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丽月(麗月)  拼音:lì yuè
农历二月的别称。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二月〉:「花明丽月,光浮窦氏之机;鸟哢芳园,韵响王乔之管。」
分類:夏历二月
《國語辭典》:花朝节(花朝節)  拼音:huā zhāo jié
相传阴历二月十二日或十五日为百花生日。也称为「花朝」。
《漢語大詞典》:迎富
旧时农历二月初二迎祭富神以求富的一种风俗。 唐 韩鄂 《岁华纪丽·二月》“ 巢 人乞子以得富”注:“昔 巢氏 时,二月二乞得人子归养之,家便大富。后以此日出野曰採蓬兹,向门前以祭之,云迎富。”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天部二》:“ 秦 俗以二月二日,携鼓乐郊外,朝往暮回,谓之迎富……大凡月尽为穷,月新为富,每月皆然,而聊以岁首举行之故,正月晦送穷,而二月二日迎富也。”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迎富:“今人但知送穷,不知迎富亦有故事。 魏华父 有《二月二日遂寧北郭迎富故事》诗:‘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里俗相传今已久,谩随人意看儿嬉。’此 蜀中 旧俗,不知今尚行之否。”参见“ 送穷 ”。
《國語辭典》:送穷(送窮)  拼音:sòng qióng
中国传统岁时民俗。指祭送穷鬼或穷神。日期各地有不同说法:一说在正月二十九日,即「晦日」送穷。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一三。号穷子》引《图经》:「池阳风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一说在「人日」的前一日,即正月初六送穷。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九。送穷鬼》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另也有以正月初三为送穷日。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正月三日,人多扫积尘于箕,并加敝帚,委诸歧路以送穷。」
《漢語大詞典》:四之日
指 周 历四月,即 夏 历二月。 周 夏 两代历法不同, 周 建子, 夏 建寅, 周 历以 夏 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正月)。《诗·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毛 传:“四之日, 周 四月也。”
《漢語大詞典》:三令节(三令節)
唐 德宗 以农历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与三月三日上巳、九月九日重阳合称三令节。旧唐书·德宗纪下:“﹝ 贞元 五年正月﹞乙卯,詔:‘四序嘉辰,歷代增置, 汉 崇上巳, 晋 纪重阳……自今宜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以代正月晦日,备三令节数,内外官司休假一日。’”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德宗》:“ 贞元 四年九月,赐宴 曲江亭 。帝为诗序曰:‘朕在位仅将十载,实赖忠贤左右,克致小康,是以择三令节,锡兹宴赏。’”
《國語辭典》:桃花汛  拼音:táo huā xùn
每年春天桃花开时,黄河等处涨起的潮流。宋。吴文英〈水龙吟。夜分溪馆渔灯〉词:「怕烟江渡后,桃花又汛,宫沟上,春流紧。」也称为「桃花水」、「桃汛」、「春汛」。
《漢語大詞典》:三汛
指春、夏、秋三季的涨水期。第一汛叫春汛,或名桃汛、桃花汛、桃花水,汛期大概在清明节后二十日。第二汛叫伏汛,汛期在春汛后至立秋前。第三汛叫秋汛,汛期在伏汛后至霜降前。参阅 清 朱扆 《河防志》卷五。
《漢語大詞典》:芳春节(芳春節)
道教以农历二月八日为“芳春节”。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按道经以二月一日为天正节,八日为芳春节。”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岁时·二月:“道经二月八日为芳春节。 玉晨大道君 登 玉霄琳房 ,四盼天下。”
《國語辭典》:社戏(社戲)  拼音:shè xì
旧日村里中,迎神赛会时演出的野台戏。
《国语辞典》:尾牙  拼音:wěi yá
农历十二月十六日的俗称。相对于农历二月初二的「头牙」。参见「尾迓」条。
《国语辞典》:杏月  拼音:xìng yuè
旧历二月。
分类:旧历二月
《漢語大詞典》:献生子(獻生子)
唐 宋 以来的一种民间风俗。在农历二月初一的中和节,以青囊盛五谷瓜果种子,互相赠送。新唐书·李泌传:“ 泌 谓:‘废正月晦,以二月朔为中和节……民间以青囊盛百穀瓜果种相问遗,号为献生子。’”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二月朔日, 唐 宋 时谓之中和节,今虽不举,而民间犹以青囊盛五穀瓜果之种相遗,谓之献生子。”
《国语辞典》:头牙(头牙)  拼音:tóu yá
牙是「迓」的讹写。农历二月初二的迓礼,称为「头迓」。参见「头迓」条。
《国语辞典》:花朝日  拼音:huā zhāo rì
相传阴历二月十二日或十五日为百花的生日,称为「花朝日」。《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到了花朝日,孟沂要归省父母。」也称为「花朝」。
《漢語大詞典》:鸳鸯花(鴛鴦花)
(1).指石楠花。石楠正、二月间开花,冬有二叶为花苞,一花六叶,成对而生。故称。 唐 孟郊 《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厅前石楠树》:“鸳鸯花数重,翡翠叶四铺。”
(2).红豆蔻花的别称。因每蕊心有两瓣相并,故名。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友人言:此花(红豆蔻花) 京口 最多,亦名鸳鸯花。凡媒妁通信与郎家者,輙赠一枝为信。”
《國語辭典》:观音素(觀音素)  拼音:guān yīn sù
民间相传观世音菩萨诞生、得道、升天的日子,分别是农历的二、六、九月的十九日,这三天都有热烈的庆祝活动。一般礼拜观音的人,从二月一日至十九日、六月一日至十九日、九月一日至十九日,都以斋戒沐浴来表示对观音的尊敬,这三次长素就称为「观音素」。如:「我吃的是观音素,明天就开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