 宋 苏轼 《李氏山房藏书记》:“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明 唐顺之 《书丁近斋示孙卷后》:“今益衰且病,精力日减,於是经年束书不一观。”
分類:书籍搁置
《國語辭典》:白鱼(白魚)  拼音:bái yú
1.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体小色银白,尾毛有三。会蛀蚀衣物、书籍。也称为「壁鱼」、「蠹虫」、「蠹鱼」、「衣鱼」。
2.白带鱼的别名。参见「白带鱼」条。
《國語辭典》:白鲦(白鰷)  拼音:bái tiáo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条鳍亚纲。产于淡水,大者约尺许长,形体狭长,背淡黑,微青,腹呈白色,鳞颇细,好群游于水面。也称为「白条」。
《國語辭典》:史书(史書)  拼音:shǐ shū
1.记载历史的书籍。《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卑弁在史书上看过,说这地方水草肥饶。」也称为「史册」。
2.汉代史官所习用的字体,即隶书。《汉书。卷九。元帝纪。赞曰》:「元帝多材艺,善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