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五品  拼音:wǔ pǐn
1.五伦。指父、母、兄、弟、子。《书经。舜典》:「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
2.勋、劳、功、伐、阅等五种功绩。《史记。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古者人臣功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
3.九品官阶第五级。《隋书。卷一○。礼仪志五》:「今犊车通幰,自王公已下,至五品已上,并给乘之。」
《分类字锦》:五品大夫
五色线嵩山天封观有古柏三株武后封五品大夫荫百馀步俗云大小将军
《漢語大詞典》:五品孙(五品孫)
唐 制,五品官荫封至孙子。因称“五品孙”。新唐书·选举志下:“三品以上荫曾孙,五品以上荫孙。孙降子一等,曾孙降孙一等。赠官降正官一等,死事者与正官同。郡、县公子,视从五品孙。” 清 袁枚 随园随笔·金石:“ 唐 泽王府 主簿 梁 府君并夫人 唐氏 墓誌末云:‘四品孙 义阳 朱宾 撰文,五品孙 滎阳 郑庄 书。’……此 朱 郑 二人,法当荫叙,而尚未得官,故以四品孙五品孙署衔。”
《分类字锦》:五品五命
花经梨花五品五命又瓶花谱梨花四品六命
花经石榴五品五命又瓶花谱各色千叶榴四品四命
分类:石榴梨花
《國語辭典》:待制  拼音:dài zhì
职官名。唐代始设,由六品以上的文官担任,为侍从顾问之职。元。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黑漫漫打出迷魂寨,愿待制位列三公,日转千阶。」
《國語辭典》:县君(縣君)  拼音:xiàn jūn
古代妇人的封号。始于晋朝,唐朝时封五品官母、妻为「县君」,宋、元沿置。至明清两朝为宗室女子的称号,位次于郡主、县主。在小说中多为高级官员的母亲或妻子的通称。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我若得了官,你便是夫人县君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官人既然与县君往来,须办些寿礼去与县君作贺。」
《國語辭典》:朱衣  拼音:zhū yī
1.红色的官服。古代以黄袍、紫绶、朱衣、青衫、白首等服色分辨贵贱。《礼记。月令》:「天子居明堂左个,乘朱路,驾赤骝,载赤旂,衣朱衣,服赤玉。」唐。杜牧〈新转南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诗:「喜抛新锦帐,荣借旧朱衣。」
2.著此服色的官位。《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臣自在宰府,及备朱衣,迎气五郊,而车驾稀出,四时至敬,屡委有司,虽有解除,犹为疏废。」唐。章怀太子。注:「朱衣,谓祭官也。」
3.朱衣人。参见「朱衣点头」条。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三出:「三策献君前,头点朱衣圣恩眷。庆朝廷明盛,罗网英贤。」
《漢語大詞典》:朱衣使者
指科举考试官。 清 李渔 《凰求凤·翻卷》:“小生带天聋地哑,外扮朱衣使者,执簿随上。” 清 梁章钜 称谓录·主考:“朱衣使者, 宋 人诗中屡见,亦言试官也。”参见“ 朱衣点头 ”。
分類:科举考试
《國語辭典》:赐紫(賜紫)  拼音:sì zǐ
唐代官制,三品以上官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官位不到三品和五品的人,则有赐紫赐绯,赐紫必兼金鱼袋。见《新唐书。卷二四。车服志》。也称为「赐金紫」。
《漢語大詞典》:赐绯(賜緋)
(1).赐给绯色的官服。 唐 代五品、四品官服绯,后世服绯品级不尽相同。 唐 元稹 《同州刺史谢上表》:“不料陛下天听过卑,朱书授臣制誥, 延英 召臣赐緋。”新五代史·周臣传·扈载:“迁翰林学士,赐緋,而 载 已病,不能朝谢。”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三:“ 太宗 方奬拔文士,闻其( 王禹偁 )名,召拜右拾遗,直史馆,赐緋。”
(2).指 唐玄宗 把骰子的四点饰以朱色之事。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下:“上与妃采戏,将北,唯重四转败为胜。连叱之,骰子宛转而成重四,遂命 高力士 赐緋,风俗因而不易。” 元 谢宗可 《双陆》诗:“彩骰清响押盘飞,曾记 唐 宫为赐緋。”
《國語辭典》:引见(引見)  拼音:yǐn jiàn
1.介绍、相见。《汉书。卷九三。佞幸传。董贤传》:「太皇太后召大司马贤,引见东厢,问以丧事调度。」《西游记》第八回:「老兄,菩萨在那里?累烦你引见一引见。」
2.引导入见天子。《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今礼部侍郎徐基所荐之庄尚志,著于初六日入朝引见,以光大典。」《红楼梦》第二回:「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
《國語辭典》:金龟(金龜)  拼音:jīn guī
1.金色的龟。《南史。卷六三。王神念传》:「时有安成望族刘敬躬者,田间得白蛆化为金龟,将销之,龟生光照室,敬躬以为神而祷之。」
2.金印上的龟形纽。《文选。曹植。王仲宣诔》:「金龟紫绶,以彰勋则。」
3.唐代三品以上官员所佩的金饰龟袋。见《旧唐书。卷四五。舆服志》。
《漢語大詞典》:大贝(大貝)
(1).贝之一种。上古以为宝器。书·顾命:“大贝、鼖鼓在西房。” 汉 班固 《白虎通·封禅》:“德至渊泉则黄龙见,醴泉涌, 河 出龙图, 洛 出龟书, 江 出大贝,海出明珠。”新唐书·西域传下·拂菻:“土多金、银、夜光璧、明月珠、大贝、车渠、码碯、木难、孔翠、虎魄。”
(2). 王莽 时的货币。贝货五品之一。汉书·食货志下:“大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二百一十六。”
《漢語大詞典》:佩鱼(佩魚)
(1). 唐朝 五品以上官员所佩带的鱼袋。其制: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始于 唐高宗 永徽 二年。 宋 并赐近臣,以别贵贱。新唐书·车服志:“ 中宗 初,罢龟袋,復给以鱼,郡王、嗣王亦佩金鱼袋。 景龙 中,令特进佩鱼,散官佩鱼自此始也。” 宋 曾慥 高斋漫录:“给舍为旧一等,并服赬带排方佩鱼。”
(2).佩带鱼袋。新唐书·车服志:“ 开元 初……五品以上检校、试、判官皆佩鱼。” 宋 宋祁 宋景文笔记·释俗:“近世授观察使者不带金鱼袋。初,名臣 钱若水 拜观察使,佩鱼自若。” 明 陈继儒 《枕谭》:“佩鱼始於 唐 永徽 二年,以鲤为 李 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佑三年》:“中书堂后官自今毋得佩鱼,若士人选授至提点五房者,许之。”
《漢語大詞典》:制授
唐 宋 时皇帝任命三品以下,五品以上的官职称为“制授”。新唐书·百官志一:“五品以上,以名上而听制授;六品以下,量资而任之。”宋史·孝宗纪一:“己亥,制授 保庆军 节度使。”
《漢語大詞典》:朱绿
1.唐四品五品官服用朱,六品以下用绿。引申为作官。
2.谓选任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