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敦亲睦邻(敦亲睦邻)  拼音:dūn qīn mù lín
厚待亲人,和睦邻里。如:「大家唯有敦亲睦邻,守望相助,生命财产才有保障。」
《漢語大詞典》:恩不放债(恩不放債)
对亲人不宜放债。意谓免因钱财交往而致发生怨怼。恩,指亲人。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他可是肯心肯意的还咱……正是恩不放债。”
《漢語大詞典》:枌榆松楸
谓怀念故乡,悼念亲人。枌榆,故乡;松楸,代指亡故的亲人。 元 曾子良 《〈水云村诗〉序》:“ 宋 初, 南丰 儒家望族二,曰 江楼 刘 氏,曰 密国 曾 氏。我 密公 迨 江楼公 相好……至於 子良 之身,而 江楼公 之诸孙 水云村 起潜 君 壎实 ,来顾予於 常安庄 之寓舍,予不胜枌榆松楸之涕。”
《國語辭典》:河里孩儿岸上娘(河裡孩兒岸上娘)  拼音:hé lǐ hái ér àn shàng niáng
孩子溺水在河里,岸上的亲娘却无法搭救。比喻眼看亲人受苦而毫无办法。元。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做儿的上法场,做娘的痛著忙,抵多少河里孩儿岸上娘。」
《國語辭典》:伯劳飞燕(伯勞飛燕)  拼音:bó láo fēi yàn
伯劳,伯劳鸟。「伯劳飞燕」比喻别离的人。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端的个人生最苦是别离,倒做了伯劳飞燕各东西。」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
《國語辭典》:白云亲舍(白雲親舍)  拼音:bái yún qīn shè
唐狄仁杰离乡到并州做官,一日登太行山,望见故乡方向的天上有白云孤飞,因而想起在河阳的双亲,于是告诉左右的人说:「吾亲舍其下。」狄氏瞻视甚久,待白云移去,方才离开。典出《新唐书。卷一一五。狄仁杰传》。后世因以比喻客居思亲。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四四出:「白云亲舍,俺孤影旧梅梢。」也作「白云孤飞」、「暮云亲舍」。
分類:思念亲人
《漢語大詞典》:椎牛恨
指亲人亡殁,不能奉养的痛苦。语本《韩诗外传》卷七:“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之逮亲存也。” 清 方文 《甘泉山展墓》诗:“西风空有椎牛恨,北闕曾无射雉缘。”亦省作“ 椎牛 ”。 清 方文 《题韩孟小母氏卷》诗:“椎牛勿復言,怀橘将安遗。”
《國語辭典》:情同骨肉  拼音:qíng tóng gǔ ròu
情谊深厚如同至亲手足。《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我与公覆,情同骨肉,径来为献密书,未知丞相肯容纳否?」《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只是安某要算他老人家第一个得意学生,分虽师生,情同骨肉。」
《國語辭典》:亲痛仇快(親痛仇快)  拼音:qīn tòng chóu kuài
一个人因行为失当,而使亲人痛心,仇人称快。参见「亲者痛,仇者快」条。如:「你辛苦了这么久,才有今天的局面,千万不要做出亲痛仇快的傻事。」
《漢語大詞典》:视若路人(視若路人)
把亲人或熟人看作陌路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漫然视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敌,败坏彝伦,灭絶天理,真狗彘之所不为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又煢煢孩稚,视若路人,至饥饱寒温,无可告语。”亦作“ 视同陌路 ”、“ 视如陌路 ”。《野叟曝言》第二十回:“况愚兄病中,承他捨命伏侍,救我残喘,如今有病,便视同陌路,此岂稍有人心者耶?”《禅真逸史》第十一回:“当今之世,面交者多,饮酒宴乐,情若同胞,利害相关,视如陌路。”
《國語辭典》:认尸(認屍)  拼音:rèn shī
辨认尸体。如:「检察官已通知家属前往认尸。」
《國語辭典》:热孝(熱孝)  拼音:rè xiào
初遭亲丧,身穿孝服。《儒林外史》第六回:「二奶奶顶上大老爹,知道大老爹来家了,热孝在身,不好过来拜见。」《红楼梦》第五四回:「他妈前日没了,因有热孝,不便前头来。」
《國語辭典》:命毒  拼音:mìng dú
命苦。元。武汉臣《老生儿。楔子》:「这孩儿好是命毒也,我那兄弟早年间亡化过了。」
分類:亲人
《國語辭典》:灵头幡(靈頭幡)  拼音:líng tou fān
送葬时在棺材前引路的纸旗,由死者的儿子持举。如:「白色的灵头幡被风吹得猎猎做响,夹杂在一片呜咽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