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亭 → 停亭”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976,分132页显示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40  41  42  4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称亭
画乌亭
八停
寒光亭
还珠亭
樊亭
鹄奔亭
岗亭
芦亭
庆亭
盆亭
槃停
千停
徼亭
稷下亭
《漢語大詞典》:称亭(稱亭)
亦作“ 称停 ”。 称量平正。比喻公正,恰当。 宋 叶适 《除吏部侍郎谢表》:“驭下极称亭之审,待臣循理分之宜。”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六:“凡读古人文字,务须平心易气,熟参上下语脉,得其立言本意乃可,况语録出之信口,记之门人,非文字銖两称停者,而毛摘片词,傅会胸臆,可乎?”
《漢語大詞典》:画乌亭(畫烏亭)
指亭障。 汉明帝 令天下亭障皆画乌,故称。 明 陈继儒 《枕谭·亭堠》:“ 升菴 有纪行诗:‘山遮延鷺堠,江绕画乌亭。’用事甚僻,而不知出处。按 元魏 改官制,以候望官为白鷺,取延望之意,其时亭堠多刻鷺像也。上句用此。《汉明帝起居注》:帝巡狩过亭障,乌鸣,亭长引弓射中之,奏曰:乌鸟哑哑,引弓射左腋,陛下寿万年,臣为二千石。帝悦,令天下亭障皆画乌。下句用此。”
分類:亭障天下
《漢語大詞典》:八停
犹言八成。表示多数。红楼梦第三十三回:“这一城内,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説: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
分類:八成多数
《漢語大詞典》:寒光亭
亭名。在 江苏省 溧阳县 西 三塔寺 内。 宋 张孝祥 《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词:“ 寒光亭 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分類:亭名江苏
《漢語大詞典》:还珠亭(還珠亭)
亭名。在 合浦县 (旧属 广东 ,现属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东。 汉 孟尝 守 合浦 去珠复还,政绩卓著,后人建此亭以旌表之。 明 文徵明 《送陈良会御史左迁合浦丞》诗:“去去 还珠亭 下路, 苏公 千载有遗芳。”
《分类字锦》:樊亭
陆游 海棠歌 我初入蜀鬓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
分类:亭榭
《漢語大詞典》:鹄奔亭(鵠奔亭)
古亭名。地在 广东省 肇庆市 南。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 九江 何敞 为 交州 刺史,行部至 苍梧 高要 ,宿 鵠奔亭 。夜半有一女子,自称 苏娥 ,字 始珠 , 广信 人,到此亭,为亭长 龚寿 所杀。 敞 遣吏捕问,具服,乃斩之。”后用为平冤之典。亦省称“ 鵠亭 ”。 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则 梧丘 之魂,不愧於沉首; 鵠亭 之鬼,无恨於灰骨。”
分類:亭名广东
《國語辭典》:岗亭(崗亭)  拼音:gǎng tíng
为军警站岗而设置的亭子。如:「本地派出所所设置之岗亭,能发挥守望功能。」
《骈字类编》:芦亭(芦亭)
后汉书盖延传:永初七年,邓太后绍封延曾孙恢为芦亭侯。
《骈字类编》:庆亭(庆亭)
梁元帝 元览赋 壮庆亭于吴后,雄槜李于越王。
《骈字类编》:盆亭
宋史兵志:建宁府七砦:黄琦、筹岭、盆亭、麻沙、水吉、苦竹、仁寿。
《漢語大詞典》:槃停
盘桓滞留。《宋书·吴喜传》:“西难既殄,便应还朝,而解故槃停,託云扞 蜀 。实由货易交关,事未回展。”
分類:盘桓滞留
《韵府拾遗 青韵》:千停
赵长卿词:眼前见了,无限楚女吴姬,千停万稳。
《國語辭典》:徼亭  拼音:jiào tíng
巡逻警戒的哨站。《战国策。韩策一》:「为除守徼亭鄣塞,见卒不过二十万而已矣。」
分類:边境哨所
《漢語大詞典》:稷下亭
喻指学者讲学议论荟萃之地。 唐 卢照邻 《文翁讲堂》诗:“ 锦里 淹中 馆, 岷山 稷下 亭。”参见“ 稷下 ”。
《國語辭典》:稷下  拼音:jì xià
地名。在今山东省临淄县北,为春秋时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齐国曾在此设稷下学宫,招揽文学游士数千人,成为战国时的学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