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06,分128页显示  上一页  107  108  109  110  111  113  114  115  1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高才绝学
跟屁虫
跟屁精
跟包
革命党
多面手
喥头
对号入座
儿童走卒
二门上门神
斗筲之器
斗筲子
断线风筝
犊牧采薪
独往独来
《國語辭典》:高才绝学(高才絕學)  拼音:gāo cái jué xué
才能高超,学识过人。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出:「十载亲灯火,论高才绝学,休誇班马。」
《漢語大詞典》:跟屁虫(跟屁蟲)
指老跟在别人后面的人。《新华文摘》1981年第2期:“你才枉为 罗心刚 的跟屁虫呢!”《花城》1981年第5期:“ 程六 ,这个小‘跟屁虫’,听到了这个词儿,从此就总挂在嘴上。” 凌力 《星星草》第十一章:“ 鲁王 皱起了眉头:‘怪呀,这回这两个跟屁虫一个也没跟上。’”
《漢語大詞典》:跟屁精
指专门跟在别人后面转的人。 茅盾 《无题》:“他又不是我的跟屁精,他根本不知道我的生活,怎么就可以武断--就可以无端怀疑我告诉他的话?”
《國語辭典》:跟包  拼音:gēn bāo
1.跟随在后做杂务。通常用于旧时戏剧演员的随从所做的事务。
2.跟随在戏剧演员后面做杂务的人。
《漢語大詞典》:革命党(革命黨)
(1).从事推翻旧政权的政党。国内专指辛亥革命时期的国民党和后来的共产党。 鲁迅 《呐喊·头发的故事》:“有一位本家,还预备去告官,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成功,这才中止了。” 沈从文 《泥涂》:“他同谁都说他是一个上士,是个军籍中人,现在命运不好,被革命党把他地位革掉了。” 毛泽东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革命党嘛,以饿不死人为原则,人没有饿死,就要做革命工作,就要奋斗。”
(2).指参加革命政党的人。 许地山 《女儿心》一:“一个正要到任的将军又在离码头不远的地方被革命党炸死。” 巴金 《利娜》:“我这时候才知道他原来是一个革命党,就是大家所谓的‘虚无主义者’。”
《國語辭典》:多面手  拼音:duō miàn shǒu
指擅长多项技能的人。如:「他是厂里的多面手,既能设计,又会操作。」
《漢語大詞典》:喥头(喥頭)
指言语无度的人。 清 翟灏 通俗编·言笑:“世俗有所云喥头者,正谓出言无度人也。”
《國語辭典》:对号入座(對號入座)  拼音:duì hào rù zuò
1.依照座位上相合的编号就座。如:「这车是对号入座的,不必看到位子就抢。」
2.比喻读者对文艺作品中角色的联想。如:「这篇小说的主角是凭空杜撰的,偏有读者跳出来对号入座,硬说你指的就是他,有意诽谤他。」
《漢語大詞典》:儿童走卒(兒童走卒)
比喻见闻最浅陋的人。宋史·司马光传:“ 光 居 洛 十五年,儿童走卒皆知 司马君实 。”
《漢語大詞典》:二门上门神(二門上門神)
比喻居于次要地位的人。《醒世姻缘传》第二回:“夫妻到底是夫妻,我到底是‘二门上门神’。”
《国语辞典》:斗筲之器  拼音:dǒu shāo zhī qì
比喻心胸狭窄的人。亦用以自谦才疏学浅。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二折:「似我这粪土之墙,斗筲之器,枉读了圣贤之道。」也作「斗筲之人」。
《漢語大詞典》:斗筲子
喻才能低下或地位微贱的人。 太平天囯 洪仁玕 《钦定军次实录》:“富桂人求得之者,惟修省悔过;忠孝之徒,虽斗筲子亦得与焉。”参见“ 斗筲 ”。
《國語辭典》:斗筲  拼音:dǒu shāo
1.斗,量器,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斗筲形容量小。《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坐中若有杜十娘,斗筲之量饮千觞。」
2.比喻才识器量狭小。《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幼学琼林。卷三。器用类》:「斗筲言其器小,梁栋谓是大材。」也作「筲斗」。
3.比喻俸禄很少。《文选。潘岳。闻居赋。序》:「尚何能违膝下邑养,而屑屑从斗筲之役乎?」
《國語辭典》:断线风筝(斷線風箏)  拼音:duàn xiàn fēng zhēng
比喻一去无音信,消失得无影无踪。如:「他儿子离家已三年了,却如同断线风筝,音讯全无。」也作「断线鹞子」、「线断风筝」。
《漢語大詞典》:犊牧采薪(犢牧採薪)
喻指老而无妻的人。 唐 李白 《雉朝飞》诗:“麦陇青青三月时,白雉朝飞挟两雌。锦衣綺翼何离褷,犊牧採薪感之悲。”参见“ 牧犊子 ”。
分類:
《漢語大詞典》:牧犊子(牧犢子)
古代人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雉朝飞》者, 牧犊子 所作也。 齐 处士, 湣 宣 时人。年五十,无妻,求薪於野,见雉雄雌相随而飞,意动心悲,乃作《朝飞》之操,将以自伤焉。”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雉朝飞》作“犊木子”,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一·雉朝飞操作“犊沐子”。后用“牧犊”为老而无妻的典故。 金 元好问 《送田益之从周帅西上》诗之二:“求凰可无日, 牧犊 未成翁。” 清 姚鼐 《感春杂咏》之六:“圣 舜 乃恶父, 牧犊 遂无妻。”
《國語辭典》:独往独来(獨往獨來)  拼音:dú wǎng dú lái
1.游行无碍。比喻性行无所依傍。《庄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列子。力命》:「独往独来,独出独入,孰能碍之。」
2.独自一人,不与人同伙。宋。杨万里〈雪冻未解散策郡圃〉诗:「静闻檐滴元雨语,倒挂水牙未怕晴,独来独往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也作「独来独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