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乘黄鹤
 
白云黄鹤
 
跨鹤仙
 
骑鹤仙人
 
鹤去台空
 
鹤飞仙去
 
黄鹄呼子安
 
黄鹤不复返
 
黄鹤有归日
 
黄鹤楼人
 
黄鹤旧山头


《南齐书》卷十五〈州郡志下·郢州〉~276~
夏口城据黄鹄矶,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鹄过此上也。边江峻险,楼橹高危,瞰临沔、汉,应接司部,宋孝武置州于此,以分荆楚之势。
《述异记》~84~
荀镶字叔玮,事母孝,好属文及道术,潜栖却粒。尝东游,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霄汉,俄顷已至,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裳,宾主欢对。已而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

例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 黄鹤楼

典故
乘舟捉月
 
埋骨采石
 
宫袍弄月
  
从李白
 
披锦泛江
 
李生骑鲸
 
李白骑鱼
 
李白鲸
 
绛袍弄月
 
跨长鲸
 
采石仙人
 
采石宫袍
  
锦袍公
 
锦袍弄月
 
锦袍归水
 
锦鲸仙去
 
鞭赤鱼
  
骑鲸仙人
 
骑鲸公子
  
骑鲸捉月
  
骑鲸诗客
  
鲸仙

相关人物
李白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文苑列传下·李白〉~5053~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馀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江湖,终日沉饮。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傍若无人。
《侯鲭录》卷六
李白坟,在太平州采石镇民家菜圃中,游人亦多留诗。然州之南有青山,乃有正坟。……世传太白过采石,酒狂捉月。窃意当时槁殡于此。
《二老堂杂志》卷五〈记太平州牛渚矶〉
世传太白因醉溺江,故有捉月台。而梅圣俞诗云:「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不应暴落饥蛟涎,便当骑鲸上青天。」盖信此而为之说也。
典故
仙人泣露盘
 
仙人泪
 
仙人辞汉
 
倾泪移盘
 
倾铅水
 
咸阳送客
 
唐诸李
  
天不老
 
天也瘦
 
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
 
泣金茎
 
泪如铅水
 
泪盘
 
泪老金铜
 
清泪如铅
 
清铅泣露
 
秋风旧客
 
老却天公
 
衰兰送客咸阳道
 
辞汉泪
 
辞汉盘
 
辞汉金仙
 
酸风射眸子
 
酸风射眼
 
金人泣露盘
 
金人秋泪
 
金人辞汉
 
金仙泣汉
 
金仙泪
 
金仙铅泪
 
金泣
 
金铜去国
 
金铜移盘
   
铜人辞汉
  
铜仙去汉
 
铜仙泣露盘
 
铜仙泪
 
铜仙清如水
 
铜仙铅泪
 
铜盘人去
 
露冷铜仙


《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一〈金铜仙人辞汉歌〉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一〈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典故
太真仙去


《洪氏杂记》
温阳朝元阁七圣殿,绕殿石榴,皆太真所植。
《國語辭典》:弄月  拼音:nòng yuè
赏月。唐。李白〈别山僧〉诗:「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唐。刘长卿〈自鄱阳还道中寄褚徵君〉诗:「爱君清川口,弄月时棹唱。」
分類:赏月
《國語辭典》:锦袍(錦袍)  拼音:jǐn páo
锦缎制的衣袍。唐。王昌龄 春宫曲:「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三国演义》第三回:「卓以金甲锦袍赐布,畅饮而散。」
分類:锦袍
《漢語大詞典》:锦袍仙(錦袍仙)
指 唐 李白 。语本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 白 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驁放不自脩,与 知章 、 李适之 、 汝阳王 璡 、 崔宗之 、 苏晋 、 张旭 、 焦遂 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 浮游四方,尝乘月……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宋 姚勉 《水调歌头·寿赵倅》词:“长庚入梦,间生 采石 锦袍仙。”亦省称“ 锦袍 ”。 宋 王奕 《贺新郎》词:“ 采石 书生勋业在,弔锦袍、公子魂何处。” 宋 王奕 《八声甘州》词:“安得锦袍西下,明月堕 江 滨。”
分類:李白锦袍
《漢語大詞典》:骑鲸(騎鯨)
(1).亦作“ 骑京鱼 ”。文选·扬雄〈羽猎赋〉:“乘巨鳞,骑京鱼。” 李善 注:“京鱼,大鱼也,字或为鲸。鲸亦大鱼也。”后因以比喻隐遁或游仙。 宋 晁补之 《少年游·次季良韵》词:“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六:“清兴无涯腾八表,骑鲸踏破赤城霞。” 明 张煌言 《沈彤庵阁学艤舟南日山》诗:“袖归当有支机石,岂遂骑鲸向碧空。” 清 姚鼐 《阜城作》诗:“侧闻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昼下鹿, 东海 远骑鲸。”
(2).亦作“ 骑鲸鱼 ”、“ 骑长鲸 ”。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 禹穴 见 李白 ” 清 仇兆鳌 注:“南寻句,一作‘若逢 李白 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 太白 醉骑鲸鱼,溺死 潯阳 ,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 李白 之典。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金 李端甫 《太白扇头》诗:“巖冰涧雪 謫仙 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明 李东阳 《李太白》诗:“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
《漢語大詞典》:骑鲸客(騎鯨客)
亦作“ 骑鲸李 ”。 指 李白 。 宋 苏轼 《和陶都主簿》:“愿因骑鲸 李 ,追此御风 列 。” 宋 陆游 《八十四吟》之二:“饮敌骑鲸客,行追缩地仙。” 元 张养浩 《寄省参议王继学诸友自和》之三:“诗情沧海骑鲸客,世故青楼掷鼠人。” 清 许廷鑅 《采石》诗:“江上无 太白 ,寥落几千年。予亦骑鲸客,来乘 牛渚 舡。”参见“ 骑鲸 ”。
分類:李白
《漢語大詞典》:骑鲸(騎鯨)
(1).亦作“ 骑京鱼 ”。文选·扬雄〈羽猎赋〉:“乘巨鳞,骑京鱼。” 李善 注:“京鱼,大鱼也,字或为鲸。鲸亦大鱼也。”后因以比喻隐遁或游仙。 宋 晁补之 《少年游·次季良韵》词:“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六:“清兴无涯腾八表,骑鲸踏破赤城霞。” 明 张煌言 《沈彤庵阁学艤舟南日山》诗:“袖归当有支机石,岂遂骑鲸向碧空。” 清 姚鼐 《阜城作》诗:“侧闻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昼下鹿, 东海 远骑鲸。”
(2).亦作“ 骑鲸鱼 ”、“ 骑长鲸 ”。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 禹穴 见 李白 ” 清 仇兆鳌 注:“南寻句,一作‘若逢 李白 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 太白 醉骑鲸鱼,溺死 潯阳 ,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 李白 之典。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金 李端甫 《太白扇头》诗:“巖冰涧雪 謫仙 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明 李东阳 《李太白》诗:“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
《漢語大詞典》:骑鲸李(騎鯨李)
见“ 骑鲸客 ”。
《漢語大詞典》:骑鲸客(騎鯨客)
亦作“ 骑鲸李 ”。 指 李白 。 宋 苏轼 《和陶都主簿》:“愿因骑鲸 李 ,追此御风 列 。” 宋 陆游 《八十四吟》之二:“饮敌骑鲸客,行追缩地仙。” 元 张养浩 《寄省参议王继学诸友自和》之三:“诗情沧海骑鲸客,世故青楼掷鼠人。” 清 许廷鑅 《采石》诗:“江上无 太白 ,寥落几千年。予亦骑鲸客,来乘 牛渚 舡。”参见“ 骑鲸 ”。
分類:李白
《漢語大詞典》:骑鲸鱼(騎鯨魚)
见“ 骑鲸 ”。
《漢語大詞典》:骑鲸(騎鯨)
(1).亦作“ 骑京鱼 ”。文选·扬雄〈羽猎赋〉:“乘巨鳞,骑京鱼。” 李善 注:“京鱼,大鱼也,字或为鲸。鲸亦大鱼也。”后因以比喻隐遁或游仙。 宋 晁补之 《少年游·次季良韵》词:“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六:“清兴无涯腾八表,骑鲸踏破赤城霞。” 明 张煌言 《沈彤庵阁学艤舟南日山》诗:“袖归当有支机石,岂遂骑鲸向碧空。” 清 姚鼐 《阜城作》诗:“侧闻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昼下鹿, 东海 远骑鲸。”
(2).亦作“ 骑鲸鱼 ”、“ 骑长鲸 ”。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 禹穴 见 李白 ” 清 仇兆鳌 注:“南寻句,一作‘若逢 李白 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 太白 醉骑鲸鱼,溺死 潯阳 ,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 李白 之典。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金 李端甫 《太白扇头》诗:“巖冰涧雪 謫仙 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明 李东阳 《李太白》诗:“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
《漢語大詞典》:土花
(1).苔藓。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宋 周邦彦 《风流子·春景》词:“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繚绕,前度莓墙。” 元 傅按察 《鸭头绿·钱塘怀古》词:“禁庭空、土花晕碧,輦路悄、呵喝声乾。”
(2).金属器皿表面长期受泥土剥蚀而留下的痕迹。 宋 梅尧臣 《古鉴》诗:“古鑑得荒塚,土花全未磨。背蔆尖尚在,鼻兽角微讹。” 元 杨载 《卧钟》诗:“ 汉 殿经焚后,呺然卧草中。雕几牙板废,锈涩土花蒙。”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土财主﹞买了一个鼎,据说是 周 鼎,真是土花斑驳,古香古色。”
《漢語大詞典》:铅水(鉛水)
比喻晶莹凝聚的眼泪。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空将 汉 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宋 周密 《水龙吟·白莲》词:“擎露盘深,忆君凉夜,暗倾铅水。” 元 金絅 《踏莎行》词:“不教 潘 鬢总成霜,也应有泪如铅水。”
《國語辭典》:铅泪(鉛淚)  拼音:qiān lèi
眼泪如融铅般的滴滴落下。元。张雨 白无咎黄蜀葵诗:「金铜仙人雨中立,铅泪恰如辞汉时。」
《漢語大詞典》:铜仙(銅仙)
“ 金铜仙人 ”的省称。三辅黄图·建章宫:“ 神明臺 在 建章宫 中,祀仙人处,上有铜仙舒掌捧铜承云表之露。” 宋 王沂孙 《齐天乐·蝉》词:“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清 吴伟业 《送少司空傅梦祯还嵩山》诗:“铜仙露冷春门草,玉女臺荒洞口沙。” 吴翌凤 注:“ 任昉 述异记:‘ 魏明帝 詔宫官西取 汉武帝 捧露盘仙人,欲置前殿,既拆盘,临行泣下。’” 清 遯庐 《童子军》第十一出:“不料铜仙欲泣,石马长哀。”参见“ 金铜仙人 ”。
《漢語大詞典》:金铜仙人(金銅仙人)
金铜铸造的仙人像。(1)指 汉武帝 时所作以手掌举盘承露的仙人。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序》:“ 魏明帝 青龙 元年八月,詔宫官牵车西取 汉孝武 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 唐 诸王孙 李长吉 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清 孙枝蔚 《陆放翁研歌为毕载积题》诗:“古来得失何事无,金铜仙人来 魏 都。”(2)指漏壶上指示时刻的仙人像。文选·陆倕〈新刻漏铭〉“铜史司刻,金徒抱箭” 唐 李善 注:“ 张衡 漏水转浑天仪制曰:盖上又铸金铜仙人,居左壶;为胥徒,居右壶。皆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别天时早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