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毛诗正义》卷一之一〈国风·周南·关雎·序〉~22~
〈关雎〉五章,章四句。故言三章,一章,章四句;二章,章八句。唐·孔颖达疏:「五字者: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

例句

五字州人唯有此,四邻风景合相饶。 姚合 送盛秀才赴举

一生从此去,五字有谁怜。 李频 眉州别李使君

典故
五字英才
 
五字迁

相关人物
钟会(字士季)


《三国志》卷二十八《魏书·钟会传》
「钟会字士季,颍川长社人,太傅繇小子也。少敏惠夙成。中护军蒋济著论,谓『观其眸子,足以知人。』会年五岁,繇遣见济,济甚异之,曰:『非常人也。』及壮,有才数技艺,而博学精练名理,以夜续昼,由是获声誉。正始中,以为秘书郎,迁尚书中书侍郎。高贵乡公即尊位,赐爵关内侯。」南朝宋·裴松之注:「《世语》曰:司马景王命中书令虞松作表,再呈辄不可意,命松更定。以经时,松思竭不能改,心苦之,形于颜色。会察其有忧,问松,松以实答。会取视,为定五字。松悦服,以呈景王,王曰:『不当尔邪,谁所定也?』松曰:『钟会。向亦欲启之,会公见问,不敢饕其能。』王曰:『如此,可大用,可令来。』会问松王所能,松曰:『博学明识,无所不贯。』会乃绝宾客,精思十日,平旦入见,至鼓二乃出。出后,王独拊手叹息曰:『此真王佐材也!』」

例句

一经推旧德,五字擢英才。 沈佺期 和韦舍人早朝

史为三坟博,郎因五字迁。 沈东美 奉和苑舍人宿直晓玩新池寄南省友

典故
正名五字

相关人物
管仲


《管子·揆度》
桓公曰:「事名二,正名五,而天下治。」「何谓事名二?」对曰:「天筴,阳也。壤筴,阴也,此谓事名二。」曰:「何谓正名五。」对曰:「权也、衡也、规也、矩也、准也,此谓正名五。其在色者,青黄白黑赤也。其在声者。宫商角徵羽也。其在味者,醉辛咸苦甘也。二五者,童山竭泽,人君以数制之人。味者,所以守民口也。声者,所以守民耳也。色者,所以守民目也。」

《漢語大詞典》:五字
(1).五个字。多指诗文中五字句。汉书·艺文志:“説五字之文,至於二三万言。”南史·陆厥传:“ 约 等文皆用宫商……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
(2). 晋 郭颁 《魏晋世语》:“ 司马景王 命中书郎 虞松 作表,再呈不可,意令 松 更定之,经时竭思不能改,心有忧色…… 会 ( 钟会 )取草视,为定五字。 松 悦服,以呈 景王 。 景王 曰:‘不当尔耶?’ 松 曰:‘ 钟会 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后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 唐 沈佺期 《同韦舍人早朝》诗:“一经传旧德,五字擢英材。”
(3).泛指表章。 唐 常衮 《谢除知制诰表》:“得以文墨侍於轩墀,五字非工,四年侍罪。”
(4).指五言诗。 五代 齐己 《秋夕书怀》诗:“平生乐道心常切,五字逢人价合高。”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二九:“池塘春草 谢 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 唐 人用一生心於五字,故能巧夺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