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彩 → 䌽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五彩  拼音:wǔ cǎi
1.本指黄、赤、白、黑、青五种颜色。后泛指多种颜色。《镜花缘》第一四回:「此云本由足生,非人力可能勉强。其色以五彩为贵,黄色次之,其馀无所区别,惟黑色最卑。」也作「五采」。
2.一种彩瓷。以红、黄、绿、紫、蓝、墨、金等多色釉彩在瓷器表面描绘图案,色彩鲜艳浓厚。也称为「硬彩」。
《國語辭典》:五采  拼音:wǔ cǎi
本指黄、赤、白、黑、青五种颜色。后泛指多种颜色。《书经。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山海经。中山经》:「祈酒太牢祠,婴用圭璧十五,五采惠之。」也作「五彩」。
分類:五采颜色
《漢語大詞典》:五彩衣(五綵衣)
五色彩衣。亦特指 春秋 时 楚国 隐士 老莱子 娱亲所穿的彩衣。 宋 苏舜钦 《老莱子》诗:“颯然双鬢白,尚服五綵衣。”参见“ 老莱衣 ”。
《漢語大詞典》:老莱衣(老萊衣)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於亲侧。”后因用“老莱衣”为孝养父母之词。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兵戈不见 老莱 衣,嘆息人间万事非。” 宋 梅尧臣 《寒食前一日陪希深远游大字院》诗:“闻过少傅宅,喜见 老莱 衣。” 明 何景明 《过先墓》诗:“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 老莱 衣。” 清 赵翼 《石庵还朝口占送别》:“白头犹著 老莱 衣,假满还朝四牡騑。”
《漢語大詞典》:五彩旗(五綵旗)
亦作“ 五彩旗 ”。
(1).多种颜色的军旗。通典·兵二:“於是大将出五綵旗十二口,各树於左右厢陈前。”亦省作“ 五彩 ”。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三声既全,五彩必具。”
(2).指辛亥革命后, 中华民国 建立初期的国旗。因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组成,故称。 李大钊 《乙卯残腊在太平洋舟中作》诗:“黯黯五彩旗,自兹少颜色。”
见“ 五綵旗 ”。
《分类字锦》:云浮五彩(云浮五彩)
册府元龟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十月赵王元景等表请封禅奏曰山称万岁企和銮而发奇云浮五彩伫华盖而交荫两仪之情转迫万国之望愈深
分类:封禅
《分类字锦》:五彩变易(五彩变易)
见音如铃注
分类:
《國語辭典》:五彩缤纷(五彩繽紛)  拼音:wǔ cǎi bīn fēn
形容色彩鲜艳绚丽。如:「花园里盛开著五彩缤纷的花朵。」也作「五色缤纷」。
《分类字锦》:五彩成章
尔雅伊洛而南素质五彩皆备成章曰翚江淮而南青质五彩皆备成章曰鹞
分类:
《漢語大詞典》:五彩戏(五綵戲)
春秋 楚国 隐士 老莱子 年七十,常穿五彩衣,作婴儿状,以娱其亲。事见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后用作孝事父母的典故。 宋 梅尧臣 《题陈宰戏彩亭》诗:“况慕五綵戏,而奉兴居安。”参见“ 老莱子 ”。
《國語辭典》:老莱子(老萊子)  拼音:lǎo lái zǐ
春秋楚人。性至孝,年七十还常著五色斑斓衣,作婴儿戏,以娱双亲。后因世乱,避世耕于蒙山之阳,楚王闻其贤,召为辅,不就,随其妻居江南。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老莱子》:「老莱子者楚人也,当时世乱,逃世耕于蒙山之阳。……老莱子亦随其妻至于江南,而止曰:『鸟兽之毛可绩而衣,其遗粒足食也。』」
《分类字锦》:一树五彩(一树五彩)
山海经开明北有玉树一树有五彩
《分类字锦》:冰蚕五彩(冰蚕五彩)
拾遗记员峤山有冰蚕长七寸黑色有角有鳞以霜雪覆之然后作茧长一尺其色五彩织为文锦入水不濡以之投火经宿不燎唐尧之世海人献之尧以为黼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