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飞尘(飛塵)  拼音:fēi chén
飞扬的灰土。《乐府诗集。卷三五。相和歌辞十。晋。陆机。长安有狭邪行》:「轻盖承华景,腾步蹑飞尘。」《文选。鲍照。行药至诚东桥诗》:「迅风首旦发,平路塞飞尘。」
《漢語大詞典》:秋烟(秋煙)
(1).秋日的烟霭。 唐 卢照邻 《宴梓州南亭》诗:“长薄秋烟起,飞梁古蔓垂。” 唐 包佶 《奉和常阁老晚秋集贤院即事》:“秋烟凝縹帙,晓色上璇题。” 唐 李绅 《宿扬州水馆》诗:“轻檝过时摇水月,远灯繁处隔秋烟。”
(2).比喻易于消失的事物。 炉魂 《对于张之洞死后之湖南人》:“区区电禀,徒为恶障狂浪所销磨,百数十日间,孤诚热血,悉化秋烟。”
《國語辭典》:明灯(明燈)  拼音:míng dēng
1.明亮的灯火。《文选。刘铄。拟古诗。拟行行重行行》:「卧觉明灯晦,坐见轻纨缁。」也作「明镫」。
2.比喻指引朝向光明前进的人或事物。如:「先圣先贤是指引我们努力上进的明灯。」
《國語辭典》:大器  拼音:dà qì
1.天道。《易经。乾卦。彖曰》「大明终始,六位时乘,时承六龙以御天」句下三国魏。王弼。注:「乘变化而御大器。」唐。孔颖达。正义:「大器,谓天也。」
2.宝物。比喻重要的事物。《左传。文公十二年》:「君不忘先君之好,照临鲁国,镇抚其社稷,重之以大器,寡君敢辞玉。」《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兵者,帝王之大器,古今所不能废也。」
3.比喻国家、帝位。《醒世恒言。卷二四。隋炀帝逸游召谴》:「自陛下嗣守元符,体临大器,圣神独断,谋谏莫从。」
4.大才能。《三国演义》第九三回:「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乐,何乃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
5.有才能、有出息的人。《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又誇扬吴衙内青年美貌,学问广博,许多好处,将来必是个大器。」
《國語辭典》:本钱(本錢)  拼音:běn qián
1.用来生利息的母金。《旧唐书。卷九。玄宗本纪下》:「己酉,河南、洛阳两县亦借本钱一千贯,收利充人吏课役。」《董西厢》卷六:「不敢问利息轻重,这本钱几年得用!」
2.经营事业所用的资本。《喻世明言。卷二八。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今父亲年老,受不得风霜辛苦,因此把本钱与小生在此行贩。」《红楼梦》第四八回:「不如也打点几个本钱,和张德辉逛一年来。」
3.货物的成本。如:「价格太便宜,就不够本钱。」
4.比喻可以凭藉的资历、能力等条件。如:「年轻就是本钱。」
《國語辭典》:驱除(驅除)  拼音:qū chú
驱逐消除。《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吕蒙传》:「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
《國語辭典》:雪白  拼音:xuě bái
洁白如雪。《红楼梦》第二一回:「史湘云却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湾雪白的膀子掠于被外。」《老残游记》第二回:「红的火红,白的雪白。」
《國語辭典》:疑似  拼音:yí sì
似是似非之间。唐。崔颢〈结定襄郡狱效陶体〉诗:「我来折此狱,五听辨疑似。」宋。苏轼〈上皇帝书〉:「夫人言虽未必皆然,而疑似则有以致谤。」
《國語辭典》:白黑  拼音:bái hēi
1.白色和黑色。《淮南子。脩务》:「今夫盲者目不能别昼夜、分白黑。」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苍蝇间白黑,谗巧反亲疏。」
2.比喻是非、清浊、善恶。《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刘向》:「今贤不肖浑殽,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國語辭典》:萌芽  拼音:méng yá
1.草木初生。《乐府诗集。卷三八。相和歌辞十三。古辞。孤儿行》:「春气动,草萌芽。」
2.比喻事物的开始。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文明小史》第一七回:「但是目下还在萌芽时代,有学问的书翻了出来,恐怕人家不懂,反碍销路。」
《國語辭典》:异类(異類)  拼音:yì lèi
1.旧时称不同种族、政教的人。《后汉书。卷二六。宋弘传》:「怀柔异类,莫匪嘉绩。」《文选。李陵。答苏武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
2.指禽兽鬼神等。《列子。黄帝》:「异类杂居,不相搏噬。」
3.种类、品式不同的事物。《文选。左思。蜀都赋》:「百药灌丛,寒卉冬馥,异类众夥,于何不育?」
《國語辭典》:涓滴  拼音:juān dī
1.一滴一滴的流。南朝宋。鲍照〈过铜山掘黄精〉诗:「铜溪昼森沉,乳窦夜涓滴。」
2.水滴。唐。杜甫 倦夜诗:「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3.比喻微少或极少的财物、利益。唐。柳宗元〈为王京兆贺雨表一〉:「渥泽徒加,涓滴无助。」《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皇帝不可信从赵延福诞妄说谎,贪取涓滴之微利。」
《國語辭典》:玄珠  拼音:xuán zhū
1.黑色的珠子。《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杖玉华与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
2.比喻道的本体。《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崙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此朱生得玄珠于赤水,谟神睿而为言。」
《國語辭典》:粪土(糞土)  拼音:fèn tǔ
秽浊的泥土。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汉。王充《论衡。非韩》:「利欲不存于心,则视爵禄犹粪土矣。」
《國語辭典》:这个(這個)  拼音:zhè ge
1.这一个。如:「这个地方」、「这个问题」。《三国演义》第一三回:「细作探知这个消息,飞报吕布。」《老残游记》第九回:「这个人也是个不衫不履的人,与家父最为相契。」
2.指代事物、原因或情况等。如:「你想要得到这个,恐难如愿。」「我不是个糊涂人,不必等谁告诉我就会明白这个。」
3.表示犹豫、思索的口头语,无义。如:「至于他是否会实践诺言,这个……实在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