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87,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瑶琼
不敢当
旁及
惠顾
尊意
台光
仰食
赞成
飞文
华篇
来示
徇人
公取
受制
让与
《漢語大詞典》:瑶琼(瑶瓊)
(1).泛指美玉。语本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汉 秦嘉 《留郡赠妇诗》之三:“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 唐 储光羲 《同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诗:“羣峯悬中流,石壁如瑶琼。” 清 唐孙华 《喜雨》诗:“两年逢旱潦,斗米如瑶琼。”
(2).指美石。 唐 刘禹锡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油幕似 崑丘 ,粲然叠瑶琼。” 元 马祖常 《登都北神山醉中题壁》诗:“过溪踏瑶琼,入山採苍翠。”
(3).喻指冰雪。 宋 苏辙 《腊月九日雪》诗之一:“病士拥衾催煖酒,闭门不听扫瑶琼。”
(4).对他人诗文、赠礼的美称。 晋 傅咸 《答潘尼诗》:“貽我妙文,繁春之文……授此瓦砾,厕彼瑶琼。” 唐 刘威 《欧阳示新诗因贻四韵》:“衝戛瑶琼得至音,数篇清越应南金。”
《國語辭典》:不敢当(不敢當)  拼音:bù gǎn dāng
1.承受不起、不敢接受。多用以表示谦让。《吕氏春秋。审应览。审应》:「大国命弊邑封郑之后,弊邑不敢当也。」《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虞博士笑道:『这徵辟之事,我也不敢当。』」
2.不妥当、不得体。《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姑娘听了心里说道:『这句话说的不敢当儿。』」
《國語辭典》:旁及  拼音:páng jí
连带涉及。如:「这件舞弊案不仅与老闆有关,还旁及许多人。」《宋史。卷一○三。礼志六》:「王者因之,上享宗庙,旁及五祀,展其孝心,尽物示恭也。」
《國語辭典》:惠顾(惠顧)  拼音:huì gù
1.惠,敬辞。关心照顾。《左传。成公十三年》:「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小娘子惠顾吾儿,老身喜不可已。但生平止此儿,用承祧绪,不敢令有鬼偶。」
2.敬称他人的光临。如:「铭谢惠顾」。《三国演义》第四七回:「操久闻先生大名,今得惠顾,乞不吝教诲。」《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各位老先生当今山斗,今日惠顾茅斋,想五百里内贤人聚矣。」
《漢語大詞典》:尊意
(1).君主的意愿。《旧唐书·音乐志四》:“追崇惧乖尊意,显号恐玷徽音。”
(2).称他人意见的敬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周三:“适 胡二弟 致尊意,事已尽悉。”如:这次聚会,我想请你参加,未知尊竟如何?
《國語辭典》:台光(臺光)  拼音:tái guāng
光临。为台驾光临的省语。如:「恭请台光」。
《國語辭典》:仰食  拼音:yǎng shí
依靠他人生活,不能自立。《三国志。卷一○。魏书。荀攸传》:「绣与刘表相恃为彊,然绣以游军仰食于表,表不能供也,势必离。」
《國語辭典》:赞成(贊成)  拼音:zàn chéng
1.对他人的主张或行为表示同意。《文明小史》第三一回:「顾举人本思觅馆,那有不愿意的?便尔一力赞成。」
2.襄助使成。《魏书。卷八八。良吏传。窦瑗传》:「窃惟圣主有作,明贤赞成,光国宁民,厥用为大。」
《國語辭典》:飞文(飛文)  拼音:fēi wén
1.以不实内容,诽谤、诋毁他人之匿名文书。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一。仁宗宝元元年》:「有势者其奸如山,结舌不问;无援者索疵吹毛,飞文历诋。」明。史鉴〈先考友桂府君行状〉:「邻郡无赖者数辈,日凌轹吾土,辄飞文以诬。」
2.写作文章。《新唐书。卷一九四。卓行列传。阳城》:「有狂惑小生,依托门下,飞文陈愚。论者以为阳公过于纳污,无人师道。」宋。王禹偁〈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诗:「举白朱颜凝,飞文彩笔抽。」
3.书信。宋。周必大 回周广州自强启:「某尚稽驰庆,先辱飞文。感愧交怀,指陈难喻。」元。王结〈捕蝗叹〉诗:「田间四望无边垠,老农蹙额心如焚。飞文令丞报郡守,扫除扑击连朝昏。」
4.光彩绚丽。汉。班固 东都赋:「焱焱炎炎,扬光飞文。吐爓生风,欱野喷山。日月为之夺明,丘陵为之摇震。」三国魏。曹植 七启:「挥流芳,耀飞文,历盘鼓,焕缤纷。」
《國語辭典》:飞文染翰(飛文染翰)  拼音:fēi wén rǎn hàn
挥笔疾书。南朝梁。萧统 文选序:「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旧五代史。卷六七。唐书。卢程传》:「承业叱之曰:『公称文士,即合飞文染翰,以济霸国,尝命草辞,自陈短拙,及留职务,又以为辞,公所能者何也。』」
《漢語大詞典》:华篇(華篇)
美好的篇章。对他人诗文的敬称。南齐书·文学传论:“ 桂林 、 湘水 , 平子 之华篇,飞馆玉池, 魏文 之丽篆,七言之作,非此谁先。” 南朝 陈 徐陵 《和简文帝赛汉高帝庙》:“何殊后庙里, 子建 作华篇。” 唐 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云飞綺札, 代郡 接於 苍梧 ;泉涌华篇, 岷 波连於 碣石 。”
《漢語大詞典》:来示(來示)
对他人来信的敬称。宋书·武帝纪中:“来示言‘处怀期物,自有由来。’”
《漢語大詞典》:徇人
依从他人;曲从他人。 宋 苏籀 《栾城先生遗言》:“若用心专模倣一人,捨己徇人,未必贵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钦定士阶条例》:“务悦世而不知敬天,徒徇人而不知事主,其何以为德?其何以为才?其何以为士?”
《漢語大詞典》:公取
谓公然劫夺他人财物。《唐律·贼盗四·公取窃取皆为盗》:“诸盗公取窃取,皆为盗。” 长孙无忌 疏议:“公取,谓行盗之人,公然而取。”
《國語辭典》:受制  拼音:shòu zhì
受人辖制。《后汉书。卷七五。吕布传》:「君拥十万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足以为人豪,而反受制,不以鄙乎!」宋。无名氏《梅妃传》:「奔窜而归,受制昏逆。」
分類:受制他人
《國語辭典》:让与(讓與)  拼音:ràng yǔ
1.让给他人。《孔子家语。卷四。六本》:「苍梧娆娶妻而美,让与其兄,让则让矣,然非礼之让矣。」
2.法律上指物或权利之所有者,将物或权利移转他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