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见称(見稱)  拼音:jiàn chēng
受人称誉。如:「他在地方上以热心公益见称。」《三国志。卷一六。魏书。任苏杜郑仓传。任峻》:「于饥荒之际,收恤朋友孤遗,中外贫宗,周急继乏,信义见称。」
《國語辭典》:过山(過山)  拼音:guò shān
香味醇厚的美酒。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六。酒肆》:「若酒力高美者,牌额卖过山之名,其言一山、二山、三山之类是也。」
《國語辭典》:总戎(總戎)  拼音:zǒng róng
1.主持军事的人。唐。杜甫 诸将诗五首之四:「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
2.统帅、统管军务。《魏书。卷五○。尉元传》:「臣以天安之初,奉律总戎,廓宁淮右,海内既平,仍忝徐岳。」《周书。卷四一。王褒传》:「褒本以文雅见知,一旦委以总戎,深自勉励,尽忠勤之节。」
《漢語大詞典》:花县(花縣)
晋 潘岳 为 河阳 令,满县遍种桃花,人称“河阳一县花”。见白孔六帖卷七七。后遂以“花县”为县治的美称。 唐 李贺 《春昼》诗:“ 平阳 花坞, 河阳 花县。” 明 阮大铖 《燕子笺·入幕》:“连营刁斗月如霜……花县接壶浆,蹔得与故人欢畅。” 清 吴伟业 《赠昆令王莘云尊人杏翁》诗:“快马柳城常命酒,软舆花县暂闻琴。”参见“ 河阳一县花 ”。
《國語辭典》:河阳一县花(河陽一縣花)  拼音:hé yáng yī xiàn huā
晋朝潘岳曾任河阳(今河南省孟县西)县令,于县城内遍植桃李花,传为美谈。宋。叶庭圭《海录碎事。卷一二。臣职部下。县令门》:「河阳一县花:潘岳为河阳令,种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后借写花美。北周。庾信〈枯树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漢語大詞典》:一沾
谓一经登第。古人称受皇恩为沾恩,登第亦为“受恩”,故云。 唐 吕温 《及第后答潼关主人》诗:“一沾太常第,十过 潼关 门。”
《國語辭典》:老父  拼音:lǎo fù
1.对老人的尊称。《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
2.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如:「这样做,怎么对得起家乡的老父?」
《國語辭典》:古音  拼音:gǔ yīn
古代的字音。多指先秦之音,以《诗经》为主,其他如《楚辞》、先秦诸子中的韵语,皆为研究古音的资料。
《國語辭典》:鲁直(魯直)  拼音:lǔ zhí
1.鲁钝憨直。如:「他天性善良鲁直,好打抱不平。」
2.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字。参见「黄庭坚」条。
《國語辭典》:继室(繼室)  拼音:jì shì
原配死后续娶的妻子。《左传。昭公三年》:「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水浒传》第九八回:「那仇申颇有家赀,年已四旬,尚无子嗣,又值丧偶,续娶平遥县宋有烈女儿为继室。」也称为「继配」、「继妻」。
《國語辭典》:小女  拼音:xiǎo nǚ
1.年纪最小的女儿。《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唐。张守节。正义引班固诗:「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2.称谓。对人称自己女儿的谦词。《三国演义》第八回:「小女貂蝉也,允蒙将军错爱,不异至亲,故令其与将军相见。」《儒林外史》第三回:「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
《國語辭典》:荆轲(荊軻)  拼音:jīng kē
人名。(?~西元前227),字公叔,战国时卫人。好读书击剑。燕王喜二十八年,带著夹有匕首的地图和秦将樊于期的首级入秦,欲刺秦王,结果事败被杀。
《國語辭典》:他家  拼音:tā jiā
1.别人的家。《诗经。唐风。葛生》汉。郑玄。笺:「兴也,葛生延而蒙楚蔹生蔓于野,喻妇人外成于他家。」
2.彼。唐。杜审言 戏赠赵使君美人诗:「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
《漢語大詞典》:河外
(1). 春秋 晋 人称 河 西与 河 南为 河 外。左传·僖公十五年:“﹝ 晋 ﹞赂 秦伯 以 河 外列城五。” 杨伯峻 注:“ 河 外,指 河 西与 河 南, 黄河 自 龙门 至 华阴 ,自北而南, 晋 都于 絳 ,故以 河 西与 河 南为外, 包慎言 《河外考》以 河 西为外, 杜 注以 河 外为 河 南,皆仅得其一偏。” 战国 魏 人仍袭用此称。史记·秦本纪:“ 魏 将 无忌 率五国兵击 秦 , 秦 却於 河 外。” 张守节 正义:“ 河 外, 陕 华 二州也。”史记·苏秦列传:“ 魏 弱则割 河 外…… 河 外割则道不通。” 张守节 正义:“ 河 外, 同 华 等地也。”
(2). 赵 人指 河 南。史记·张仪列传:“驱 韩 梁 军於 河 外。” 张守节 正义:“ 河 外谓 郑 滑 州,北临 河 。”( 唐 郑州 治即今 河南省 郑州市 , 滑州 治在今 滑县 东)。 秦 人指 河 东, 梁 人指 河 西。资治通鉴·周赧王四年:“ 梁 效 河 外。” 胡三省 注:“ 河 外, 秦 盖以 河 东为 河 外, 梁 则以 河 西为 河 外。”
《國語辭典》:垂青  拼音:chuí qīng
以青眼相待,表示得到重视或优待。《七侠五义》第四四回:「方才在庙上多承垂青看顾,我卢方感之不尽。」
《國語辭典》:青白眼  拼音:qīng bái yǎn
表示重视或轻视的眼色。《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國語辭典》:说话(說話)  拼音:shuō huà
1.发言、讲话。《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他家虽然官员多,气魄大,但是我老头子说话,他也还信我一两句。」《红楼梦》第三回:「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
2.言辞。《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介溪公最听他的说话,凡疑难大事,必须与他商量。」
3.一种流行于唐宋时期的说唱艺术,以讲说历史故事为主。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小说讲经史》:「说话者谓之『舌辩』,虽有四家数,各有门庭。」
4.指责。如:「像这种事,你做得再好,还是会有人说话。」
5.事情。《金瓶梅》第八七回:「因和俺姐夫有些说话,大娘知道了,先打发了春梅小大姐,然后打了俺姐夫一顿,赶出往家去了。」《警世通言。卷一二。范鳅儿双镜重圆》:「这是绍兴元年冬十二月内的说话。到绍兴二年春正月,韩公将建州城攻破。」
6.比喻时间极短。如:「请你等一会,他只稍说话间就会回来。」
7.以往国民小学国语科教学项目之一。如:「今天我们有说话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