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以不
见“ 以否 ”。
分類:以不
《漢語大詞典》:以否
亦作“ 以不 ”。 犹言与否。表疑问之词,其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不,同“ 否 ”。魏书·李顺传:“卿往积岁,洞鉴废兴,若朕此年行师,当克以不?”北史·元祯传:“ 禎 告诸 蛮 曰:‘尔乡里作贼如此,合死以不?’” 唐 韩愈 《送杨少尹序》:“不知 杨侯 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 朱熹 考异:“以、与通用。”旧唐书·虢王凤传:“ 融 私使问其所亲成均助教 高子贡 曰:‘可入朝以否?’ 子贡 报曰:‘来必取死。’”
《漢語大詞典》:以不济可(以不濟可)
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 杜预 注:“否,不可也。献君之否,以成君可。”后以“以不济可”指用否定错误意见的办法,帮助国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 否 ”。济,成。汉书·叙传下:“ 营平 ( 赵充国 ,封 营平侯 )皤皤,立功立论,以不济可,上諭其信。” 颜师古 注:“《春秋左氏传》 晏子 对 齐景公 曰:‘君所谓可,而有不焉;臣献其不,以成其可。’此叙言 宣帝 令击 西羌 , 充国 不从,固上屯田之策也。”
《分类字锦》:以不竞胜(以不竞胜)
南史刘吁传自少至长无喜愠之色每于可竞之地辄以不竞胜之
分类:器量
《分类字锦》:恃以不匮(恃以不匮)
风俗通市恃也言交易而退恃以不匮也
分类:市廛
《國語辭典》:可否  拼音:kě fǒu
可不可以,能不能。秦。李斯 上书秦始皇:「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三国魏。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漢語大詞典》:有序
具有按规律接连起来的元素;特指具有每对不同元素以不对称的传递关系相连系着的性质
有指定的首元素
溶剂和溶质的原子有规则地排列为特征
《國語辭典》:和羹  拼音:hé gēng
1.五味调和的羹汤。《书经。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蒸鸡殊减膳,屑曲异和羹。」
2.比喻良相贤臣辅佐国君处理朝政。《三国志。卷四二。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郤正》:「彼平仲之和羹,亦进可而替否。」亦借指宰相之位。唐。张说〈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诗:「位窃和羹重,恩叨醉酒深。」
《國語辭典》:玩世  拼音:wàn shì
轻视一切世事。亦指藐视礼法,纵逸不羁。《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赞曰:「依隐玩世,诡时不逢。」
《國語辭典》:玩世不恭  拼音:wàn shì bù gōng
不庄重、不严谨的生活态度。《聊斋志异。卷七。颠道人》:「予乡殷生文屏,毕司农之妹夫也,为人玩世不恭。」《孽海花》第七回:「与其被人出手,见快仇家,何如老老实实,自行检举,倒还落个玩世不恭,不失名士的体统。」也作「玩世不羁」。
《國語辭典》:奇事  拼音:qí shì
不可思议或罕见的怪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武书看了,大笑道:『杜先生,你看南京城里偏有许多奇事。』」《红楼梦》第六七回:「那柳二爷竟别提起,真是天下头一件奇事。」
《漢語大詞典》:腰金
古代朝官的腰带,按品级镶以不同的金饰,品级高者亦以纯金制成。后因以泛指身居显要。金,亦指金印或金鱼袋。 唐 岑文本 《三元颂》:“腰金鸣玉,执贄奉璋。” 宋 苏轼 《柳子玉亦见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不羡腰金照地光,蹔时假面弄《西凉》。” 元 于石 《咏毛惜惜》:“古今无限腰金者,歌舞筵中过一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此后 闻人生 在宦途有蹉跌,不甚像意,年至五十,方得腰金而归。”参见“ 腰金衣紫 ”、“ 腰金拖紫 ”。
《漢語大詞典》:执玉(執玉)
(1).手捧玉器。礼记·祭义:“孝子如执玉,如奉盈,洞洞属属然如弗胜,如将失之。” 孔颖达 疏:“言孝子对神,容貌敬慎,如执玉之大寳,如奉盈满之物。”
(2).谓持玉祭神。 宋 苏辙 《免南郊加恩表》:“及夫昼漏尽而天宇肃清,月几望而云物晏灿。执玉而进,如将弗胜;受福以归,谦不自有。”
(3).执玉圭。古以不同形制之玉圭区别爵位,因以指称仕宦。《孔子家语·三恕》:“国无道,隐之可也;国有道,则衮冕而执玉。” 清 姚鼐 《南唐》诗:“帝都执玉才嫌后,天堑浮桥已架空。”
《國語辭典》:诽谤(誹謗)  拼音:fěi bàng
散布不实言论而损坏他人名誉。《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红楼梦》第九回:「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专能造言诽谤主人。」
《國語辭典》:诽谤之木(誹謗之木)  拼音:fěi bàng zhī mù
相传尧时立木牌于桥边,供人书写谏言。后世因于宫外立木,任人书写政治得失,称为「诽谤之木」。《淮南子。主术》:「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
《國語辭典》:侥幸(僥幸)  拼音:jiǎo xìng
希望获得意外的成功或免去灾祸的心理。如:「这次比赛中,他很侥幸获得第一名。」也作「徼幸」。
《国语辞典》:变古(变古)  拼音:biàn gǔ
变化原有的事物,以不同的面貌复现。《通俗编。识馀》:「《国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今变之曰:斩草不除根,萌芽依旧发。」
《國語辭典》:轻度(輕度)  拼音:qīng dù
较轻微的状况。如:「轻度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