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14,分261页显示  上一页  211  212  213  214  215  217  218  219  220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傅山(鼎臣 青竹、仁仲、青主 公之佗、公他、公它、公之它、朱衣道人、石道人、侨黄、侨松 别称 啬庐 )
周仲琏(彝仲 )
周堪赓(仲声 五峰 )
沈光裕(仲连 )
郭之奇(仲常 菽子、正夫、玉溪、玉溪子 忠节 )
阎禧(仲皋 阶平 )
朱华圉(仲叔 五湖长 )
饶元珙(仲璨 )
徐芳(仲光 行第 一 )
李仲熊(沧峤 )
沈玄锡(仲章 )
赵复阳(仲初 松谷 文简 )
郝晋(康仲 昆岳、孟山隐 )
张允捷(仲白 )
李全昌(昌仲 振涵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7—1684 【介绍】: 明末清初山西阳曲人,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青主,一字仁仲,别署公之佗,一作公他,又称啬庐、朱衣道人、石道人、随厉、六持、丹崖翁、丹崖子、浊堂老人、青年庵主、不夜庵老人、傅乔山、侨山、侨黄山、侨黄老人、侨黄之人、傅道人、傅子、老檗禅、真山、侨黄真山、五峰道人、龙池道人、龙池闻道下士、观花翁、大笑下士。明末诸生。明亡为道士,隐居土室养母。康熙中举鸿博,屡辞不得免,至京,称老病,不试而归。顾炎武极服其志节。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有《霜红龛集》等。
词学图录
傅山(1607-1684) 字青竹,后改青主,号公它、公之它、朱衣道人、石道人、啬庐、侨黄、侨松等。山西阳曲人。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书画家,清初通儒无出其右者。书法为"清初第一写家",画被列入逸品。崇祯十七年于寿阳五峰山中加入道教,改着黄冠朱衣。顺治十一年,南明委宋谦来汾州与其密谋举义,后事暴露被捕,抗词不屈,绝食九日,几死,门人以计救之,得免出狱。康熙十七年征举博学鸿词,被迫舁至北京,以死拒不应试,特授中书舍人,仍托老病辞归。后与顾炎武、阎若璩、李因笃、朱彝尊、戴本孝等数十人在太原松庄、祁县丹枫阁聚会,切磋学问,砥砺志行。有《霜红龛集》、《荀子评注》、《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二
傅山,字青主,又字啬庐,阳曲人。明诸生。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不试,授内阁中书。有《霜红龛集》。
清诗别裁集
字青主,山西阳曲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辞,未应试授职,不就归。○征君归后,变姓名为公之佗,诗卷零落,只存一篇,以志梗概。
周仲琏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周仲琏,号彝仲,浙江湖州府长兴县人。明末政治人物。复社成员。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浙江乡试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科进士,兵部观政,同年十二月授南直隶太仓州知州,崇祯十年因考察降职。崇祯十二年(1639年)补任府知事。后受工部主事吴昌时授意,贿赂前大学士冯铨,交结首辅周延儒,被召用为礼部祠祭司郎中。十六年周延儒、吴昌时被杀,周仲琏免职为民。十七年京师陷落,削发为丐僧而遁。进士程源曾相遇于途中,相向恸哭。
周堪赓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湖南宁乡人,字仲声,号五峰。明天启五年进士,历任知县、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兼副都御史。崇祯十六年,升南京户部尚书。曾密致史可法,请奏诛马士英、阮大铖。后知事不可为,变姓名避地闽粤。归后结庐董家村,焚香礼佛,罕与人接。卒年六十三。有《黄河纪》、《五峰文集》。
维基
周堪赓,字仲声,号五峰。湖广宁乡县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延安府同知周耀冕之子。十九岁为诸生,天启五年(1625年),登进士。崇祯年间,授福建福清县知县。历官陕西道监察御史、光禄寺卿、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副都御史、南京户部尚书,以工部侍郎督修汴河。崇祯帝自杀后,周堪赓隐为山僧,在岭表瓯海游历,曾参加抗清活动。永历元年(1647年),永历帝派遣中书、副将“谕楚五臣,仍著地方官敦促赴召。”因病不赴,实以尚书归故里。楚五臣还有原礼部尚书湖广夷陵州(今湖北宜昌)人文安之、原江西巡抚湖广益阳人郭都贤等。有《治河奏疏》二卷。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仲连,大兴人。崇祯庚辰进士,除赣州推官迁户部主事
维基
沈光裕(1607年—1684年),字仲连,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崇祯庚辰进士,任赣州府推官。入清不仕。沈光裕是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成进士,获授赣州推官,审案明快敏捷;升迁时遭逢北京、南京相继失陷,因此周游南北,最后隐居在海盐,七十八岁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全粤诗·卷六一五
郭之奇(一六〇八 — 一六六二),字仲常,号菽子,一号正夫,别号玉溪子。揭阳人。明思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六年,改礼部主事。历官员外郎、郎中、福建提学参议、提学副使,官至詹事府詹事。甲申闻变,归从桂王,授文渊阁大学士,吏、兵二部尚书,转战闽粤滇黔间,往来数万里,闻孙可望杀严起恒,乃聚集乡勇,守乐民所,为陈奇策等声援。后为交趾韦永福诱执,献于清廷,解至广西省城,不屈而死,时为清康熙元年八月十九日,年五十五。清乾隆中赐谥忠节。著有《宛在堂文集》、《宛在堂诗》、《古诗唐诗大观评语》、《九九篇》等。清康熙二十三年刊《潮州府志》卷九、清周硕勋纂修乾隆二十七年刊《潮州府志》卷二八、清阮元道光刊《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维基百科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生平

明崇祯元年(1628年)中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崇祯六年(1633年)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提督四译馆,翌年转员外郎。崇祯九年(1636年)典试河南后,转郎中,崇祯十四年(1641年)迁福建提督学政、布政使司左参议,后摄按察司事。崇祯十七年(1644年)崇祯帝自缢于北京煤山,他跟随南明王朝弘光、隆武和永历皇帝转战南北。顺治九年(即南明永历六年,1652年)郭之奇策动全潮反正,潮州总兵郝尚久响应反清复明。翌年清政府派靖南王耿精忠率军围攻潮州城,城破后,清军“纵兵屠掠,遗骸十余万”。
维基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属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被交趾韦永福所俘,押送予清廷,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明崇祯元年(1628年)中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崇祯六年(1633年)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提督四译馆,翌年转员外郎。崇祯九年(1636年)典试河南后,转郎中,崇祯十四年(1641年)迁福建提督学政、布政使司左参议,后摄按察司事。崇祯十七年(1644年)崇祯帝自缢于北京煤山,他跟随南明王朝弘光、隆武和永历皇帝转战南北。顺治九年(即南明永历六年,1652年)郭之奇策动全潮反正,潮州总兵郝尚久响应反清复明。翌年清政府派靖南王耿精忠率军围攻潮州城,城破后,清军“纵兵屠掠,遗骸十余万”。
阎禧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阎禧(?—17世纪),字仲皋,号阶平,北直隶大名府滑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阎禧是醴泉知县阎年孙子、陇州训导阎敏政之子,天启七年(1627年)中式丁卯科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中进士。次年(1635年)获授阳谷知县,在县内有德政,补任沂水知县时正值荒年,他设法赈灾救活不少人民;流寇史车明率领部下入侵,他带领乡勇成功抵御。之后升任刑部郎中,未就任李自成已攻陷北京,拒绝对方授职而被拘禁在雨当山中;释放后投诚清朝,在顺治二年(1645年)获授兵部车驾司郎中,两年后(1647年)为了弟弟阎祺决定告归,行李只有几册图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宗室,字仲叔。太祖第六子楚昭王朱桢七世孙。敦敏好学。崇祯末隐居桃溪,易名陶范公,别号五湖长。著有《梅湖集》、《桃溪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下)
华圉字仲叔,楚国王孙。有《梅湖》、《桃溪》二集。 (廖元度《楚风补》:仲叔敦敏好学。崇祯癸未三月,梦游异境,见石壁有诗,告亲友曰:「时危矣,去之可也。」遂隐桃溪,易名陶范公,别号五湖长。)
饶元珙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饶元珙(?—1648年),字仲璨,江西南昌府进贤县人,赐特用进士出身。崇祯六年(1633年)考中举人,授工部主事,十五年赐进士,历官工部员外郎、工部营缮司郎中,管缮营房饬守备,居官勤慎罔懈,又管临清砖厂,革除相沿陋规,后致仕归乡。永历二年七月于鹤仙峰躲避兵乱被执,其子饶宇楠从藏匿所急出请以身代父,后父子同死。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仲光,南城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泽州有松明阁诗选
维基
徐芳(?—17世纪),字仲光,建昌府南城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徐芳是以孝友闻名的徐德耀之子,在崇祯十二年(1638年)成举人,次年(1639年)中进士,获授泽州知州,政绩治行第一,改任验封主事。隆武帝继位,调任他为文选主事,下诏说:「朕真心为救民杀虏,从前的错误都是因为所托非人。你在铨曹负责职典,为国选择贤能,何止胜过数万士兵。」他首先推荐揭重熙、傅鼎铨,适逢有人弹劾揭重熙在守州的事,他就向曾樱辩白,荐任其为江西巡抚得许可。其后汪观请求起用刘中藻、李蘧、宗室朱议漎共同担任浙江巡抚,曾樱反对,汪观指责其误国;徐芳说明曾樱是秉国的重臣,要地应该参与讨论,浙西地方用兵多设一官反而累赘,三人并任不适合,不获理会。林兰友巡按江西回归,参奏曾樱、杨廷麟、万元吉,他斥责对方奸邪陷害正人,降任其为光禄录事。小人怨恨他,指他和汤来贺是西党人,很快改任编修,留守延平府;福京失守,他和李长世、杨天宰、石镜、柯荔标、陆彦龙、袁继衮一同入山出家。

人物简介

维基
李仲熊,号沧峤,直隶永年县人。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礼部观政,八年授中书舍人,十二年任陕西乡试副主考官。明亡仕清,官御史,巡按广西。后任兵部武选司员外郎,顺治五年为山东乡试考试官,六年二月,升湖广按察使司佥事、管分守上湖广道参议事,七年七月坐规避不赴任,被削职为民。

人物简介

维基
沈玄锡,字仲章,浙江桐乡县人。同进士出身。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浙江乡试举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登进士,授行人司行人。隆武帝时,任兵科给事中,出为广东参议。后归降清朝。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仲初,号松谷,谥文简。
郝晋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郝晋,字康仲,号昆岳,山东栖霞县艾山郝家楼人。明末清初御史。少年读书于艾山庵,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四川巴县知县,历任四川道、山西道监察御史,官至刑部左侍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北京,郝晋回故里,自号孟山隐。顺治二年(1645年),任保定巡抚,后升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副都御史。
张允捷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允捷(16世纪—17世纪),号仲白,山东登州府莱阳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张允捷是济南府训导张必达之孙,张弘度之子,叔父张弘德和弟弟张允抡都是进士。张允捷在崇祯九年(1636年)中举人,次年(1637年)联捷进士;观政期间同年登科者都盛装穿著,他却宁愿穿冠服,也不向弟弟借钱买新衣。之后授榆次知县,为政崇尚宽和,处理案件会再三鞫审才决断;崇祯十二年(1639年)任顺天府永清县知县,升刑部主事。隆武年间,再升郎中,时局动荡,忧愤而死。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昌仲,号振涵,祯之三子,赤岸人。卒于明崇祯庚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