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06,分128页显示  上一页  98  99  100  101  102  104  105  106  10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铁中铮铮
铁公鸡
通材达识
亭彩
贴库
饕口馋舌
韬晦奇才
天文生
天王老子
天之骄子
替死鬼
盐枭
眼中拔钉
眼中疔,肉中刺
眼不见为净
《國語辭典》:铁中铮铮(鐵中錚錚)  拼音:tiě zhōng zhēng zhēng
铮铮,金属撞击声。铁中铮铮指敲起声音较为响亮的铁块。比喻才能出众的人物。《后汉书。卷一一。刘盆子传》:「卿所谓铁中铮铮,佣中佼佼者也。」唐。章怀太子。注:「铁之铮铮,言微有刚利也。」
《國語辭典》:铁公鸡(鐵公雞)  拼音:tiě gōng jī
1.(歇后语)一毛不拔。用来戏称小气吝啬之人。如:「拿了一大笔奖金也不请客,真是个名符其实的『铁公鸡』!」清。袁枚《子不语。卷二三。铁公鸡》:「济南富翁某,性悭吝,绰号『铁公鸡』,一毛不拔也。」
2.戏曲剧目。是清末著名的武打戏。演太平天国时代,洪杨之乱石达开等人的历史故事。戏中的武打场面非常热闹,全以真枪真刀上场。《文明小史》第一六回:「谁知不是别事,乃是看见报后头刻的戏目,今夜天仙戏园准演新编文武新戏铁公鸡。」后铁公鸡引申有大打出手的意思。如:「所谓『言教不如身教』,如果家中天天上演铁公鸡的戏码,将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分類:吝啬
《漢語大詞典》:通材达识(通材達識)
指博学多才、见识练达的人。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至於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於篇,则足为后法。”参见“ 通才练识 ”。
《國語辭典》:通才练识(通才練識)  拼音:tōng cái liàn shì
博学多才、见识练达的人。唐。崔尚〈唐天台山新桐柏观颂序〉:「夫其通才练识,赡学多闻,翰墨之工,文章之美,皆忘其所能也。」
《國語辭典》:亭彩  拼音:tíng cǎi
所有纸制冥器的总称。《儒林外史》第二六回:「这里到出月初八日,做了铭旌。吹手、亭彩、和尚、道士、歌郎,替鲍老爹出殡。」
《漢語大詞典》:贴库(貼庫)
指管理钱库的人。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库藏中钞本多,贴库每弊怎除?”
分類:管理
《國語辭典》:饕口馋舌(饕口饞舌)  拼音:tāo kǒu chán shé
形容贪吃的样子。《歧路灯》第三三回:「长胾大脔,暖烘烘云蒸霞蔚而至;饕口馋舌,雄赳赳排山倒海而来。」
分類:贪吃
《漢語大詞典》:韬晦奇才(韜晦奇才)
指怀抱非常之才而隐匿不仕的人。 唐 朝征召贤士有“韜晦奇才”科。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朱放:“ 贞元 二年,詔举韜晦奇才。詔下聘礼,拜左拾遗,不就。” 傅璇琮 校笺引 徐松 登科记考卷十二:“诸科一人。韜晦奇才科。 朱放 。”
《國語辭典》:天文生  拼音:tiān wén shēng
地理师或风水先生,据说此类人士精通天文地理及各种习俗。人死后须由地理师择日,方可入殓。《红楼梦》第六三回:「目今天气炎热,实不得相待,遂自行主持,命天文生择了日期入殓。」
《國語辭典》:天王老子  拼音:tiān wáng lǎo zi
托塔李天王。比喻尊贵显要,有权势的人。如:「管他是什么天王老子,都不能改变我的决心。」
分類:权威
《國語辭典》:天之骄子(天之驕子)  拼音:tiān zhī jiāo zǐ
本为汉时匈奴的自称,后泛指得天独厚,倍受重视的人。如:「他家世显赫,且居要职,真可谓天之骄子。」《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國語辭典》:替死鬼  拼音:tì sǐ guǐ
传说中,鬼魂如果要投胎转世,必须寻找一个活人来代替自己,这个人就称为「替死鬼」。比喻代替他人受罪或受灾祸的人。如:「做事要有担当,出了差错不能找人当替死鬼。」
《國語辭典》:盐枭(鹽梟)  拼音:yán xiāo
以贩卖私盐为业的人。《官场现形记》第三○回:「说强盗打劫也好,说盐枭打劫也好,横竖总在你贵境里出的抢案。」
《漢語大詞典》:眼中拔钉(眼中拔釘)
比喻除去心目中最痛恶的人。新五代史·杂传八·赵在礼:“ 在礼 在 宋州 ,人尤苦之;已而罢去, 宋 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國語辭典》:眼中疔,肉中刺  拼音:yǎn zhōng dīng,ròu zhōng cì
比喻极端憎恶而急于除掉的事物。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我见了那穷汉,似眼中疔,肉中刺。」也作「肉中刺,眼中钉」。
分類:心目
《國語辭典》:眼不见为净(眼不見為淨)  拼音:yǎn bù jiàn wéi jìng
1.眼睛看不到的,也就认为是乾净的了。通常是怀疑食物不洁时的自我安慰之词。宋。赵希鹄《调变类编。卷四。虫鱼》:「凡贩卖虾米及甘蔗者,每用人溺洒之,则鲜美可爱,所谓眼不见为净也。」
2.心中不以为然,但又无能为力,只好任凭发展,置身事外,以求清净。如:「任凭你们怎么说,我眼不见为净,心里自然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