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买和(買和)
(1).出钱私下了结官司。《元典章·户部四·嫁娶》:“ 刘子明 将妻 郭二娘 作妹,凭媒受讫 王万四 财钱,嫁与本人为妻。后知事发, 王万四 又用钞四十两买和,即係违法事理。”《禅真逸史》第三二回:“ 张太公 又央人在衙门里上下使钱,保正、排邻俱送了财物, 黄氏 处又托亲邻买和。”
(2).旧指边将贿赂敌人以买取和好。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 大周 平日深愤边政紊乱,每年将官与挞虏买和,总督虚张报捷,当事者纳其重贿,即滥冒功赏,岁以为常。”
《國語辭典》:完结(完結)  拼音:wán jié
结束、办完。《红楼梦》第一一七回:「写了禀帖给二老爷送个信,说家下无人,你父亲不知怎样,快请二老爷将老太太的大事早早的完结,快快回来。」《三侠五义》第二七回:「且说包公完结此案,次日即具摺奏明。」
《國語辭典》:结状(結狀)  拼音:jié zhuàng
泛指契约或證明书之类的文书。《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问众僧要了本房僧人在逃的结状,一同宋喜来回覆提点。」
《国语辞典》:不了情  拼音:bù liǎo qíng
无法了结,令人难舍的感情。如:「在他的生命中,曾有一段刻苦铭心的不了情。」
《國語辭典》:结算(結算)  拼音:jié suàn
决算、核算。如:「会计年度一到,各公司行号都忙著结算帐目。」
《漢語大詞典》:无乾净(無乾浄)
亦作“无干净”。不肯罢休;没有了结。 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我和你待摆手去横行,管教他抹着我的无乾浄。”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端详可憎,好煞人也无乾浄。”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二折:“喒告去来到官司呵,和你敢无干浄。”
《國語辭典》:委结(委結)  拼音:wěi jié
1.郁积。《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梁鸿传》:「悼吾心兮不获,长委结兮焉究。」
2.了结、决断。《水浒传》第一七回:「气得洒家正苦在这里,没个委结,不想却是大哥来。」也作「委决」。
《漢語大詞典》:不了缘(不了緣)
谓不易了结的关系。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四五章:“他用夸张的手势显示苦恼的样子说:‘为了你跟 厦联社 结了不了缘,我又得闹失眠症了。’”
分類:不易了结
《国语辞典》:有著落  拼音:yǒu zhuó luo
事情有了结果或依据。如:「皇天不负苦心人,我寻访多时的亲人终于有著落了。」《通俗常言疏證。人事。有著落》引《朱子语录》:「大抵看道理,要看得他分合各有著落,方是仔细。」
《漢語大詞典》:毕对(畢對)
谓了结因果报应。太平广记卷二九四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安世高》:“有一人逢 高 ,唾手拔刀曰:‘真得汝矣!’ 高 大笑曰:‘我宿命负对,故远来相偿。’遂杀之…… 世高 神识还生 安息国 ,復为王作子,名 高 。 安侯 年二十,復辞王学道,十数年,语同学云:‘当诣 会稽 毕对。’”
《國語辭典》:办好(辦好)  拼音:bàn hǎo
1.已经做好、处理完成。如:「老师吩咐的事,你们办好了吗?」
2.将事情料理妥当。同「办妥」。如:「要能把这事办好,重重有赏!」
《漢語大詞典》:洗结(洗結)
犹言审查了结。《梁书·良吏传·伏暅》:“请以 暅 大不敬论。以事详法,应弃市刑,輒收所近狱洗结,以法从事。”
分類:审查了结
《國語辭典》:印结(印結)  拼音:yìn jié
结,指向上级开具的保證文书。印结,指盖有印章的结。《福惠全书。卷一。筮仕部。画凭领凭》:「又具脚色手本互结供状,京官印结,投科,清晨赴科伺候。」《官场现形记》第三回:「这里一面找同乡,出印结,到衙门,忙了一个多月才忙完。」
《國語辭典》:出结(出結)  拼音:chū jié
出具保结。《儒林外史》第八回:「将交代的事当面言明,王太守许定出结,作别去了。」《福惠全书。卷三。莅任部。查交代》:「故必清查有法,洞晰无疑而后交盘出结。」
《漢語大詞典》:审结(審結)
审判定案;审查了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梦狼:“既而审结,富民某获免。役即收其苞苴,且索谢金。”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监禁》:“即重囚之中,有强盗,有人命;有已审结,有未审结。”清史稿·世宗纪:“冬十月戊辰,命巡抚不与总督同城者,参劾属员,自行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