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合算  拼音:hé suàn
1.点算,总合计算。《旧唐书。卷四九。食货志下》:「市牙各给印纸,人有买卖,随自署记,翌合算日之。」《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又且第一注买卖,合算起来,已赚了一半不止。」
2.较为有利、不吃亏。《老残游记》第一二回:「那可耍不得!冒了个会做诗的名,担了个挟妓饮酒革职的处分,有点不合算。」
《國語辭典》:无偿(無償)  拼音:wú cháng
系指一方当事人移转其物或权利,或服劳务,而未从他方取得对价利益之行为。如赠与、使用借贷、未约定报酬之委任行为等。
《漢語大詞典》:赊买(賒買)
(1).欠账购买。宋史·食货志上三:“ 熙寧 五年,詔以银绢各二十万赐 河东 经略安抚司,听人赊买,收本息封桩备边。”《元典章·户部二·分例》:“毋得循习旧弊,豫不準备,临时赊买,多费官钱。”
(2).谓不需付出代价而占有。 唐 韩偓 《睡起》诗:“终撑舴艋称渔叟,赊买湖心一崦山。”
《漢語大詞典》:便宜事
谓合乎时势要求的事宜或根据情况应采取的措施。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太常遣 错 受尚书 伏生 所。还,因上便宜事,以称説。”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三年:“有便宜事,密疏以闻。”
谓不花代价或花很少的代价而得到的好处。如: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天下哪有这样的便宜事!
《漢語大詞典》:赏直(賞直)
购物或雇工所应付出的代价。后汉书·度尚传:“ 豫章 艾县 人六百餘人,应募而不得赏直,怨恚,遂反,焚烧 长沙 郡县,寇 益阳 ,杀县令,众渐盛。”
《國語辭典》:白食  拼音:bái shí
吃东西不付钱。如:「你是存心来耍赖白食的吗?」
分類:代价食物
《漢語大詞典》:赎国(贖國)
谓付出代价,拯救国家。国语·晋语四:“尊明胜患,智也;杀身赎国,忠也。”
《漢語大詞典》:赎直(贖直)
赎回人口或物件所付出的代价。《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自今已后,不与县官战鬭而自以亲附送生口者,皆与赎直,縑人四十匹,小口半之。”
《國語辭典》:租金  拼音:zū jīn
房地、器物出租给他人时,约定按期所收取的价钱。如:「这房子的租金很贵。」也称为「租钱」。
《漢語大詞典》:赎买(贖買)
(1).用钱赎身或赎回抵押品。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一折:“你寻些箇口啣钱赎买您娘那一纸放良书。”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十一章:“谈叙到 梁生宝 被拉壮丁,他为了赎买儿子,到 黄堡镇 去卖儿子心爱的大黄牛。”
(2).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国家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逐渐收归国有。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四:“还有一条赎买办法,若干年内,付给资本家一笔利润,最后利息不付了,实现全民所有制。”
《国语辞典》:捡现成(捡现成)  拼音:jiǎn xiàn chéng
不付出代价却取得他人努力的成果。如:「他凡事都不自己动手,爱捡现成,因此同学大多不愿与他同组做报告。」
《国语辞典》:白给(白给)  拼音:bái gěi
1.不须对方付任何代价,而有所给予。如:「买东西送赠品不过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生意人那有白给东西,做亏本生意的道理。」《红楼梦》第六○回:「别听那些混帐人的调唆,没的惹人笑话自己呆,白给人做粗活。」
2.徒然给与,等于浪费。如:「这些工具他不会用,给了也是白给。」
《国语辞典》:重置价格(重置价格)  拼音:chóng zhì jià gé
对同样物品再买回时所需付出的代价。观念上与会计学上在存货估价时的重置成本相同。
《国语辞典》:白差使  拼音:bái chāi shǐ
没有收受代价的差使。《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那两个是公门中人,见说请他到家,料不是白差使,自然愿随鞭镫,跟著就行。」
《國語辭典》:租用  拼音:zū yòng
租借使用。如:「租用汽车」。《海上花列传》第四八回:「除带去娘姨相帮之外,添用帐房厨子大姐相帮四人;红木傢生暂行租用,合意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