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97,分280页显示  上一页  265  266  267  268  269  271  272  273  274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孙念祖(仲修、萃农 心农、涤湖 )
庄棫(中白、仲白 蒿庵 )
谭献( 廷献 涤生、复堂 仲修 )
康敉(仲抚 杏村 )
陈尔干(仲桢 柏堂 )
雷钟德(仲宣 )
刘仲篪(西楼 )
庄士敏(仲求 )
李文田(仲约、畬光 芍农、若农 文诚 )
翁曾源(仲渊 寔斋 )
谭咏昭(仲回、云生 )
吴棠(仲宣、仲仙 勤惠 )
荣禄(仲华 文忠 )
朱彭年(仲铿 莘潜 )
汪宗沂(仲伊、咏村 韬庐处士 )

人物简介

维基
孙念祖(1829年—?),字仲修,又字萃农,号心农,又号涤湖,浙江会稽人。清朝官员。咸丰九年(1859年)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同治元年(1862年)出任山西乡试副考官,孙念祖出任湖北学政。累官贵州镇远府知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0—1878 【介绍】: 清江苏丹徒人,字中白。先世为盐商。少时以输饷得部主事。后家中落,谋食淮南、江宁,校正群籍,为曾国藩所礼敬。治《》、《春秋》,通历数。有《周易通义》、《静观堂文》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七
庄棫,字仲白,丹徒人。候选主事。有《蒿庵集》。
中白词
庄棫(一八三〇—一八七八),字中白,号蒿庵。江苏丹徒人。治易、春秋,兼通纬候。善言名理。先世业鹾,后家中落,客游京师,无所遇。曾文正延致淮南、江宁各官书局,勘定群籍,甚敬礼之。同辈若戴望袁昶谭廷献皆钦服其学。
中白词·自序一
戊午刻词四十首于京师,后间有作,不复著录。今年夏,李君冰叔序薛慰农《江舟欸乃集》词,言薛君之作,中多郁伊,非漫为也。索居白下,风雨如晦。稍稍为之,归次旧日所作,遂乃成帙。予无升沉得丧之戚,其善自怀思,则自少壮至今,固无殊也。查工片石,即予字之切韵,取以弁言,无馀义焉。若谓词之道小,不足尽所长,此其所以为片石与。是又郢书而燕说矣。 丙寅秋日识
中白词·自序二
余自壬子学为词,至今十八年,综所作计之,几三百首。始以为难,继以为易。丙寅以后,由易而知难矣。于是向从北宋溯五代十国,今复下求南宋得失离合之故。戊辰五月,订所作,得八十馀阕。讽咏数过,疵累毕呈,因益加删削,以附诗后。周草窗云:作词难,改词更难。吾于今益服斯言矣。 己巳正月
中白词·题辞
夫神之所宰,机之所抽,心之所游,境之所构,身之所接,力之所穷,孰能无所可寄哉。纵焉而已逝,荡焉而纷。鱼寄于水,鸟寄于木,人心寄于言,凡夫寄于荣利,庄棫寄于辞。填词源于乐,闺中之思乎,灵均之遗则乎。小子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沱潜洋洋,岷嶓峨峨。泛彼柏舟,容与逍遥。为鹤鸣,为沔水,为园有桃,为匏有苦叶。吾知之矣。吾知之于其诗也。 谭献
中白词·跋
仁和谭复堂《箧中词》选,盛称蒿庵先生词。乡先辈陈亦峰《白雨斋词话》,倾倒尤至。晨夕讽诵,知两家之言,非阿私所好也。顾访求全本不可得。宣统己酉,识仁和许伏氏于沪上。承以蒿庵遗集十二卷见贻,乃光绪丙戌,先生之婿许氏承家豫章刻本,后三卷为词甲、词乙、词补遗,而词话所收,未尽编入。乙卯入都,江宁陈小树示以仁和蔡氏寿禛本,词话诸篇悉见其内,审为先生自撰词序所云戊午刻词四十首于京师之本。陈氏所见仅此,盖当时亦未得遗集也。颇思汇刊以传。偶语吴兴徐森玉,森玉亦酷爱蒿庵词,曾取遗集之词重雕,因检版片见赠。人事鲜暇,未遑理董。今年秋,静庵弟促完旧愿。因取蔡刻所多各篇,刻为续补遗,属弟妇江南蘋合校印行。去森玉赠版之日,已忽忽近十年矣。 乙丑嘉平,吴庠识于惜往日斋
中白词·集评
谭献: 闺中之思,灵均之遗则,动于哀愉而不能自已,中白当曰:“非我佳人,莫之能解也。”——《箧中词》五 陈廷焯: 蒿庵词穷源竟委,根柢盘深,而世人知之者少。余观其词,匪独一代之冠,实能超越三唐、两宋,与风、骚、汉乐府相表里,自词人以来,罕见其匹。而究其得力处,则发源于国风、小雅,胎息于淮海、大晟,而寝馈于碧山也。——《白雨斋词话》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0—1901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原名廷献,字涤生,改字复堂,号仲修。同治六年举人,历知安徽歙县、全椒、合肥、宿松等县。骈文师法六朝,尤工词,家藏前人词曲甚富。有《复堂类集》、《复堂词》,又辑有《箧中词》。
词学图录
谭献(1832-1901) 字仲修,号复堂,初名廷献。仁和(今杭州)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宫秀水教谕,迁歙县知县,调全椒,历知合肥、宿松、含山等县。以疾告归。晚岁为湖广总督张之洞延主经心书院讲席。治今文经学,以求经世致用。骈文规模六朝而不伤格调。词学承张惠言、周济之绪馀,力尊词体,上溯风骚,词之门庭,由是益廓。自为词窈眇而沉郁,小令尤为精绝。有《复堂文》、《复堂诗》、《复堂词》、《复堂日记》。
复庵词
谭献,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生。初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屡赴进士试不第。曾入福建学使徐树藩幕。后署秀水县教谕。纳资为县令,历署歙县、全椒、合肥知县。旋归隐,锐意撰述,为一时物望所归。晚年受张之洞邀,主讲经心书院,年馀辞归。光绪二十七年(一九○一)卒,年七十。工骈体文,于词学致力尤深,选清人词为《箧中词》六卷,续三卷,至精审,学者奉为圭臬。又曾评点《骈体文钞》及周止庵《词辨》,皆能度人金针者,亦近代词坛之一大宗师也。
复庵词·集评
陈廷焯: 复堂词品骨甚高,源委悉达,其胸中、眼中,下笔时独不屑为陈、朱,尽有不甘为梦窗、玉田处,所传虽不多,自是高境。余尝谓近时词人,庄中白尚矣,蔑以加矣,次则谭仲修,鹿潭虽工词,尚未升风、骚之堂也。 仲修小词绝精,长调稍逊,盖于碧山深处,尚少一番涵咏功也。《白雨斋词话》五 叶恭绰: 仲修先生承常州派之绪,力尊词体,上溯风、骚,词之门庭,缘是益廓,遂开近三十年之风尚,论清词者,当在不祧之列。《广箧中词》二
搜韵网·鸣谢
《复庵词》电子稿录入校勘:陈忠平(号一得愚生)
康敉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康敉(1832年—1906年),字仲抚、号杏村,甘肃巩昌府安定县(今甘肃省定西县)人,进士出身。
陈尔干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2—1869 【介绍】: 清浙江山阴人,字仲桢,号柏堂。咸丰举人。有《柏堂剩稿》。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五
雷钟德,字仲宣,安康人。同治辛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成都知府,四川候补道。有《晚香堂诗存》。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雷钟德(1832—1910),字仲宣,陕西安康人。同治元年进士,入翰林院,光绪间以词臣改官四川,历守理番、忠州、石柱、雅州、嘉定,后擢升巡守道,因病瘖卒于成都。
刘仲篪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刘仲篪,字西楼,天津静海人,晚清地方官员。廪膳生。咸丰辛酉科拔贡,本科乡试中试第十六名举人,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恩科进士。即用知县,签分湖北,亲老告近,改山西,历任长治、平陆、太平等县知县。历任同治甲子、庚午两科山西文武闱授卷官,钦加同知衔,诰授奉政大夫。刘仲篪以文章见长,著有《醉经堂文集》。
庄士敏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4—1879 【介绍】: 清江苏武进人,字仲求。以府同知官福建。历游何璟等幕府。荐署霞浦令。卒于官。工骈文。有《能惧思斋遗文》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4—1895 【介绍】: 清广东顺德人,字仲约,号芍农。咸丰九年进士,授编修。光绪间官至礼部左侍郎。卒谥文诚。工诗善书,精碑版之学,尤深于辽金元史,于典章舆地考索精详。有《元秘史注》、《元史地名考》、《耶律楚材西游录注》、《和林金石考》、《宗伯诗文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六
李文田,字仲约,号芍农,顺德人。咸丰己未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官至礼部侍郎。谥文诚。
维基
李文田(1834年—1895年),字畬光,一作仲约,号若农、芍农,谥文诚,籍广东顺德均安上村,广东近代著名文人,为清代翰林,著名蒙古史研究专家和碑学名家、书法家等,曾为《蒙古秘史》作注。其于咸丰九年(1859)高中探花而名扬广东,官至礼部右侍郎。1895年在北京逝世,灵柩运回广州,葬于白云山。其在官途时曾多次充任乡试考官、阅卷大臣,故有「叠掌文衡,学问渊通」之誉;其通晓兵法、经史、天文、地理之学,对金、元故实,西北水地尤有研究,著述甚多。
翁曾源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翁曾源(1834年6月28日—1887年8月31日),字仲渊,号寔斋,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晚清状元、翰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甘肃武威人,字仲回,一字云生。同治三年举人。以修书议叙江西知县,因触怒上官改洮州厅训导,卒于官。嗜学,制行坚洁,同光间称关陇文人第一。有《看云书屋诗文集》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76 【介绍】: 清江苏盱眙人,字仲宣。道光十五年举人,大挑知县。咸丰间帮办江北团练。擢江宁布政使、署漕运总督,筑清河县城及运河东西二圩以御捻军。同治间官至四川总督,助饷镇压贵州苗民起事。乞病归。卒谥勤惠。有《望三益斋存稿》。
晚晴簃诗汇·卷一三八
吴棠,字仲仙,盱眙人。道光乙未举人,由知县官至四川总督。谥勤惠。有《望三益斋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6—1903 【介绍】: 清满洲正白旗人,瓜尔佳氏,字仲华。咸丰二年由荫生以主事用。同治间累擢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光绪间为步军统领。中日战时,恭亲王、庆亲王督办军务,荣禄参其事。战后,疏荐袁世凯练新建陆军。授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直隶总督。甚得慈禧太后信任。光绪二十四年,袁世凯以有谋围颐和园劫慈禧密报,禄上告慈禧,遂助成戊戌之变,幽禁光绪帝,镇压维新派。进军机大臣,节制北洋各军,乃设武卫五军。二十六年,欲阻太后用义和团,为太后所斥。八国联军入京,随慈禧赴西安。还京后任督办政务大臣。卒谥文忠。
朱彭年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7—1896 【介绍】: 清浙江富阳人,字仲铿,号莘潜。光绪二年进士,历任江西兴国、贵溪知县。工诗文,古文追摹恽敬。有《春渚草堂诗文集》。
维基
朱彭年(1837年—1896年),字莘潜,浙江省杭州府富阳县人,清朝官员。同治六年(1867年)丁卯科浙江乡试解元。任《嵊县志》纂修、奉天学政幕僚。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登3甲第104名进士。同年五月(6月3日),经吏部掣签,授即用知县。分发江西,历任兴国、新淦、贵溪知县。晚年因病卸职,寄寓南昌。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十月,在南昌寓所病卒。有《春渚草堂故纸偶成》、《春渚草堂居士年谱》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7—1906 【介绍】: 清安徽歙县人,字仲伊,号韬庐处士。光绪六年进士。签分山西即用知县。治经通礼,精声韵音乐,又喜论兵。有《礼乐一贯录》、《三家兵法》、《周易学统》、《金元十五调南北曲谱》等。
维基
王宗沂,一称汪宗沂(1837年—1906年),字仲伊,一字咏村,号韬(韬)庐,安徽省徽州府歙县西溪人,同进士出身。汪宗沂为儒商汪运镳(1808—1873)次子,就读于家中不疏园。20岁左右咸丰兵燹,不疏园被长毛焚毁。39岁时考中光绪丙子科举人。清光绪二年(1876)拜翁同和为师。光绪六年(1880年)43岁,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57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山西省以知县即用。后被曾国藩聘为忠义局编纂。他是王茂荫之婿、汪采白之祖父,许承尧之恩师。汪宗沂曾主持安庆敬敷书院、芜湖中江书院、徽州紫阳书院。许承尧《汪公行状》称赞为“吾乡江(江永)、戴(戴震)后一人”。汪宗沂生子五人:汪福熙、汪律本、汪行恕、汪徵本、汪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