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二夫
左传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楚子以蔡侯灭息遂伐蔡 史记田单传燕之初入齐闻画邑人王蠋贤令军中曰环画邑三十里无入以王蠋之故已而使人谓蠋曰齐人多高子之义吾以子为将封子万家蠋固谢燕人曰子不听吾引三军而屠画邑王蠋曰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遂经其颈于树枝自奋绝脰而死又杨守阯闵贞赋烈女不更二夫兮在古训则明明诗岁取十千笺成税百夫共田万亩疏此诗之意刺幽王赋重当陈古税之轻而言成税万亩反得重于什一者孟子据通率而言耳周制有贡有助助者九夫而税一夫之田贡者什一而贡一夫之榖通之二十夫而税二夫是为什中税一也
分类:二夫
《国语辞典》:二夫人  拼音:èr fū rén
妾。《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官人直恁负恩!甫能得官,便娶了二夫人!」
分类:
《国语辞典》: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君  拼音: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
(谚语)贞烈的女子守节而不改嫁,忠烈的臣子绝不侍奉他国君主。比喻忠诚坚贞,绝无二心。明。梁辰鱼《浣纱记》第四二出:「臣闻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君。大王先行,小臣不久也就到了。」也作「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国语辞典》: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拼音: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谚语)忠诚的臣子义不降敌,贞节的女子守节而不改嫁。比喻忠诚坚贞,绝无二心。明。沈采《千金记》第三七出:「告大王知道,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大王倘有不幸,奴家岂肯存著异心。」《隋唐演义》第四九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为隋臣,不能匡救君恶,致被逆贼所弑,不能报仇,而事别主,何面目立于世乎?」也作「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君」。
《国语辞典》:烈女不更二夫  拼音: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谚语)贞烈的女子守节而不改嫁。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夫人怒欲悔亲,依旧要将莺莺与郑恒,焉有此理?道不得个『烈女不更二夫』。」也作「烈女不嫁二夫」。
《国语辞典》:烈女不嫁二夫  拼音:liè nǚ bù jià èr fū
(谚语)贞烈的女子守节而不改嫁。元。关汉卿《五侯宴。楔子》:「你说的差了也。便好道一马不背两鞍,双轮岂碾四辙,烈女不嫁二夫,我怎肯嫁侍于人。」也作「烈女不更二夫」。
《漢語大詞典》:霜心
坚贞不移的志节。多指妇女不更二夫、臣子不事二主之志。 明 徐渭 《范母》诗:“一夕改霜心,晓镜换粧额。” 明 袁宏道 《贞寿诗为冯太史母》:“宫锦到地红,霜心与头白。”
《國語辭典》:一马不被两鞍(一馬不被兩鞍)  拼音:yī mǎ bù bèi liǎng ān
(谚语)比喻贞洁女子不再嫁。属传统观念。语出《元史。卷二○一。列女列传二。衣氏》:「吾闻一马不被两鞍,吾夫既死,与之同棺共穴可也。」也作「一马不被双鞍」、「一马不跨两鞍」。
分類:一女二夫
《漢語大詞典》:一家女不吃两家茶(一家女不喫兩家茶)
俗谚。谓一女不嫁二夫。 清 翟灏 通俗编·仪节:“俗以女子许嫁曰喫茶,有‘一家女不喫两家茶’之谚。”
《国语辞典》:好马不鞴双鞍(好马不鞴双鞍)  拼音:hǎo mǎ bù bèi shuāng ān
忠心的马不侍二主。后比喻烈女不事二夫。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好马不鞴双鞍,烈女不更二夫,我至死不与你做媳妇。」也作「好马不配双鞍」。
《国语辞典》:从一以终(从一以终)  拼音:cóng yī yǐ zhōng
称妇女终身不事二夫,不再嫁。参见「从一而终」条。宋。文天祥〈刘良臣母哀辞〉:「呜呼!全而生之兮必全而归之,从一以终兮尚得正,其何悲!」
《國語辭典》:从一而终(從一而終)  拼音:cóng yī ér zhōng
语出《易经。恒卦。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称妇女终身不事二夫、不再嫁。今亦用做对人或事的情感与精神十分专注,始终如一。如:「他对于这份爱情,从一而终,至死不渝。」《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劝世上妇人,事夫尽道,同甘共苦,从一而终。」也作「从一以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