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84,分159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孔琇之( 琇人 )
北齐废帝( 高殷 字 正道 道人 闵悼王 )
傅奕(别称 青山白云人 )
谯国夫人洗氏(别称 洗夫人 号 圣母 诚敬夫人 )
僧度(号 狂人 )
宣华夫人( 宁远公主 )
薛仁杲(号 万人敌 )
裴行俨(号 万人敌 )
吴绛仙(号 崆峒夫人 )
容华夫人( 蔡 )
宇文士及(字 仁人 新城县公、蜀王、郢国公 纵 )
长孙知人
苏味道(世称 苏李 )
沈佺期(字 云卿 世称 沈宋、沈詹事 行第 三 )
其它辞典(续上)
僧惠休(世称 汤惠休、休上人 汤 )孔琇之( 琇人 )
北齐废帝( 高殷 字 正道 道人 闵悼王 )
傅奕(别称 青山白云人 )
谯国夫人洗氏(别称 洗夫人 号 圣母 诚敬夫人 )
僧度(号 狂人 )
宣华夫人( 宁远公主 )
薛仁杲(号 万人敌 )
裴行俨(号 万人敌 )
吴绛仙(号 崆峒夫人 )
容华夫人( 蔡 )
宇文士及(字 仁人 新城县公、蜀王、郢国公 纵 )
长孙知人
苏味道(世称 苏李 )
沈佺期(字 云卿 世称 沈宋、沈詹事 行第 三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僧。俗姓汤,善诗文,得徐湛之赏识。宋孝武帝令还俗受职,位至扬州从事。其诗受民歌影响多写儿女之情,诗风清新流畅,颇具情致。颜延之薄其诗,以为“委巷中歌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4 【介绍】: 名一作琇人。南朝齐会稽山阴人。先为乌程令,有吏能。迁尚书左丞,又以职事知名。历官临海太守,在任清约。出监吴兴郡,寻拜太守。郁林王隆昌元年,迁晋熙王萧銶冠军长史、江夏内史,行郢州事。时萧鸾专政,杀诸王。欲令杀晋熙王。琇之辞,不许,遂不食死。全齐文·卷二十四
琇之,会稽山阴人,宋光禄大夫季恭孙。初为国子生,举孝廉,除卫军参军、员外郎、尚书三公郎,出为乌程令,还迁通直郎,补吴令,迁尚书左丞,转前军将军兼少府,迁骁骑将军,出为宁朔将军、明帝冠军征虏长史、江夏内史,还为正员常侍兼左民尚书、廷尉卿,出为临海太守,又为辅国将军,监吴兴郡,寻拜太守,隆昌初,迁宁朔将军、晋熙王冠军长史、江夏内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5—561 【介绍】: 即高殷。字正道,小名道人。北齐皇帝。渤海蓨人。高洋长子。母李皇后,汉族。幼受学于国子博士邢峙。高洋以其得汉家性质,不似己,欲废之另立太子。洋死,杨愔等辅之继位。愔等忌其叔高演、高湛等势强,密谋疏之。高演等矫诏杀情等,殷被废为济南王。次年被杀。在位一年。全北齐文·卷一
帝讳殷,字正道,小名道人,文宣长子,天保元年立为皇太子,十年十一月即位。明年正月,改元乾明。八月为常山王演所废,皇建二年九月被杀。大宁中追谥曰闵悼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5—639 【介绍】: 隋唐时相州邺人。隋文帝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唐高祖即位,拜太史令。奕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置参旗、井钺等十二军之号,亦奕所定。武德三年,进《漏刻新法》,行于时。七年,上疏请除释教,又上十二论,言益痛切。奕生平遇患,未尝请医服药,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未之信。注《老子》,并撰《音义》,又集魏、晋以来驳佛教者为《高识传》。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三
奕。相州邺人。隋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高祖践位。召拜太史丞。迁太史令。贞观十三年卒。年八十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01 【介绍】: 隋高凉人。其先世代为南越首领。贤明多智谋,善用兵。在家常以信义结于乡。梁武帝大同中嫁高凉太守冯宝为妻。高州刺史叛,击之,大捷。及宝卒,岭南乱,夫人怀集各族,数州晏然。陈武帝时,佐子抚定岭表。陈亡,岭南无所属,数郡士众乃共奉夫人,号圣母,以保境安民。后迎隋将韦洸安抚岭外,文帝乃拜其孙冯盎为高州刺史,拜洗氏为谯国夫人,开府置属官。夫人亲历十余州宣慰帝意,所至皆降。文帝仁寿初卒。谥诚敬夫人。全隋文·卷二十八
夫人,高凉人。梁大同初,适高凉大守冯宝。陈永定中,册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隋开皇中,册为宋康郡夫人,进谯国夫人、开府,置长史以下官属。仁寿初,卒。谥曰诚敬夫人。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九 神化科
每见之益州。状类狂騃。而言语举止。多预谶。识者稍相戒无狎侮。赵王在镇。有𮠁县人先与厚善。后因微隙。欲举兵反。或以状告。王弗信。且则其人将𮠁兵攻王于城西。王亦据城西楼。以兵三千骑自卫。未及战。其人方踞坐城西。大街床上。指挥其党。而度乃戴靴一只头上。从城西遗尿。而走弃靴盘陀塔下众怪之。虽其人亦莫测也。顾以纸笔问吉凶。度则操纸笔作周度字。其人喜曰。彼州既度而我受之。是犹择日得往亡曰我往彼亡。其吉可知矣。既而赵王麾其兵进。一战就擒而杀之死者千馀人。筑京观盘陀塔下。然后知其事之验。盖𮠁皮也。靴皮履也。履不可以加诸首。今而戴之。则是𮠁人无理。而反上也。若其遗尿而走且弃靴。则皆其秽污败北。死亡之相。至于周度(徒各反)字顺逆。以切音。求之则成斫头字。正指言其人。当如此也。可谓验而无小爽矣。久之有以其事闻于王者。遣召四至。终不可得乃已。续高僧传·卷第三十五 感通篇中
释僧度。不知何人。去来邑野略无定所。言语出没时有预知。号为狂人。周赵王在益州。有郫人与王厚。便欲反。时有告者。王未信之。至旦郫兵果至。王厚者为主。在城西大街。方床大坐。时僧度乃戴皮靴一只。从城西遗粪而走。至盘陀塔。弃靴而回。众怪之而莫测也。又复将反者。将纸笔请度定吉凶。便操笔作州度两字。反者喜曰。州度与我。斯为吉也。择曰往亡。我往彼亡。重必剋之。时赵王据西门楼。令精兵三千骑往。始交即退。随后杀之。至盘陀斩郫兵千馀。为京观。今塔东特高者是。于后方验度戴皮相。皮郫声同。遗粪而走。散于塔地。所言州度(徒各切)反即斫头。目前取验。定后。人闻于王。遣人四追。遂失所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吴兴长城人。南朝陈宣帝女。性聪慧,姿貌无双。隋文帝灭陈,入掖庭,为嫔,有宠。晋王杨广结纳之。皇太子废立事,颇有力。后拜宣华夫人。文帝卒,太子广(炀帝)即位,烝之。岁余卒,年二十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8 【介绍】: 隋末唐初河东汾阴人,移居兰州金城,薛举长子。多力善骑射,军中号为万人敌,然凶残好杀人。大业十三年,举称帝于兰州。次年举死,仁杲嗣位,诸将素与其有隙者,皆猜惧,兵势日衰。秦王李世民率军驻高墌,坚壁以折之。久之,仁杲粮乏,挑战不许,兼众叛亲离,遂降。李世民囚仁杲归京师斩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18 【介绍】: 隋河东人。裴仁基子。骁勇善战,号万人敌。随父归李密。密败,归王世充为左辅大将军。世充惮其威名,颇加防范。仁基父子不自安,谋归国。事泄,与父同为世充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人。玉工万群妻。炀帝幸江都,被役为殿脚女。后得炀帝宠幸,号崆峒夫人。帝尝赐以合欢果,绛仙撰诗进谢。帝赞其才调,以为女相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丹阳人。姓蔡。文帝灭陈后,选入宫为世妇。文献皇后崩,与宣华夫人同拜为贵人,参断宫掖之务,渐见宠遇。后为炀帝留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2 【介绍】: 唐长安人,字仁人。宇文述第三子。隋文帝开皇末,以父荫封新城县公。娶炀帝女,从幸江都。兄化及弑逆,以士及为帝婿,弗告。已弑帝,封士及为蜀王。后归唐,从讨王世充等,进爵郢国公。太宗时,拜中书令,检校凉州都督,改蒲州刺史,为政宽简。终殿中监。为人通变谨密,然奉养丰侈,谥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人。太宗贞观二十年,官尚药奉御。二十二年,官司农少卿。高宗显庆元年,为司农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8—705 【介绍】: 唐赵州栾城人。高宗乾封进士。武周圣历初以凤阁舍人、检校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处事圆滑,模棱两可,人称“苏模棱”。后因附张易之兄弟,中宗时贬为郿州刺史。少时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48—705 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人。9岁能文,20岁登进士第。累转咸阳尉。裴行俭征突厥,奏为掌书记。后历官集州刺史、天官侍郎。曾两度为相,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遇事依违两可,人称“苏模棱”。中宗神龙初(705),因谄附张易之兄弟,贬郿州(在今中亚)刺史,死于任所。味道工诗善文,少时与李峤并称“苏李”,后又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文章四友”。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苏味道诗作五律甚多,然成就不及沈、宋。今人徐定祥有《苏味道诗注》。《全唐诗》存诗1卷。唐诗汇评
苏味道(648—705),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幼与同郡李峤俱以文辞显,时称“苏李”。弱冠登进士第。延载中,以凤阁舍人检校侍郎、同平章事。贬集州刺史,召为天官侍郎。圣历初,复以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坐事贬坊州,迁益州长史。神龙初,坐党附张易之贬眉州刺史,卒。味道久居相位,谙练官场故习,圆滑保身,世号“模棱宰相”。有《苏味道集》十五卷,已佚。《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3? 【介绍】: 唐相州内黄人,字云卿。高宗上元二年进士。武则天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由协律郎累除给事中、考功员外郎。中宗神龙初,坐赃配流岭表。后召授起居郎,加修文馆直学士,常侍宴宫中。历中书舍人、太子詹事。工诗,尤长七言,始定七律体制。诗与宋之问齐名,时号“沈宋”。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6—715 字云卿,排行三,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人。官终太子少詹事,世称沈詹事。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任协律郎。武周时为通事舍人,曾与修《三教珠英》。大足元年(701)迁考功员外郎,次年,复迁给事中。四年坐贿入狱,旋获释。次年,中宗复辟,坐阿附张易之流驩州,越明年,遇赦北返。景龙中,以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终太子少詹事,约当玄宗开元初。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一。佺期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于律体定型,其功尤伟,时称“苏(味道)李(峤)居前,沈宋比肩”(《新唐书·宋之问传》),而佺期之与七律形成较之问作用更大,为王维前唐代七律创作成就最著者。其所作,虽多奉和应制,而每能心与境会,自铸秀句。五律如《游少林寺》、《铜雀台》,或清丽警秀,或吞吐含芳;七律如《兴庆池侍宴应制》、《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均揽景阔远,词气飞动。凡此均承上官仪而转变,初见开宕起伏之工。又七律《龙池篇》、《独不见》,一气盘旋,含秀俊于古雅,最能见出七律由骈俪化歌行蜕出之步武。南贬中所作,更承四杰之绪,题材扩大,洗削铅华,如五律《过七盘岭》、《岭表逢寒食》,七律《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等,均通篇沉挚,清丽中见凄惋抑郁,下启张说,得盛唐先声。此外七古《入少密溪》整丽虽不脱初唐体格,而尽去浮词肤言,由即目之秀景,婉转以见清远之意,为当时仅见,预示王维《桃源行》一路格调。张说称:“沈三兄诗,直须还他第一”(《隋唐嘉话》卷下),可见当时声望之高。原集10卷,久佚,明王廷相辑为《沈詹事诗集》7卷。明以来各本多作2卷。宋人又著录5卷本,有抄本传世。注本有今人陶敏《沈佺期集校注》。《全唐诗》编其诗为3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2首,断句4联。唐诗汇评
沈佺期(656?-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高宗上元二年(675)登进士第。武后荃历中累迁通事舍人,转考功员外郎,授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中宗景龙间,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佺期工诗,尤长于律体,与宋之问并称“沈宋”。有《沈佺期集》十卷,已佚。今存清抄本《洸云卿文集》五卷。又有《沈詹事诗集》七卷,乃明人所辑。《全唐诗》编诗三卷。词学图录
沈佺期(656-714) 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上元二年进士及第。由协律郎累迁考功员外郎。曾因受贿入狱,后复职,迁给事中。中宗即位,因谄附张易之,被流放。神龙三年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常侍宫中。后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史论以为律诗体制定型代表诗家。有文集10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沈佺期集》。曾作《回波乐》词。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五
佺期。相州内黄人。第进士。神龙中历官太子詹事。开元初卒。
作品评论
《唐诗品》
云卿诗,其命意周委,如雪舞岩林,随形宛转,无象不得,其𣁎词丽则,如春在瑶池,气色照映,自含华态,可谓意象纵横、同锋姿媚者也。其拙语如田家,而殊深俊朗;其形器如木石,而更被华要。仰承贞观,弥见周留:俯待开元,先咀意旨。旷代高之,无以为过。置之往哲之中,岂但叔源失步,明远变色者耶!《沈诗评》
沈诗五言宛丽,迥出一时。《艺苑卮言》
五言至沈、宋,始可称律。律为音律、法律,天下无严于是者,知虚实平仄不得任情而度,明矣。二君正是敌手,排律用韵稳妥,事不傍引,情无牵合,当为最胜。摩诘似之,而才小不逮。少陵强力宏蓄,开合排荡,然不无利钝。馀子纷纷,未易悉数也。诗镜总论
沈佺期吞吐含芳,安详合度,亭亭整整,喁喁叮叮,觉其句自能言,字自能语,品之所以为美。苏、李法有馀闲,材之不逮远矣。《诗源辨体》
初唐七言古,自王、卢、骆再进而为沈、宋二公,宋、沈调虽渐纯,语虽渐畅,而旧习未除。……然析而论之,沈气为促,宋实胜之。《诗源辨体》
七言古,沈如“水晶帘外金波下,云母窗前银汉回”、“燕姬彩帐芙蓉色,秦子金炉兰麝香”、“灯华灼灿九衢映、香气氤氲百和然”、“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让镜台”、“玳瑁筵中别作春,琅玕窗里翻成昼”等句,偶偭极工,语皆富丽,与王、卢、骆相类者也。《诗源辨体》
五言自王、杨、卢、骆,又进而为沈、宋二公,沈、宋才力既大,造诣始纯,故其体尽整栗,语多雄丽,而气象风格大备,为律诗正宗。或问:以入录观沈宋五言律,制作实工,而后人独推盛唐,何耶?曰:盛唐五言律入圣者,虽人止数篇,然化机流行,在在而是。沈宋制作虽工,而化机尚浅,此升堂、入室之分也。《唐律消夏录》
沈、宋工力悉敌,确是对手。其高妙不及射洪,遒密不及必简,然闲情别绪,句剪字裁,已极文人之致。若沈虽沉切处时有轩豁,宋虽显露处更觉粘滞,此则两人心地中事也。《载酒园诗话又编》
古称沈为靡丽,今观之,乃见朴厚耳。……然朴厚自是初唐风气,不足矜,当取其厚中带动,朴而特警者。如《芳树》、《和赵麟台元志春情》、《叹狱中无燕》、《和元万顷临池玩月》,最其振拔。《载酒园诗话又编》
长律至沈而工,较杜、宋实为严整。然唯“卢家少妇”篇首尾温丽,馀亦中联警耳。结语多平熟,易开人浅率一路,若从此入手,恐不高。围炉诗话
沈、宋诸公七律之高华典重,以应制故,然非诸诗皆然,而可立为初唐之体也?《唐诗英华》
七律肇自唐初,工于沈、宋,浸淫渐盛,率务高华。《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陈德公先生曰:沈、宋上接六代,下开盛唐,进绮丽而益工,运便妍而极秀。音韵吐含,温婉不迫;姿态流媚,生溢行间。王、岑由此准绳,钱、刘亦共嗣续。唐代正音,端在是尔。济南止拔华亮,不录尖新,所谓崇雅味于生致者欤?《石州诗话》
沈、宋律句匀整,格自不高。杼山目以“射雕手”,当指字句精巧胜人耳。《石州诗话》
沈、宋应制诸作,精丽不待言,而尤在运以流宕之气。此元自六朝风度变来,所以非后来试帖所能几及也。三唐诗品
其源亦出谢、沈,植骨清隐,舒芬华秀,在考功之亚,名并当时。律体特取风神,开盛唐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