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524,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知务
料事
常务
多物
宫事
仓法
兵政
公推
管业
首务
观主
错事
分务
冬卿
湖学
《漢語大詞典》:知务(知務)
懂得实际事务。管子·五辅:“民知礼矣,而未知务。” 明 宋濂 《拟诰命起结文·中书左司郎中》:“郎位之选,必择贤才,非廉勤而有为,开敏而知务,不足以称其选也。”
《國語辭典》:料事  拼音:liào shì
1.预测事情的发展。《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料事揣情,为赵画策,何其工也。」
2.处理事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庾公正料事,丞相云:『暑可小简之。』」
《國語辭典》:常务(常務)  拼音:cháng wù
1.日常事务。《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毛徐何刑鲍司马传。何夔》:「盖礼贤亲旧,帝王之常务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我今故与林公来相看,望卿摆拨常务,应对玄言。」
2.主持日常工作并负起主要责任。如:「常务委员」、「常务理事」。
《漢語大詞典》:多物
谓事务繁多。国语·郑语:“於是乎先王聘后於异姓,求财於有方,择臣取諫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 韦昭 注:“多,众也。物,事也。”《商君书·去强》:“国多物,削;主少物,彊。”
分類:事务繁多
《漢語大詞典》:宫事
(1).古代指妇女在家庭中承担的事务,如女工、养蚕及其他室内劳作等。仪礼·士昏礼:“父送女,命之曰:‘戒之敬之,夙夜毋违命。’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陆德明 释文:“则姑命妇之事。”大戴礼记·夏小正:“妾子始蚕。先妾而后子,何也?曰:事有渐也。言自卑事者始。执养宫事。执,操也;养,长也。” 王聘珍 解诂:“宫,蚕室也。事,谓蚕事。”
(2).谓太子宫中的有关事宜。新唐书·李勣传:“ 晋王 为皇太子,授詹事,兼左卫率,仪同中书门下三品。帝曰:‘吾儿方位东宫,公旧长史,以宫事相委,勿以资屈为嫌也。’”
《漢語大詞典》:仓法(倉法)
有关国家粮仓管理事务的条例法律。 宋 苏轼 《论仓法札子》:“臣窃谓仓法者,一时权宜指挥,天下之所骇,古今之所无,圣代之猛政也。” 宋 苏轼 《论仓法札子》:“今仓法不满百钱入徒,满十贯刺配 沙门岛 ,岂非以钧石报銖两乎?”
《漢語大詞典》:兵政
管理军队和用兵的事务。 宋 叶适 《经总制钱二》:“财与兵相为变通,则兵数少而兵政举,若此则国用不乏矣。” 明 王琼 《双溪杂记》:“有兵政则有马政。马育于监苑,善矣,兵不得而熟习焉;马给于兵,善矣,马不得而蕃息焉。”
《國語辭典》:公推  拼音:gōng tuī
共同推举。如:「我们公推学长为本届校友会会长。」
《漢語大詞典》:管业(管業)
管理产业;管理事务。《元典章·礼部三·丧礼》:“拟责 胡文玉 近限迁改强葬坟墓,其地断还 章能定 管业。”《水浒传》第二回:“ 史进 家自此无人管业。”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不到半拉月, 韩老六 拉起大排来,收洋马,收大枪……说是 日本 子扔下的东西,官家叫他 韩凤岐 管业。”
《漢語大詞典》:首务(首務)
首要事务。《后汉书·张衡传》:“盖闻前哲首务,务於下学上达,佐国理民,有云为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故圣君莫不根心招贤,以举才为首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冤狱:“讼狱乃居官之首务。” 黄侃 《礼学略说》:“然则治礼者,舍深藏名号,何所首务乎?”
《国语辞典》:观主(观主)  拼音:guàn zhǔ
掌理道观事务的人。如:「清风道长是白云观的观主。」
《漢語大詞典》:错事(錯事)
处理事务。错,通“ 措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使获燿日月之末光絶炎,以展采错事。”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使诸儒记功著业,得覩日月末光殊絶之用,以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者也。” 宋 曾巩 《相制二》:“图治者以古为迂,错事者以苟为得。”
《國語辭典》:分务(分務)  拼音:fēn wù
分发职务。唐。皇甫枚《王知古》:「天子不忍置于法,乃降为昭王府司马,俾分务洛师焉。」
《國語辭典》:分司  拼音:fēn sī
1.职官名。唐时分设在东都洛阳的中央官员。如在东都掌理东都台的御史台侍御史,称为「分司御史」。
2.分别司理其事。南朝齐。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必待天爵具修,人纪咸成,然后沿才受职,揆务分司。」
《漢語大詞典》:冬卿
(1). 周 代冬官为六卿之一,主管百工事务,后代因称工部为冬卿。《旧唐书·郑朗传》:“政溢闻听,念兹徵还,位冠冬卿,职重邦计。” 唐 刘禹锡 《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诗:“伊昔 玄宗 朝,冬卿冠鸳鸞。” 宋 叶适 《除吏部侍郎谢表》:“天许会逢,上命亲近,从冬卿而陪献纳,考地贡而修虞衡。”
(2). 南朝 梁 对光禄勋、大鸿胪和都水使者的通称。隋书·百官志上:“诸卿, 梁 初犹依 宋 齐 ,皆无卿名。 天监 七年……以光禄勋为光禄卿,大鸿臚为鸿臚卿,都水使者为太舟卿,三卿是为冬卿。”
《國語辭典》:湖学(湖學)  拼音:hú xué
宋朝胡瑗讲学于湖州二十馀年,置经义、治事两斋,弟子多至数千人,当时称为「湖学」。因其使弟子各就其志,且重实用,故门下频出秀彦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