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性命之忧(性命之忧)  拼音:xìng mìng zhī yōu
形容事态险恶,而有生命存续的顾虑。《老残游记》第九回:「路极险峻,很不好走,又有这场大雪,路影看不清楚,跌下去有性命之忧。」
《国语辞典》:天震地骇(天震地骇)  拼音:tiān zhèn dì hài
形容事态严重,使天地动容。《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皆以终制从事」句下裴松之注引〈鄄城侯植为诔〉曰:「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崩山陨霜,阳精薄景,五纬错行,百姓呼嗟,万国悲伤,若丧考妣。」也作「震天动地」、「震天骇地」。
《国语辞典》:不见轻(不见轻)  拼音:bù jiàn qīng
负担未见减轻,可表示事态未见好转。如:「人情是托了,可是事情也不见轻,仍然令人忐忑难安。」
《国语辞典》:还了得(还了得)  拼音:hái liǎo de
表示事态严重的语气词,有不得了的意味。《文明小史》第五○回:「地方上百姓这样强悍,连抚台大人那边的顾问官都要凌辱起来,这还了得!」
《国语辞典》:打高空  拼音:dǎ gāo kōng
泛指高蹈虚妄,不切实际的处事态度或言谈内容。如:「他这种好高骛远的处事态度,不免遭到打高空之讥。」
《国语辞典》:打混  拼音:dǎ hùn
1.做事态度不认真,得过且过。如:「他做事只知打混摸鱼,投机取巧,实在令人不敢苟同。」《红楼梦・第一○八回》:「宝玉虽然娶过亲的人,因贾母疼爱,仍在里头打混,但不与湘云宝琴等同席。」《续金瓶梅・第四一回》:「因和吴、卜二生争气,要来此书院住家,一个光身常在此宿,帮这些浪子相公骗酒食打混。」
2.含混不清。如:「从事广播节目,说话不打混,咬字清晰,是基本的要求。」
《国语辞典》:不当耍处(不当耍处)  拼音:bù dāng shuǎ chǔ
事态严重,非同小可。《醒世姻缘传》第九七回:「这事也做得周密,只是要谨言,千万不可对里边家人说。泄漏了机关,不当耍处。」
分类:事态严重
《国语辞典》:不是顽的(不是顽的)  拼音:bù shì wán de
不是开玩笑的。指事态严重,不可轻忽。《文明小史》第二七回:「要是一时大意,被人家带上一笔,那却不是顽的。」也作「不是玩的」。
《国语辞典》:不是耍处(不是耍处)  拼音:bù shì shuǎ chù
不可当作玩闹,不能随便。指事态严重,非同小可。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兄弟,你带酒也。你若要赶他,必然是宰相人家女子,不是耍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不要为这点小小口腹,失脚落在井中了,不是耍处。」
《国语辞典》:秉公无私(秉公无私)  拼音:bǐng gōng wú sī
做事态度凭据公理而无私心。《精忠岳传》第七三回:「故特请诸公到此,三曹对案,以明天地鬼神,秉公无私,但有报应轻重远近之别耳。」
《国语辞典》:残灯末庙(残灯末庙)  拼音:cán dēng mò miào
灯会、庙会的会期将尽。比喻繁华景况或事态已衰颓难挽。如:「此事已是残灯末庙,大势难回,不必再苛责自己。」
《国语辞典》:那么著(那么著)  拼音:nà me zhe
如此。表示某项动作或事态的省略说法。如:「别那么著固执,否则没有人愿意再与你沟通。」
分类:如此事态
《国语辞典》:摸气候(摸气候)  拼音:mō qì hòu
比喻摸索、了解事态的最新发展或动向。如:「关于这次人事异动案,你若想从我这里探口风、摸气候,只怕会无功而返。」
《國語辭典》:非同小可  拼音:fēi tóng xiǎo kě
1.形容事情的重要或情况严重。《官场现形记》第一四回:「这一吓非同小可,立刻张皇起来。」《文明小史》第二六回:「这一喜非同小可,觉得他们也算我为同志,非常荣幸。」
2.形容人的学问或本领不同寻常。《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话说虞华轩也是一个非同小可之人。」《文明小史》第二九回:「这位大绅乡非同小可,乃曾做过出使英国钦差大臣。」也作「非通小可」。
《國語辭典》:不亦乐乎(不亦樂乎)  拼音:bù yì lè hū
本指喜悦、快乐。语出《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多用以指事物发挥到极致,有澈底、尽兴的意思。《醒世姻缘传》第九七回:「不堤防被素姐满满的一盆连尿带屎,黄呼呼劈头带脸浇了个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