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更仆(更僕)
(1).更番相代。 唐 杜甫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诗:“更僕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仇朝鳌 注:“以番次更代使之也。” 宋 苏浻 《春日怀詹梁》诗:“岁寒相见愿始终,且莫嗔怪屡更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至日,除舍扫途,更僕眺望。”
(2).形容多,数不胜数。 宋 曾巩 《戏呈休文屯田》诗:“已闻清论至更僕,更读新诗欲焚砚。”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传家功可述,更僕事堪追。”
(3).谓计算。 明 宋濂 《復古堂记》:“古今人物,其优劣不伦,虽更僕未能尽也,欲师古者,宜取则於上。” 清 沈涛 交翠轩笔记卷一:“文中别体字甚多,难以更僕。” 高燮 《题变雅楼三十年诗徵》诗:“欲攻未攻又瑟缩,迷茫万象难更僕。”参见“ 更僕难数 ”。
分類:更番计算
《國語辭典》:更仆难数(更僕難數)  拼音:gēng pú nán shǔ
换了几个摈相,宾主要说的话还没说完。形容要说的话很多。语本《礼记。儒行》:「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后形容事物繁多,难以计算。如:「到今日才知总务工作更仆难数。」
分類:繁多
《漢語大詞典》:仆马(僕馬)
仆从与乘马。《后汉书·宋意传》:“婚姻之盛,过於本朝;僕马之众,充塞城郭。骄奢僭拟,宠禄隆过。”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贾人妻》:“文书有误,为主司驳放,资财荡尽,僕马丧失,穷悴颇甚。” 清 唐甄 潜书·无助:“夫僕马者,致远之资也。苟不惮劳,不耻后,虽无僕马之助,终亦必至焉。为学无朋,亦若是矣。”
分類:仆从乘马
《國語辭典》:仆姑(僕姑)  拼音:pú gū
泛指好的弓箭。《左传。庄公十一年》:「乘丘之役,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宋。乐雷发〈乌乌歌〉:「有金须碎作仆姑,有铁须铸作蒺藜。」也称为「仆射姑」。
《國語辭典》:仆从(僕從)  拼音:pú zòng
随行的仆人。《书经。囧命》:「其侍御仆从,罔匪正人。」《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臣等妆仆从,自后载门出市私行,可以恣观市廛风景。」《红楼梦》第一二回:「作速择了日期,贾琏与林黛玉辞别了众人,带了仆从,登舟往扬州去了。」
《國語辭典》:颠仆(顛仆)  拼音:diān pū
1.失去平衡而跌倒。《晋书。卷一○三。刘曜载记》:「迅雷震树,旁人莫不颠仆,曜神色自若。」
2.比喻遭遇挫折而一蹶不起。《汉书。卷八一。孔光传》:「臣光智谋浅短,犬马齿臷,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宋。苏轼〈答范蜀公〉:「颠仆罪戾,世所鄙远。」
《國語辭典》:僵仆  拼音:jiāng pū
1.倒下。宋。苏轼墨妙亭记〉:「其刻画尚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初刻拍案惊奇》卷九:「灯下一看,却是一个簇新衣服的女人死尸。可也奇怪!挺然卓立,更不僵仆。」
2.死亡。《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臣超犬马齿歼,常恐年衰,奄忽僵仆,孤魂弃捐。」
《漢語大詞典》:金仆(金僕)
见“ 金僕姑 ”。
《國語辭典》:金仆姑(金僕姑)  拼音:jīn pú gū
一种箭。《左传。庄公十一年》:「乘丘之役,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唐。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之一:「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漢語大詞典》:仆隶(僕隸)
奴仆。列子·仲尼:“固不可事国君,交亲友,御妻子,制僕隶。”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 王成 者, 固 之僕隶也。” 唐 姚合 《送孙山人》诗:“尘土衣裳重,腥羶僕隶饥。” 宋 苏辙 《历代论二·汉光武下》:“ 景 武 之后此风衰矣,大臣用舍仅如僕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火神:“已而红焰满室,僕隶杂遝,拥一緋衣人至,据案而坐。”
分類:仆隶奴仆
《漢語大詞典》:臣仆(臣僕)
古指奴仆。亦为罪人与执役者及臣下的通称。《诗·小雅·正月》:“民之无辜,并其臣僕。” 毛 传:“古者有罪不入於刑,则役之圜土,以为臣僕。”晏子春秋·问上一:“公任勇力之士,而轻臣僕之死,用兵无休,国罢民害。”后汉书·西南夷传·莋都:“﹝ 白狼 等国﹞举种奉贡,称为臣僕。” 清 昭梿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彼虽才能,终为我之臣僕,何敢以臣凌君,而忘其己为所立也。” 茅盾 《耶稣之死》五:“ 希律王 听到了 耶稣 的名声和他的行事,就对臣仆说:‘这是施洗的 约翰 从死里复活。’”
《國語辭典》:金仆姑(金僕姑)  拼音:jīn pú gū
一种箭。《左传。庄公十一年》:「乘丘之役,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唐。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之一:「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漢語大詞典》:仆御(僕御)
(1).驾车马者。列子·汤问:“ 来丹 遂适 卫 ,见 孔周 ,执僕御之礼,请先纳妻子,后言所欲。”史记·管晏列传:“今子长八尺,乃为人僕御。” 晋 石崇 《王明君词》:“僕御涕流离,辕马悲且鸣。” 唐 韦应物 《送令狐岫宰恩阳》诗:“离人起视日,僕御促前征。”
(2).泛指仆役。 清 钱谦益 《妻施氏加封恭人制》:“珩璜之训,以勗子孙;布素之风,以敕僕御。”
《漢語大詞典》:令仆(令僕)
指尚书令与仆射。亦泛指股肱重臣。晋书·殷浩传:“ 浩 有德有言,向使作令僕,足以仪刑百揆,朝廷用违其才耳。” 唐 卢照邻 《释疾文·粤若》:“俯仰谈笑,顾盻纵横,自谓明主以令僕相待,朝廷以黄散为经。”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 唐 时左右僕射二人,从二品,掌统理六官,为尚书令之贰,令缺则总省事,所谓令僕是也。”
《國語辭典》:婢仆(婢僕)  拼音:bì pú
旧时,家中供差遣使唤的女婢及童仆。唐。白居易〈续古诗〉一○首之七:「豪家多婢仆,门内颇骄奢。」《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岂其智之不如婢仆哉。」
《漢語大詞典》:仆妾(僕妾)
媵妾。亦泛指奴仆婢妾。礼记·杂记上:“主妾之丧,则自祔。至於练祥,皆使其子主之,其殯祭,不於正室。君不抚僕妾。” 郑玄 注:“略於贱也。”战国策·秦策一:“卖僕妾,售乎閭巷者,良僕妾也。” 宋 苏轼 《留侯论》:“卒然相遇於草野之间,而命以僕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 秦始皇 之所不能惊而 项籍 之所不能怒也。”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然尝徧览人臣之家,有缓急之举,主人忧之,至戚忧之,僕妾之不可去者忧之。”
《國語辭典》:老仆(老僕)  拼音:lǎo pú
1.年老的仆役。如:「老仆忠心耿耿地侍候著主人。」《孽海花》第一九回:「带著老仆金升及两个俊童,轻车简从,先将旱路进京。」
2.谦词。用于老年人自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老道今日为何光降茅舍?』老道道:『老仆特为令爱亲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