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4,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脾气
蛲蛔
九藏
剪影
健康
过头杖
轘裂
痹顽
玄乡
理脉
腧穴
下丹田
部位
瑰壮
肩髀
《國語辭典》:脾气(脾氣)  拼音:pí qi
1.人的习性。《红楼梦》第一六回:「我们二爷那脾气,油锅里的钱还要找出来花呢,听见奶奶有了这个体己,他还不放心的花了呢。」《文明小史》第六○回:「既知这平中丞爱骨董的脾气,趁他生日,特特为为打发家人送一分礼。」
2.怒气。如:「发脾气」、「脾气大」。
《漢語大詞典》:蛲蛔(蟯蛔)
蛲虫和蛔虫。泛指人体寄生虫。《关尹子·六七》:“我之一身,内变蟯蛔,外烝蝨蚤。”
《漢語大詞典》:九藏
(1).人体中的九种内脏。《周礼·天官·疾医》:“参之以九藏之动。” 贾公彦 疏:“正藏五者,谓五藏。肺、心、肝、脾、肾,并气之所藏,故得正藏之称。又有胃、旁胱、大肠、小肠者,此乃六府中取此四者,以益五藏为九藏也。”
(2).泛指内脏。 唐 独孤及 《为吏部李侍郎祭李中丞文》:“岂五药乖养,九藏失节,以及此乎?” 宋 司马光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神明还九藏,清气袭百脉。”
(3).形脏和神脏的合称。《素问·六节藏象论》:“故形藏四,神藏五,合为九藏以应之也。” 王冰 注:“形藏四者:一头角,二耳目,三口齿,四胸中也。形分为藏,故以名焉。神藏五者:一肝,二心,三脾,四肺,五肾也。神藏於内,故以名焉。”
《國語辭典》:剪影  拼音:jiǎn yǐng
1.依人或物的轮廓所剪成的图像。
2.摘取事物、风景的部分或片断。如:「校闻剪影」、「非洲剪影」。
《國語辭典》:健康  拼音:jiàn kāng
生理及心理机能正常,强壮安适,没有缺陷和疾病。
《漢語大詞典》:过头杖(過頭杖)
长度超过人体头部之杖。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今之士大夫丧妻,往往杖竹甚长,谓之伍过头杖。”亦称“ 过头拄杖 ”、“ 过头拐杖 ”。 元李寿卿《员吹箫》第三折:“他磕扑的跪在街基,他将这条过头拄杖眕眕的,又不知要怎地施为。”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那老者生得童颜鹤髮,仙骨姗姗,手中拖了根过头拐杖,进门先向他深深的打了一躬。”
《漢語大詞典》:轘裂
用车撕裂人体。《后汉书·宦者传·吕强》:“有 赵高 之祸,未被轘裂之诛,掩朝廷之明,成私树之党。”周书·文帝纪上:“轘裂贼臣,以谢天下。”隋书·刑法志:“其尤重者,行轘裂梟首之刑。”
分類:撕裂人体
《漢語大詞典》:痹顽(痹頑)
亦作“痺顽”。 人体某一部分的感觉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游为痺顽,尼为否塞。”《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癣》“癣证情形有六般”注:“三曰风癣,即年久不愈之顽癣也,搔则痹顽,不知痛痒。”
《漢語大詞典》:玄乡(玄鄉)
(1).指阴间。《全唐诗》卷八六四载冥吏《示韦泛禄命》诗:“前 阳 復后 杨 ,后 杨 年年强,七月之节归玄乡。”
(2).道教谓人体内的肾脏。黄庭内景经·琼室:“长谷玄乡绕郊邑。” 梁丘子 注:“玄乡,肾也。”参见“ 玄谷 ”。
《漢語大詞典》:玄谷
(1).幽深的山谷。 汉 应瑒 《慜骥赋》:“赴玄谷之渐涂兮,陟高冈之峻崖。”
(2).道教指肾。黄庭外景经·上部经:“下有长城玄谷邑。” 务成子 注:“肠为长城,肠为邑,肾为玄谷,上应南北也。”
《漢語大詞典》:理脉(理脈)
指人体的血管脉络。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
《漢語大詞典》:腧穴
人体上穴位的总称。又四肢远端部位有五腧穴。见《素问·气穴论》灵枢经·九针十二原明史·方伎传·滑寿:“《难经》又本《素问》《灵枢》,其间荣卫藏府与夫经络腧穴,辨之博矣,而缺误亦多。”
《漢語大詞典》:下丹田
人体部位名。在脐下的叫下丹田。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一有姓字服色,男长九分,女长六分,或在脐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
分類:人体
《國語辭典》:部位  拼音:bù wèi
整体中的个别位置。如:「发音部位」、「身体部位」。
《漢語大詞典》:瑰壮(瑰壯)
亦作“瓌壮”。
(1).奇伟;壮丽。西京杂记卷六:“﹝ 晋灵公 冢﹞甚瑰壮,四角皆以石为玃犬捧烛。”艺文类聚卷八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人见一金牛,形甚瑰壮,以金为繅绊。”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朱审:“﹝ 朱审 ﹞工画山水,深沉瓌壮。”
(2).专指人体雄健、健美。新唐书·张守珪传:“ 张守珪 , 陕州 河北 人,姿干瓌壮。”
《漢語大詞典》:肩髀
肩与髀,人体的枢要部分。引申为要冲地区。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中牟 ,吾国之股肱, 邯郸 之肩髀。” 章炳麟 《人滩说》:“自 鲁 之 鉅野 , 蚩尤 肩髀所葬,及 周首 子驹 之閒,人骨有专车者,岂可胜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