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雇妻鬻子  拼音:gù qī yù zǐ
荒年生活困苦,以致需妻子为人雇工或贩卖儿女,才能度日。《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虽撤屋伐木、雇妻鬻子,仅可供给催租吏卒酒食之费。」
《国语辞典》:捧心效西子  拼音:pěng xīn xiào xī zǐ
比喻胡乱模仿他人,以致弄巧反成拙。参见「东施效颦」条。
《国语辞典》:心脏节律器(心脏节律器)  拼音:xīn zàng jié lǜ qì
一种当心脏因心律不整等问题以致无法正常跳动时,所使用的携带型治疗器材。此种器材可透过模拟正常心律的脉术放电刺激心脏,强迫其跳动。
《国语辞典》: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拼音:sān rì bù dú shū,miàn mù kě zēng
形容人不努力充实学问,以致孤陋寡闻,令人厌恶。如:「『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在工作之馀,也应多读好书充实自己。」
《国语辞典》:血脉贲张(血脉贲张)  拼音:xiě mài bēn zhāng
形容情绪极度激动以致血管扩张,全身发热的现象。如:「示威群众个个血脉贲张,喊得声嘶力竭。」
《国语辞典》:痛哭失声(痛哭失声)  拼音:tòng kū shī shēng
伤心大哭,以致气结无法出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夫妻相见了,痛哭失声。」
《国语辞典》:五色乱目(五色乱目)  拼音:wǔ sè luàn mù
色彩纷乱,使人眩惑难辨,以致失去正确的色觉。《庄子。天地》:「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
《国语辞典》:阳明哲学(阳明哲学)  拼音:yáng míng zhé xué
明王守仁所主张的学说。以致良知为主,提倡知行合一之说。
《国语辞典》:有国难投(有国难投)  拼音:yǒu guó nán tóu
因某种原因以致有国或有家归不得,走投无路。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我则道坐著的是那个俊儒流,我这里猛窥视细凝眸,原来是三年不肯往杭州,闪的我落后,有国难投。」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我这里叫尽屈有谁来分剖,送的我眼睁睁有国难投。」
《国语辞典》:馀姚之学(馀姚之学)  拼音:yú yáo zhī xué
明代王守仁主张的学说。以致良知为主,提倡知行合一。因王守仁为浙江省馀姚县人,故称为「馀姚之学」。
《国语辞典》:有家难奔(有家难奔)  拼音:yǒu jiā nán bēn
因某种原因,以致有家归不得。元。施惠《幽闺记》第二六出:「眼见得家中受危困,望吾乡,有家难奔。」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四折:「你可为甚么切齿嚼牙恨,这是你自做的来有家难奔。」
《国语辞典》:因循坐误(因循坐误)  拼音:yīn xún zuò wù
依循旧规,以致耽误了事情。《孽海花》第二四回:「威毅伯还在梦里,要等英、俄公使调停的消息哩!照这样因循坐误,无怪有名的御史韩以高约会了全台,在宣武门外松筠庵开会,提议参劾哩!」
《国语辞典》:饮食不进(饮食不进)  拼音:yǐn shí bù jìn
因生病或情绪不佳以致食欲不振,难以下咽。如:「他连日来饮食不进,真叫人担心他的病情会恶化。」
《国语辞典》:吃伤了(吃伤了)  拼音:chī shāng le
本为吃太多以致伤了肠胃。引申为糊涂。《金瓶梅》第八六回:「你这小孩儿家,空口来说空话,倒还敢奚落老娘,老娘不道的吃伤了哩!」
《国语辞典》:膛炸  拼音:táng zhà
枪管中为物堵塞,以致子弹无法射出,瓦斯积存过多,压力太大,造成子弹提前在膛内爆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