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排泄物  拼音:pái xiè wù
生物体内排出的废物。如粪、尿、二氧化碳等。
《国语辞典》:酒化酶  拼音:jiǔ huà méi
包含于酵母内,能使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酵素系。西元一八九六年时,由德国布赫纳(Eduard Büchner)所发现。现知酒化酶是由数种酵素组成,且需有辅助酵素或磷酸盐的存在,才具有活性。
《国语辞典》:静脉血(静脉血)  拼音:jìng mài xiě
已在各组织交换二氧化碳及废物的血,由静脉输至心脏以待清洁者。其色暗红。
《国语辞典》:小循环(小循环)  拼音:xiǎo xún huán
右心将来自静脉含高二氧化碳及低氧的血液送至肺脏,在肺脏气体交换后,含高氧及低二氧化碳的血液流回左心,再由左心送至全身。此一进出肺脏的血液循环称为「小循环」。也称为「肺循环」。
《漢語大詞典》:共价化合物
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碳等。在该化合物中不存在离子键,而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如氢氧化钾(koh)是离子化合物,k+和oh-之间是离子键,而oh-中o-h键是共价键。
《國語辭典》:肺循环(肺循環)  拼音:fèi xún huán
右心将来自静脉含高二氧化碳及低氧的血液送至肺脏,在肺脏气体交换后,含高氧及低二氧化碳的血液流回左心,再由左心送至全身。此一进出肺脏的血液循环称为「肺循环」,因流程及流域均较分布全身其他部位的「体循环」为小。也称为「小循环」。
《漢語大詞典》:发生炉煤气
可燃性气体之一。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氢、氮、二氧化碳等。分空气煤气和混合煤气两种。前者由煤和空气作用制得;后者由煤用空气和蒸汽作用制得,热值高于前者。用于金属加热炉、玻璃窑炉、炼焦炉的加热,也可作高热值煤气的掺混用气。
《國語辭典》:哈欠  拼音:hā qiàn
一种因血液内二氧化碳增多而引起的生理现象。人在疲倦或想睡觉时,张口深深吸气,然后呼出的反射动作。也作「哈气」、「哈嗤」、「呵欠」。
《國語辭典》:光合作用  拼音:guāng hé zuò yòng
植物体以叶绿素或其他色素吸收可见光的能量,最后将二氧化碳还原,而排出氧气,且合成葡萄糖等糖类的作用。
《漢語大詞典》:大气辐射
指由大气放射出的辐射。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和臭氧均能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同时也吸收少量的太阳辐射。大气因此而获得热量,也就不停地向外放出辐射。气温越高、水汽含量越大,大气辐射就越强。
《國語辭典》:汽水  拼音:qì shuǐ
将碳酸气溶于水中,再加入糖和果汁而成的饮料。清末由欧洲传入,因荷兰为当时欧洲的主要通商国,故也称为「荷兰水」。也称为「苏打水」。
《國語辭典》:汽酒  拼音:qì jiǔ
大陆地区指含有二氧化碳的酒,都以水果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