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朱韨
红色的系印带子。借指仕途。 明 汤显祖 《紫箫记·留镇》:“舞楼人去落花过,歌梁燕蹴香泥堕。朱袚蹉跎,朱袚蹉跎,倚红莲幕府,从军差乐。”
《漢語大詞典》:化衣尘(化衣塵)
指所蒙受的使衣着变色的尘土。多形容仕途奔波之苦。语出 晋 陆机 《为顾彦先赠妇》之一:“辞家远行游,悠悠三千里。 京洛 多风尘,素衣化为緇。” 唐 赵嘏 《寄归》诗:“三年踏尽化衣尘,只见 长安 不见春。” 元 曹之谦 《送王仲通》诗:“世事忽惊翻手雨,马蹄又踏化衣尘。” 清 唐孙华 《次韵答倪草亭》诗:“十年蹋遍化衣尘,故里重逢翠陌春。”
《漢語大詞典》:赋鵩人(賦鵩人)
指 汉 代 贾谊 。泛指仕途失意之人。 唐 胡曾 《咏史诗·长沙》:“故乡犹自嫌卑湿,何况当时赋鵩人。” 南唐 李中 《吉水作尉时酬阎侍御见寄》诗:“谬佐驱鸡任,常思赋鵩人。”参见“ 赋鵩 ”。
《漢語大詞典》:赋鵩(賦鵩)
汉 贾谊 《鵩鸟赋》序:“ 谊 为 长沙王 傅。三年,有鵩鸟飞入 谊 舍,止於坐隅。鵩似鴞,不祥鸟也。 谊 既以讁居 长沙 , 长沙 卑湿, 谊 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廼为赋以自广。”后遂用“赋鵩”指仕途失意。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量移》:“赐环梦断,赋鵩还羞。”《花月痕》第五回:“驥方展足,伤心赋鵩之词;凤不高翔,掣泪离鸞之曲。”
分類:仕途失意
《漢語大詞典》:捐免
清 代进入仕途手续繁复,如愿捐银,可以减免,谓之“捐免”。清史稿·选举志七:“试俸、歷俸、实授、保举、试用、离任引见、投供验看、迴避得捐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况且一捐陞了,到了引见时,那一笔捐免、保举的费是很可观的。”
《漢語大詞典》:进动(進動)
(1).谓进升仕途。后汉书·崔駰传:“故进动以道,则不辞执珪而秉柱国;復静以理,则甘糟糠而安藜藿。”
(2).向前发展。 李大钊 《桑西门的历史观》五:“历史的发展,是由孤立向联合进动,由战争向平和进动,由反抗向协合进动。”
《漢語大詞典》:进导(進導)
引导进入仕途。《续谈助》卷四引 南朝 梁 殷芸 《小说》:“自 汉 中叶以来,其状人取士,援引扶持,进导招致,则有 郭林宗 。”
《國語辭典》:躁热(躁熱)  拼音:zào rè
热得令人难受。《文明小史》第四八回:「无奈其时正是初秋天气,忽然躁热起来。」
《漢語大詞典》:鲁瓢(魯瓢)
论语·阳货:“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匏瓜剖则为瓢。后因以“鲁瓢”喻时光虚度,仕途延误。 唐 罗隐 《大梁见乔诩》诗:“悵望添 燕 琯,蹉跎厌 鲁 瓢。”
《漢語大詞典》:鹏衢(鵬衢)
鹏鸟飞行的路线。比喻仕途。 唐 黄元之 《润州江宁县瓦棺寺维摩诘画像碑》:“佇闻摶击鹏衢,栖迟凤沼。”
《漢語大詞典》:脱白挂绿(脱白掛緑)
脱去白衣,换上绿袍。谓初登仕途。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你可上京取应,倘得脱白掛緑,济世安民,这纔是忠孝两全。”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今幸已脱白掛緑,何不且到丈人家里,与他们欢庆一番。”
《國語辭典》:依流平进(依流平進)  拼音:yī liú píng jìn
在仕途上依照品级、资历循序升迁。《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吾家本素族,自可依流平进,不须苛求也。」
《国语辞典》:委身玉盘(委身玉盘)  拼音:wěi shēn yù pán
比喻投身仕途。汉。无名氏〈橘柚垂华实〉诗:「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
分类:投身仕途
《國語辭典》:扶摇直上(扶搖直上)  拼音:fú yáo zhí shàng
自下急遽的盘旋而上。语本《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后比喻仕途得志。《官场现形记》第一二回:「那时扶摇直上,便与弟辈分隔云泥,直令人又羡又妒。」《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吾兄到了安徽,一路飞黄腾达,扶摇直上,自然改装的便。」
《漢語大詞典》:贵科(貴科)
指进士科。 唐 宋 以来,看重由进士出身进入仕途的人。故称。 金 元好问 《故翰林学士承旨赵公墓志铭》:“国初因 辽 宋 之旧,以词赋、经义取士,预此选者,选曹以为贵科,荣路所在,人争走之。”
《国语辞典》:官运亨通(官运亨通)  拼音:guān yùn hēng tōng
仕途顺利,步步高升。多为祝福之用。《官场现形记》第三七回:「后来湍制台官运亨通,从云南臬司任上,就升了贵州藩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