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蒲鞭之政  拼音:pú biān zhī zhèng
不施重刑,只用蒲鞭责罚以示惩戒。比喻宽厚仁慈的政治。南朝梁。江淹〈始安王拜征虏将军南兖州刺史章〉:「臣职右南阳,谢蒲鞭之政。」
《国语辞典》:脸软心慈(脸软心慈)  拼音:liǎn ruǎn xīn cí
心软仁慈,不忍拒绝别人的请托。《红楼梦》第一六回:「不过是脸软心慈,搁不住人求两句罢了。」
《国语辞典》:手滑心慈  拼音:shǒu huá xīn cí
出手慷慨,心地仁慈。指乐于助人。清。袁枚〈与林远峰书〉:「在鱼门当日,并不在酒场歌席,妄费一钱,而手滑心慈,遂至累人累己。」
《国语辞典》:侠骨柔肠(侠骨柔肠)  拼音:xiá gǔ róu cháng
形容人兼有侠义之气和仁慈之心。如:「警探冒险救难,侠骨柔肠令人感佩。」
《国语辞典》:文景之治  拼音:wén jǐng zhī zhì
汉代文帝、景帝在位期间,仁慈恭俭,笃信黄老,以清静不扰民为政策,海内富庶,国力强盛,史称为「文景之治」。
《国语辞典》:宅心仁厚  拼音:zhái xīn rén hòu
心地仁慈厚道。也作「宅心忠厚」。
《国语辞典》:母性爱(母性爱)  拼音:mǔ xìng ài
母性仁慈的爱心。如:「像这种充满母性爱的场面,看了令人非常感动。」
分类:仁慈爱心
《國語辭典》:慈眉善目  拼音:cí méi shàn mù
形容慈祥、和善的容貌。如:「这位慈眉善目的长者,乐善好施,救济穷人无数,邻里间皆目为大善人。」
《國語辭典》:菩萨心肠(菩薩心腸)  拼音:pú sà xīn cháng
菩萨以慈悲为怀。「菩萨心肠」比喻慈悲之心。《西湖佳话。放生善迹》:「吾弟以恩报仇,实是菩萨心肠。」《黄绣球》第二○回:「简直这些人的心像个大煤炭团一样的黑,铁弹子一样的硬,比起山西人放印子债五分取利,一天一收,带利滚利的手段,那还算是有菩萨心肠呢!」
《國語辭典》:蛇心佛口  拼音:shé xīn fó kǒu
比喻人表面和善而内心狠毒。明。王玉峰《焚香记》第二十四出:「他欺人也索神不佑,王魁你恶狠狠蛇心佛口,我便到黄泉,也须把你这歹魂儿勾,定与我倒断了前番咒。」也作「佛口蛇心」。
《國語辭典》:宽仁大度(寬仁大度)  拼音:kuān rén dà dù
宽厚仁爱,度量很大。《周书。卷三五。薛善传》:「宇文丞相宽仁大度,有霸王之略。」《东周列国志》第一八回:「齐侯宽仁大度,不录人过,不念旧恶。」
《國語辭典》:假仁假义(假仁假義)  拼音:jiǎ rén jiǎ yì
虚伪的善心,故意装出来的好意。如:「你别瞧他对你殷勤有礼,其实全是假仁假义,另有图谋。」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七。唐昭宗》:「至仁大义者起,则假仁假义者不足以动天下,商、奄之所以速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