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永久中立国(永久中立国)  拼音:yǒng jiǔ zhōng lì guó
凡其政治独立及领土完整为他国所尊重或保障,而本身承诺除自卫外,对任何国家间的战争都采取中立态度,永不对外作战的国家。如瑞士、奥地利。
《国语辞典》:无害通过权(无害通过权)  拼音:wú hài tōng guò quán
国际海洋法赋予各国船只通过其他国家领海的权利。指任何船只必须以不损害沿海国之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的方式,维持正常速度行驶,不得停止,且不得捞捕任何水产,同时渔具、渔网要妥为收存,并加以覆盖。
《国语辞典》:不抵抗主义(不抵抗主义)  拼音:bù dǐ kàng zhǔ yì
一个国家对于他国的侵略行为,主张不用武力抵抗,而以和平方式来解决。也称为「无抵抗主义」。
《国语辞典》:不干涉主义(不干涉主义)  拼音:bù gān shè zhǔ yì
一国对他国内政事务不加过问的态度。最初由美国总统门罗提出,后扩大为各国互不干涉内政的观念。
《国语辞典》:多国籍企业(多国籍企业)  拼音:duō guó jí qì yè
在某特定国家设立总公司,而在其他国家设附属公司或机构,进行直接投资、产销的企业。相对于单国籍企业而言。也称为「国际企业」、「跨国企业」。
《国语辞典》:国际托管制度(国际托管制度)  拼音:guó jì tuō guǎn zhì dù
因为特殊原因,将某个国家托付给其他国家来加以管理。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托管的目的在于增进托管领土居民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之进展;并以适合各领土及其人民的特殊情形,以及关系人民自由表达的愿望为原则,且按照各托管协定的条款,增进其渐趋向自治或独立的发展。
《国语辞典》:捕鱼权(捕鱼权)  拼音:bǔ yú quán
于他国经济海域内所持有的捕鱼权力。此权力需经当事国相互协商,签订协约,方能取得。
《国语辞典》:观光团(观光团)  拼音:guān guāng tuán
游览参观他国风景习俗、文物制度的团体。
《國語辭典》:宗主国(宗主國)  拼音:zōng zhǔ guó
对属国有宗主权的国家,通称为「宗主国」。
《國語辭典》:宗主权(宗主權)  拼音:zōng zhǔ quán
国家对于属国的内政外交,具有干预的权利,此权称为「宗主权」。
《国语辞典》:报复关税(报复关税)  拼音:bào fù guān shuì
国际贸易中,为报复他国对本国产品所课重税,亦对该国进口本国产品课以重税,称为「报复关税」。
《国语辞典》:草根大使  拼音:cǎo gēn dà shǐ
为促进民间友谊而派往他国从事农村访问及农业技术实习的人员。
《国语辞典》:宣战书(宣战书)  拼音:xuān zhàn shū
一国向他国表明作战理由及决心而提出的书面通知。
《國語辭典》:附属国(附屬國)  拼音:fù shǔ guó
名义上拥有一定主权,但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实际上仍受他国控制而附从于该国之下,因此,是主权不完整的国家。
《國語辭典》:割让(割讓)  拼音:gē ràng
划分一部分让给别人,多指土地而言。如:「甲午战败,满清政府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國語辭典》:对外贸易(對外貿易)  拼音:duì wài mào yì
本国与他国之间商品的交换或买卖,可分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简称为「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