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06,分128页显示  上一页  119  120  121  122  123  125  126  127  12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老脑筋
老来俏
老古董
老废物
烂舌头
滥竽充数
空心老大
空心萝卜
口啍
克星
狂贱
跨牛父
苦行头陀
江湖派
骄耻
《國語辭典》:老脑筋(老腦筋)  拼音:lǎo nǎo jīn
形容人思想陈旧,不知变通。如:「你这老脑筋应稍加变通,才能顺应时代潮流。」
《國語辭典》:老来俏(老來俏)  拼音:lǎo lái qiào
吴语。指人老而好打扮。如:「那不是李太太吗?真是老来俏!」
《國語辭典》:老古董  拼音:lǎo gǔ dǒng
1.年代久远的古董。如:「别小看那只缺了角的花瓶,可是有五百年历史的老古董喔!」
2.古老陈旧的东西。如:「这屋里尽是当初陪嫁的老古董,坏的坏,烂的烂!」
3.比喻思想守旧,不合时代潮流的人。如:「都已经民主时代了,还满口君臣之义,真是个老古董!」
《國語辭典》:老废物(老廢物)  拼音:lǎo fèi wù
讥讽人老而无用。《红楼梦》第三九回:「贾母道:『什么福,不过是个老废物罢了。』」
分類:无用
《漢語大詞典》:烂舌头
比喻好搬弄口舌、传闲话。也说“嚼舌头”
指多嘴多舌、好传闲话的人。也说“烂舌根”
《國語辭典》:滥竽充数(濫竽充數)  拼音:làn yú chōng shù
战国时,齐宣王喜听吹竽之声,且每次都要求三百人合吹。有位南郭处士,不会吹竽,但却混杂其中,享受很好的待遇。宣王死后,湣王继位,他喜欢听一个人独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数;或比喻以不好的东西冒充场面;有时也用于自谦之辞。《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若只靠著才气,摭些陈言,便不好滥竽充数了。」《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我这不过是侥倖,实在是自愧无才,滥竽充数就是了!」
《國語辭典》:滥竽(濫竽)  拼音:làn yú
1.指不会吹竽的吹竽人。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使夫怀鼠知惭,滥竽自耻。」
2.比喻以劣充优。如:「遴选职员,务求严谨,不使滥竽。」
《漢語大詞典》:空心老大
指装腔作势、无真实本领的人。例如:读者自有确当的批判,不再受空心老大的欺骗了。——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苏联作家七人集序》
《國語辭典》:空心萝卜(空心蘿蔔)  拼音:kōng xīn luó bo
比喻虚有其表,实无内涵的人。如:「看他表面上好像很有能耐的样子,其实只不过是个空心萝卜罢了。」
分類:无用
《漢語大詞典》:口啍
指心口不一的人。荀子·哀公:“ 鲁哀公 问於 孔子 曰:‘请问取人。’ 孔子 对曰:‘……无取口啍。’” 杨倞 注:“啍与谆同。口谆,谓口教诲,心无诚实者。”
分類:
《漢語大詞典》:克星
比喻对某种对象能起特殊制伏作用的人或物。 茅盾 《残冬》:“这又是村里人的克星。因为偶尔那坟上的松树少了一棵--有些客籍人常到各处坟园去偷树, 张财主 就要村里人赔偿。”《光明日报》1985.1.10:“T细胞是具有免疫效应的杀伤细胞,是癌细胞的‘克星’。”
《漢語大詞典》:狂贱(狂賤)
指狂妄卑贱的人。《天雨花》第十四回:“今使狂贱来劫去,雁行分散好伤心。”
《漢語大詞典》:跨牛父
指从事农耕的人。 元 冯子振 《鹦鹉曲·感事》曲:“黄金难买朱颜住,駟马客羡跨牛父。”
《漢語大詞典》:苦行头陀(苦行頭陀)
(1).释氏稽古略载: 宗一禅师 往 开元寺 受具, 雪峰 以其苦行,呼为头陀。后因称修苦行或行脚乞食的僧人为苦行头陀。
(2).喻指生活极为刻苦的人。 明 袁宏道 《与王百穀书》:“旁观者谬谓仙令,不知令自谓苦行头陀也。”参见“ 头陀 ”。
《國語辭典》:头陀(頭陀)  拼音:tóu tuó
1.佛教用语。梵语dhūta的音译。指修习十二种苦行的比丘。也译作「杜多」、「杜荼」。
2.习俗上又将行脚乞食的出家人称为「头陀」。此僧人通常还保留有部分的头发。
《漢語大詞典》:江湖派
(1). 南宋 书商 陈起 曾刊行《江湖集》《江湖前集》江湖后集《江湖续集》《中兴江湖集》等诗歌总集,收 刘克庄 、 戴复古 、 刘过 、 赵汝鐩 等一批诗人的作品。后遂称其中所收作家为“江湖派”。这些作家大都在政治上没有地位,浪迹江湖,各人作品的思想、风格以及艺术成就并不相同。
(2).指江湖上行骗谋利的人。 鲁迅 《南腔北调集·真假堂吉诃德》:“ 中国 的江湖派和流氓种子,却会愚弄 吉诃德 式的老实人,而自己又假装着 堂·吉诃德 的姿态。”
《漢語大詞典》:骄耻(驕耻)
指骄横无行的人。 汉 贾谊 新书·时变:“胡以孝弟循顺为?善书而为吏耳。故以行义礼节为?家富而出官耳。骄耻偏而为祭尊,黥劓者攘臂而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