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震炫
使人震动和耀人眼目。 姚华 《曲海一勺·明诗》:“夫士夫填词,依声选调,文章斐然,其人也显,后世震炫,人人传诵。”
《漢語大詞典》:眩目惊心(眩目驚心)
使人眼花心惊。 宋 刘从乂 《重修文宣王庙记》:“增华崇丽,眩目惊心。”
《國語辭典》:耀眼争光(耀眼爭光)  拼音:yào yǎn zhēng guāng
形容光亮眩目的样子。《红楼梦》第六回:「满屋中之物都耀眼争光的,使人头悬目眩。」也作「耀眼增光」。
《国语辞典》:仰角  拼音:yǎng jiǎo
数学上指人眼睛所在的水平线,与向上观物的视线所夹成的角,称为「仰角」。
《国语辞典》:肉眼愚晦  拼音:ròu yǎn yú huì
形容人眼光浅陋,辨析不明。《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匹夫肉眼愚晦,且伏望尊官宽恕。」也作「愚眉肉眼」。
《国语辞典》:炯炯有光  拼音:jiǒng jiǒng yǒu guāng
形容人眼睛明亮而有精神。如:「他神情严肃,两眼炯炯有光,给人威武、不轻易屈服的感觉。」
《國語辭典》:光彩夺目(光彩奪目)  拼音:guāng cǎi duó mù
色彩鲜明耀人眼目。《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单證二郎神》:「绣就长翻,用根竹竿叉起,果然是光彩夺目。」《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只见一团锦裹著寸许大一颗夜明珠,光彩夺目。」也作「光采夺目」。
《國語辭典》:横死眼(橫死眼)  拼音:hèng sǐ yǎn
骂人的话。指人见识浅陋,没有辨识的能力。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横死眼不识好人,招祸口不知分寸。」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横死眼如何有个分豁!喷蛆口知他怎生发落!」
《漢語大詞典》:千人百眼
谓众人眼下。《何典》第九回:“目今正在用兵之际,对了千人百眼做出这般小娘腔来,岂不慢了军心。”
《漢語大詞典》:朴金野现象
在不同光亮的环境中,人眼对不同光波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在明视觉条件下,人眼对波长550~560纳米的光最敏感,但在暗视觉条件下,人眼对500~510纳米的光最敏感。这种现象最早由捷克斯洛伐克学者朴金野发现,故称。
《國語辭典》:鼠目寸光  拼音:shǔ mù cùn guāng
形容人目光短浅,识见狭小。如:「自私自利的人,往往鼠目寸光,难成大事。」也作「鼠目」。
《國語辭典》:肉食者鄙  拼音:ròu shí zhě bǐ
肉食者,吃肉的人,比喻享有厚禄的高官。肉食者鄙指有权位的人眼光短浅。《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國語辭典》:肉食  拼音:ròu shí
1.以肉类为主要食物的。如:「肉食动物」。
2.比喻享有优厚供养的人。唐。杜甫〈赠苏四徯〉诗:「肉食哂菜色,少壮欺老翁。」
3.肉类食物。《三国演义》第五九回:「舍内饭米、柴火、肉食齐备。」
《國語辭典》:看人眉睫  拼音:kàn rén méi jié
看人的喜怒表现。即看人脸色。语出《北史。卷四四。崔亮传》:「弟妹饥寒,岂容独饱,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乎?」后比喻为仰承他人青睐。《宋史。卷二九九。李垂传》:「焉能趋炎附势,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分類:人眼眼色
《漢語大詞典》:惊心眩目(驚心眩目)
震动人心,耀人眼目。隋书·经籍志四:“谓之天书。字方一丈,八角垂芒,光辉照耀,惊心眩目,虽诸天仙,不能省视。”
《國語辭典》:目迷五色  拼音:mù mí wǔ sè
色彩纷呈,使人看不清楚。语本《老子》第一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只怕立朝之后,做主考房官,又要迷五色,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