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97,分280页显示  上一页  258  259  260  261  262  264  265  266  267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许乔林(贞仲 石华 )
许沅(仲青、康泉 赘翁 世称 贞通先生 )
徐复(心仲 )
李汉膺(仲模 敬庵 )
阮烜辉(仲寅 )
卢演复(新一 子容、一号仲容、槐亭 )
庄仲方(兴寄 芝阶 )
关天培(仲因 滋圃 忠节 )
陈嘉树(玉亭 仲云 )
黄本骥(仲良 虎痴 )
吕子班(仲英 )
李德生(仲惠 培阶 )
柳鼎文(耳仲、晦则 寿静斋 )
鼐满达(仲山 梅村、调溪 )
赵植庭(树三、宫槐、曙山 公槐、仲怀 )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一九
许乔林,字贞仲,号石华,海州人。嘉庆丁卯举人,官平阴知县。有《弇榆山房诗略》。
许沅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7—1848 【介绍】: 清江苏阳湖人,字仲青,一字康泉,号赘翁。诸生。治经学,曾游京师,名公卿争遣弟子受经。兼精数学。学者称贞通先生。有《四书一隅》、《四书异解正》、《浮笠山人诗文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江都人,字心仲。嘉庆时诸生。少孤,居僧寺,事洒扫之役。好学,常诵读达旦。焦循见而奇之,为之延誉。遂为乡塾师,未几补诸生。通经史,兼通《九章算术》。早卒。有《论语疏證》。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真宝人,字仲模,号敬庵。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
阮烜辉,字仲寅,江西安福人。嘉庆戊辰举人,官恩县知县。有《安愚集》。

人物简介

维基
卢演复(1780年—?),字新一,号子容、一号仲容,一号槐亭,汉军镶黄旗人。嘉庆丁卯举人,辛未进士。后选翰林院庶吉士,任福建安溪县知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0—1857 【介绍】: 清浙江秀水人,字兴寄,号芝阶。嘉庆十五年举人。官内阁中书。爱西湖山水,居杭州。晚年迁居嘉兴。嗜学,闭户著书。有《映雪楼古文》、《宋文范》、《金文雅》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1—1841 【介绍】: 清江苏山阳人,字仲因,号滋圃。嘉庆八年,由行伍考取武生,官至广东水师提督。坚决支持林则徐禁烟,击退英军武装挑衅。琦善督粤,撤海防,英军攻虎门炮台,天培兵少援绝,战死。谥忠节。有《筹海初集》。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嘉树(1781年—1841年),字玉亭,号仲云。江苏仪征籍,居江苏扬州。进士出身。道光二年(1822年),传胪,授翰林院编修,迁山东济东泰武临道;后担任广东盐运使署按察使、布政使,严查盐枭贿赂、官员包庇等案情。后升任山西按察使、江西布政使等职,任上卒。*子:陈辂、陈韨(字象衡)、陈彝(字六舟),后二人均为进士;*孙:陈重庆、陈咸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南宁乡人,字仲良,别号虎痴。道光元年举人。官黔阳教谕。通经史,尤喜金石,有痴名。尝聚秦汉以来金石文字数百种。有《圣域述闻》、《古志石华》、《嵰山绀雪》等。
沧海遗珠
黄本骥(1781-1856)字仲良,号虎痴。 湖南宁乡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十七年授黔阳县教谕,癖爱金石,名其居曰“三长物斋”。 著有《三长物斋诗略》、《文略》、《痴学》、《诗韵检字》等30多种,大多收入《三长物斋丛书》中。
吕子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2—1838 【介绍】: 清江苏阳湖人,字仲英。嘉庆七年进士。张惠言弟子。初官户部,主稿捐纳房,所订章程细致周密,累擢陕西司郎中。历广东琼州、浙江宁波知府。署宁绍台道,护理浙江海关,阻止英国商船入内地经商。卒于官。
李德生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李德生(1782年2月25日—1852年10月28日),字仲惠,号培阶,河南南阳镇平县石佛寺李营人,嘉庆乙卯进士。历官云南定远县、大姚县、易门县知县,镇雄州知州加同知衔、巧家厅同知兼摄东川府、东川府知府。嘉庆十八年(1813年)乡试中举,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登进士,出自民族英雄林则徐门下,敕授文林郎,诰授朝议大夫。道光十三年二月(1833年3月),吏部选派云南省定远县知县(民国三年改称牟定县至今),道光十三年八月十五日(1833年9月28日)仲秋节到任,题其署衙大堂名曰:「与民相见」,楹联为:「早座堂,早结案,早完国稞,勤勤慎慎,从此地做去;不想钱,不生气,不纵家丁,安安祥祥,向其中讨来。」每次出门,不用威仪,仅一二仆人相随,路遇百姓争执,每置座而劝解之。勤政爱民,清廉奉公,无日不以兴利除弊为急务。裁减童生考试费用,捐增文龙书院津贴以发展教育;精简吏役剔除征税中间环节,替山区穷苦农民完税,减轻底层人民负担;积极响应林则徐禁烟运动,查禁地方罂粟;在深山密林形势险峻要道关隘处筑路建哨,维护地方治安,利于商贾行旅;建平成闸以兴修水利;逢农事节令必到乡间视察农民耕种丰欠,李德生有《午日赏农》诗一首:“寒烟连树子规啼,田野争趋雨一犁。人向忙中过节令,我乘霁后踏新泥。榴花结艳辉红陌,菖叶分光映绿畦。独恨此行忘载酒,慰伊力作遍招携。”明年政通人和,申请修《定远县志》,获云南布政使司批准,由李德生任纂修,于道光十五年冬成书。李德生在《定远县志》凡例中强调:「惟实实有关于此地民生大事始录之,恐其一字之诬诬全书,因理正之以成信志 。《定远县志》自天文、地理、山川、建制、暨学校风俗,靡不详载。类分三十六目,共成八卷,以卷领目,名目为志。详而不冗,简而不漏。采访节孝百三十人予以旌表,表彰贞节,维持风化。仓储一志,内容详备,防灾救灾,可见一斑。《定远县志》最早用文字记录了中国西南边疆彝族传统左脚舞等民族风俗;最早用文字记录了定远县铜矿生产和盐井生产。后人采之,即据为千秋之信史。道光十七年(1837年)署大姚县知县三个月,时间虽短暂,但任事实心,行政干练,裁汰规费,减免童试卷价,夫人教姚民纺织,造福大姚百姓,姚民竟立长生禄位,禁弗能止,其政绩被道光《大姚县志》撰文永记。三个月后复任定远县知县,在任六年定远大治,立大功五次。道光十八年(1838年)调任易门县知县加五级,纪录二十一次。初抵任时颇繁难,前任多名循吏皆因铜政被议,李德生有《易门即事诗》云:“宦迹蓬飞两鬓残,范甑褚笠守儒寒。学为廉吏谈何易,博得循声称亦难。才短愧无新雨露,事忙懒换旧衣冠。何时闲散偿归志,平子台前把钓竿。”经过深入细致调查研究铜务(开采、冶炼、储运、销售)著《铜政论》 ,决心革除之前各级官吏诸多攘公肥私弊端,改进铜矿管理办法,铜产量增加。道光二十年六月(1840年7月)升镇雄州知州(加一级),十月丙子(十月十三日;11月6日),又以办铜逾额加同知衔。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以办铜有功升东川府知府。李德生以民生为执政首要,体恤民苦,仁政惠民,向上请准减免繁重矿税,捐置义地,使众多失业矿工得以复业,为惠尤巨,深受各族百姓爱戴。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东川府城垣坍塌,禀请重修,照前规模加高三尺,内皮改用方石扣砌,另用净土筑填牢实。垛口排墙,一律拆砌,添用新砖。石帽楼橹,炮台栅门,重新建造,较前坚固。城身高二丈一尺,周围垛口一千三百七十二个,李德生带头捐银并劝官绅士民富户捐银,共筹捐银一万六千三百六十六两,并未报请帑。事俊题奏,蒙议叙在案。道光二十七年正月十三日(1847年2月27日),东川府巧家厅汤丹厂突发回汉百姓聚众持械斗殴伤毙案,史称“汤丹案”,李德生闻信,从一老奴,单骑走山径中,越两昼夜达难所,处置审理“汤丹案”强调:“同系赤子,但分良莠,不问汉回”。判别曲直,分清首从,只诛首犯,从者不问。调拨粮款对难民给粮筑屋予以救济,并拿自己的俸银安慰抚恤难民,民怨释然。受到时任云贵总督林则徐的高度赞赏:“汝之为官,可谓不负所学,亦不负吾所知矣!即如汤丹一案,谁能如是,肯如是,敢如是者!”林则徐亲书「太守第」匾额赠与李德生,深加奖励卓异列上考,李德生在东川府四续其任。道光三十年(1850年)因年老请辞,朝廷未批准,且以助永昌军需功继续留任东川知府(道光三十年五月至十月任巧家厅同知兼摄东川府),咸丰二年九月十六日(公元1852年10月28日)以疾终于东川府官邸,享年七十一岁。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全州人,字耳仲、晦则,号寿静斋。

人物简介

维基
鼐满达(1782年—?),字仲山,号梅村、调溪,杭阿坦氏,蒙古镶黄旗人。嘉庆癸酉科举人,甲戌科进士。后官至山东登州府知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3—1831 【介绍】: 清江苏阳湖人,寄籍宛平,字树三,一字宫槐。嘉庆十三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进郎中,总办秋审处,治狱必反复推求。工诗词,格律谨严而意冲淡,兼善山水。有《倚楼诗词集》。
维基
赵植庭,(1783年—1831年),字树三,一字曙山,号公槐、宫槐,又号仲怀,浙江阳湖人,寄籍直隶宛平,同进士出身。嘉庆十三年(1808年)登进士,改庶吉士,嘉庆十四年(1809年)授刑部主事。后升任刑部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