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14,分261页显示  上一页  244  245  246  247  248  250  251  252  253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苏仲山(又甫 海村、砚西 )
刘家谋(仲为、芑川 )
王廷干(子祯 仲甫 )
袁梓贵(仲芳、琴知 )
董炳章(星台 仲奎 )
连仲愚(连川 )
刘秉璋(仲良 文庄 )
启文(仲明 星东 )
孙颐臣(仲嘉 )
富呢雅杭阿(仲渊 容斋、芥舟 )
陆增祥(魁仲 星农 )
帅远燡(仲谦、逸斋 文毅 )
张希仲
禹建钧(仲甫 )
载铿(仲琴 瑟庵 )

人物简介

维基
苏仲山,字又甫,号海村,又号砚西,山东省日照县(今日照市)人。清朝政治人物,翰林。苏仲山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中己亥科顺天乡试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式丁未科会试,殿试后位列张之万榜二甲第十名,赐进士出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曾典试陕西。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刘家谋(1814~1853)字仲为,一字芑川,福建侯官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中举,之后科场不顺,道光二十六年(1846)以大挑初任宁德训导,道光二十九年(1849)调台湾府学任训导,在任凡四年。咸丰三年(1853)海寇黄位扰乱沿海,台湾土匪与之相呼应,家谋力疾守陴,致使肺疾加遽,遂以四十岁之英年病卒。刘家谋著有《外丁卯桥居士初稿》、《东洋小草》、《斫剑词》、《开天宫词》、《操风琐录》、《鹤场漫志》、《海音诗》、《观海集》,后二者皆写于台湾,内容多为关注台湾风土民情之作。刘家谋每到一地辄留心文献与地方掌故,在宁德著有《鹤场漫志》,在台湾则有《海音诗》、《观海集》。《海音诗》为有计划的创作,特色是百首七绝,不另题名,每首均于诗末加注,以诗證事,引注證诗,对于台湾政治、社会与文化有深刻的观察与描写,历来为有识者所重视。廖汉臣以为:「《海音诗》所以为学界所珍视,不在其诗,而在于引注。」如吴凤事迹,《海音诗》是目前所见最早纪录此事的文献,内容与后来的记载不同,是研究吴凤故事演变的重要依据,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海音诗》完成于咸丰二年(1852),咸丰五年(1855)由一经堂刊刻,目前仅知吴守礼家藏有此本。现在流传的版本可分为两个系统,一是连横编校的抄本,依所咏事类重编,与原刊顺序有所出入(以下称「抄本」);一是吴守礼依原刻本校注的《海音诗全卷》(以下称「全卷本」)。《海音诗》在台湾出版时刘家谋已逝,家属并不知有此书,因此编纂《刘芑川先生全集》时,并未将它列入。反之,《观海集》在刘家谋逝后五年(即咸丰八。1858),手抄本方由门生朱鸿自台湾寄达,家人据之刊刻(以下称「咸丰本」);台湾则仅见于著录,迟至1997年才由台湾省文献会排印出版(以下称「文献会本」)〖参考翁胜峰〈刘家谋的《观海集》〉,《台湾文献》第四十七卷第四期,1996年。〗。兹先呈现《海音诗》,而后呈现《观海集》。前者版本甚多,最普遍的是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的版本,乃根据连横「抄本」与吴守礼校订的「全卷本」互校而来(以下称「台银本」)。此外,中华书局所辑《台湾先贤集》第三册也收有《海音诗》,乃据「全卷本」与「台银本」互取所长加以重排(以下称「中华本」)。以下所录《海音诗》乃以吴守礼「全卷本」为底本,辅以连横「抄本」,并参考「台银本」、「中华本」、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至于《观海集》则以「咸丰本」为底本,参考「文献会本」。〈黄宪作撰〉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廷干(?—1853年),字子祯,号仲甫,山东安丘人,清朝官员。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庚子科进士。曾补清流知县。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时,时任彰化县知县的王廷干曾参与战局,并于数场小型战役中获得胜利。后任嘉义县知县。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接替邓元资担任台湾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咸丰三年(1853年)王廷干回任凤山县知县一职,后因林恭动乱殉职。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四五
袁梓贵,字仲芳,一字琴知,高要人。道光甲辰举人。有《小潜楼诗集》。

人物简介

维基
董炳章,字星台,号仲奎,贵州修文人,清朝官员,同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上虞人,字连川。候选训导。上虞前江后海,塘工险要,道光、咸丰间,仲愚从事塘工十余年,屡化险为夷。卒年七十,有《塘工纪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6—1905 【介绍】: 清安徽庐江人,字仲良。咸丰十年进士。授编修。同治间从李鸿章镇压太平军、捻军,转战江浙鲁豫。光绪间任浙江巡抚,中法战争时,严防沿海要隘,击退法军。后官四川总督。以教案纷起,被教士控告,坐褫职。卒后复原官。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七
刘秉璋,字仲良,庐江人。咸丰庚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四川总督。谥文庄。
启文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启文(1816年—1857年),孙氏,字仲明,号星东,内务府汉军镶黄旗人(属内务府镶黄旗汉姓满洲旗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隶内务府镶黄旗汉军纯嘏佐领下(纯嘏佐领隶内务府正白旗汉军,内务府庆丰司员外郎,系道光十八年(1838年)戊戌科进士尚氏延恒之父)。道光二十三年顺天乡试举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甲辰科二甲进士,选散馆授编修,户科给事中,后出任湖北汉黄道。于咸丰元年任顺天同考官,三年任会试同考官等职。家府位于京师顺城门(元代顺承门,后称宣武门)内护国寺(大隆善护国寺)南头兴化寺街(今兴华胡同)中间路北(据杨炳坤《杨中议公自订年谱》,1885)。
孙颐臣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孙颐臣,字仲嘉,湖南善化县(今属长沙市)人。晚清官员。孙颐臣为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丙午科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联捷丁未科二甲第十四名进士,与张之万、李鸿章、沈葆桢等同榜。官至兵部职方司主事。兄孙鼎臣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

人物简介

维基
富尼雅杭阿(1816年—?),字仲渊,号容斋,一号芥舟,卓布齐特氏,蒙古镶红旗人,道光庚子科举人,甲辰科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先后担任翰林院编修、侍讲、侍读学士, 光禄寺卿,盛京副都统,盛京兵部侍郎,内阁学士,科布多帮办大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6—1882 【介绍】: 清江苏太仓人,字魁仲,号星农。道光三十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光绪间,官至辰永沅靖道。不久,回籍专事撰述。精金石学。有《金石补正》、《红鳞鱼室诗存》等。
维基
陆增祥(1816年—1882年),字魁仲,号星农,江苏太仓人。清朝状元,政治人物。陆增祥年少力学,读书不辍。道光三十年(1850年),考中庚戌科殿试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不久因母丧丁忧离职。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增祥在服丧中奉诏督办团练,协助太仓州知州蔡映斗镇压在青浦响应太平军的周立春部,收复嘉定,因功任赞善,入京就职。咸丰六年(1856年),充会试同考官。咸丰十年(1860年),出为庆远府(今属广西)知府。同治二年(1863年),出任湖南辰沅永靖道道员,后因病辞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7—1857 【介绍】: 清湖北黄梅人,字仲谦,一字逸斋。道光二十七年进士。终候选道员。太平军初起时,上书言平御事。后至江西筹饷,自请领兵出战,在东乡兵溃而死。
晚晴簃诗汇·卷一四九
帅远燡,字仲谦,一字逸斋,黄梅人。道光丁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江西委用道。殉难,谥文毅。有《帅文毅公遗集》。
维基
帅远燡(1817年—1857年),字仲谦,一字逸斋,湖北黄梅人。进士出身。远燡为道光十七年(1837年)拔贡,因父丧未能赴科举。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帅承瀛病卒,道光帝念及旧臣,特赐远燡为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帅远燡考中丁未科二甲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洪秀全等起事反清,远燡于咸丰三年(1853年)上书建言军事。后通过纳赀获得道员身份,奏留江西办理捐输事宜。咸丰七年(1857年),总兵李定被太平军石达开部困于东乡,远燡招募兵勇前往救援,战死,年四十一岁。朝廷授予骑都尉世职,建专祠祭祀,谥文毅。
张希仲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希仲,贵州贵阳人,进士出身。
禹建钧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禹建钧,字仲甫,山东省乐陵县人。同进士出身。
载铿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载铿,爱新觉罗氏,字仲琴,号瑟庵,属满洲镶红旗。清朝宗室,翰林。载铿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进士,散馆改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