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法制局  拼音:fǎ zhì jú
隶属于国务院的机关单位。民国初期专职草拟法律条例等事项。
《国语辞典》:保护管束(保护管束)  拼音:bǎo hù guǎn shù
对于某些罪犯,拘束其身体自由,仅命其遵守一定的事项,接受警察机关、自治团体、慈善团体、本人最近亲属、家属等指导、辅助,以期改善与适应社会的处分。
《国语辞典》:自治会(自治会)  拼音:zì zhì huì
由地方人民自行组织、办理当地公众事项的机关。
《国语辞典》:党员大会(党员大会)  拼音:dǎng yuán dà huì
决定、审议政党活动方针、人事和其他重要事项的最高决议机构。如:「这次的党员大会冲突不断。」
《国语辞典》:单行法规(单行法规)  拼音:dān xíng fǎ guī
即各自治团体为了执行单行事项而依据自治立法权所制定的法规,但不得与宪法或中央或省法令牴触,否则无效。如高雄市灾害防救会报设置要点。
《国语辞典》:电脑秘书(电脑秘书)  拼音:diàn nǎo mì shū
可帮使用者管理日常生活中的行程、收支、地址电话联络簿、名片、行事历等事项的电脑程式。通常也包括计算、万年历的功能,有些更将电子字典的功能包含在内。将该程式搭配电子电路技术制作成如小型电子计算机般大小的产品,以便使用者随身携带。
《国语辞典》:名正具  拼音:míng zhèng jù
在名片背面书写事项,不署姓名,而以「名正具」表示姓名具备在正面。为对晚辈或平辈的用语。
《国语辞典》:建设局(建设局)  拼音:jiàn shè jú
隶属于各县市政府的机构。掌理工业、商业、矿业、水利、市场管理、农会辅导及公营企业等事项。
《国语辞典》:检讨会(检讨会)  拼音:jiǎn tǎo huì
为检讨某特定事项所召开的会议。如:「警方针对此次演习召开检讨会。」
《国语辞典》:监察人(监察人)  拼音:jiān chá rén
公司法称股份有限公司中,负责监督董事会执行业务及会计等事项的人。经由股东大会就股东中选任。
《国语辞典》:假决议(假决议)  拼音:jiǎ jué yì
股东会普通决议事项,不足代表已发行股份总数过半数股东出席,而有代表已发行股份总数三分之一以上股东出席时,得以出席股东表决权过半数之同意,称为「假决议」,并将决议通知各股东,于一个月内再行召集股东会,第二次所召集之股东会,对于假决议,如仍有已发行股份总数三分之一以上股东出席,并经出席股东表决权过半数之同意,视同普通决议成立。
《国语辞典》:立法权(立法权)  拼音:lì fǎ quán
制定法律的权力。依据《宪法》,国家中央或地方就特定事项掌有各自的立法权。
《国语辞典》:外交官  拼音:wài jiāo guān
代表政府驻扎外国办理外交事项的官员。
《国语辞典》:卫生局(卫生局)  拼音:wèi shēng jú
市或县政府附属机关之一。掌理卫生、保健、环境清洁及公害防治等事项。
《国语辞典》:选罢法(选罢法)  拼音:xuǎn bà fǎ
为《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之简称,规范公职人员选举、罢免等相关事项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