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征夫捷捷。每怀靡及,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汉·毛亨传:「仲山甫,樊侯也。」汉·郑玄笺:「监,视。假,至也。天视周王之政教其光明乃至于下谓及众民也,天安爱此天子宣王,故生樊侯仲山甫,使佐之。」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寝庙既成。既成藐藐,王锡申伯。四牡蹻蹻,钩膺濯濯。王遣申伯,路车乘马。我图尔居,莫如南土。锡尔介圭,以作尔宝。往近王舅,南土是保。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南,谢于诚归。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以峙其粻,式遄其行。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啴啴。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 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汉·毛亨传:「崧,高貌,山大而高曰崧。岳,四岳也。东岳岱、南岳衡、西岳华、北岳恒。尧之时姜氏为四伯,掌四岳之祀,述诸侯之职于周则有甫有申有齐有许也。骏,大,极,至也。岳降神灵和气,以生申、甫之大功。」唐·孔颖达疏:「维此至天之大岳,降其神灵和气,以福祐伯夷之后,生此甫国之侯及申国之伯。以伯夷常掌其神祀,故祐助其后,使其国则历代常存,子孙则多有贤智。维此申伯及此甫侯维为周之卿士桢干之臣。」
相关人物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故知忠孝生天性,洁身乱伦安足拟。 韩愈 寄卢仝
相关人物
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馀。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初,曹公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徵令内移。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馀万皆东渡江,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历》曰:「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馀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灞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相关人物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姑苏记》:「县南十里有九井山,即殷仲文九日从桓公游九井赋诗处也。」
九井山,在县南一十里。殷仲文九日从桓温登九井赋诗,即此山也。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閒,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相关人物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没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疋,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裌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上堂谢阿母,母听去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馀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无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还家十馀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阿女衔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谁「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住欲何云。」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裌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府使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庵庵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傍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 李白 庐江主人妇
相关人物
韦仲将能书。魏明帝起殿,欲安榜,使仲将登梯题之。既下,头鬓皓然,因敕儿孙:「勿复学书。」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卫恒《四体书势》曰:「诞善楷书,魏宫观多诞所题。明帝立陵霄观,误先钉榜,乃笼盛诞,辘轳长引上,使就题之。去地二十五丈,诞甚危惧。乃戒子孙,绝此楷法,箸之家令。」
「帝尝南郊,礼毕,喟然问毅曰:『卿以朕方汉何帝也?』对曰:『可方桓灵。』帝曰:『吾虽德不及古人,犹克己为政。又平吴会,混一天下。方之桓灵,其已甚乎!』对曰:『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帝大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
郭钦上书见大计,刘毅答诏惊群臣。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一作递)呈苏涣侍御
相关人物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卢江小吏朱斑轮,柳缕吐芽香玉春。悠悠楚水流如马,恨紫愁红满平野。 温庭筠 懊恼曲
相关人物
参考典故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没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庐江小吏妇,非关织作迟。 乔知之 定情篇
鲁仲连者,齐人也。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游于赵。赵孝成王时,而秦王使白起破赵长平之军前后四十馀万,秦兵遂东围邯郸。赵王恐,诸侯之救兵莫敢击秦军。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閒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为急围赵者,前与齐湣王争彊为帝,已而复归帝;今齐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复求为帝。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犹预未有所决。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柰何?」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前亡四十万之众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仲连曰:「吾始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梁客新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平原君曰:「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平原君遂见新垣衍曰:「东国有鲁仲连先生者,今其人在此,胜请为绍介,交之于将军。」新垣衍曰:「吾闻鲁仲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仲连先生。」平原君曰:「胜既已泄之矣。」新垣衍许诺。 ……于是新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出,不敢复言帝秦。」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军,秦军遂引而去。 ……于是平原君欲封鲁连,鲁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聊城乱,田单遂屠聊城。归而言鲁连,欲爵之。鲁连逃隐于海上,曰:「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矣?」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百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连曰:「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平原君曰:「胜请召而见之于先生。」平原君遂见辛垣衍曰:「东国有鲁连先生,其人在此,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将军。」辛垣衍曰:「吾闻鲁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连先生也。」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辛垣衍许诺。 ……于是,辛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秦将闻之,为郤军五十里。 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纵为鲁连子,山路有柴扉。 刘慎虚 越中问海客
鲁连功可让,千载一相挥。 刘长卿 同诸公袁郎中宴筵喜加章服
功臣尽遣词人赞,不省沧洲画鲁连。 司空图 有感
能全季布诺,不道鲁连功。 李嘉祐 送李中丞杨判官
谁道泰山高,下却鲁连节。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赠言镮宝刀,千岁庶不灭。 李白 别鲁颂
东海沉碧水,西关乘紫云。鲁连及柱史,可以蹑清芬。 李白 古风之三十六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李白 古风之十
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 李白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鲁连善谈笑,季布折公卿。 李白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恨无左军略,多愧鲁连生。 李白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翼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
岧峣广成子,倜傥鲁仲连。卓绝二公外,丹心无间然。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遂性同渔父,成名异鲁连。 杜甫 回棹
鲁连功未报,且莫蹈沧洲。 王维 送崔三往密州觐省
潘生入空门,祖师传秘赜。汤子自天德,精诣功不僻。放世与成名,两图在所择。吾嘉鲁仲连,功成弃圭璧。二贤兼彼才,晚节何感激。 皎然 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洎秋及春弥觉境胜因纪其事简潘丞述汤评事衡四十三韵
暂去非吴起,终休爱鲁连。 薛能 舟行至平羌
身欢步兵酒,吏写鲁连书。 薛能 赠留端公二首之一
从军何有用,未造鲁连书。 薛能 赠留端公二首之二
汉业未兴王霸在,秦军才散鲁连归。 许浑 题卫将军庙
无人不重乐毅贤,何敌能当鲁连啸。 钱起 送傅管记赴蜀军
鲁连让齐爵,遗组去邯郸。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六
鲁连真义士,陆逊岂书生。 高适 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
相关人物
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军,秦军遂引而去。于是平原君欲封鲁连,鲁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相关人物
参考典故
「沮水又南径楚昭王墓,东对麦城,故王仲宣之赋《登楼》云:『西接昭丘,是也。』」
争奈乱罹人渐少,麦城新赋许谁传。 罗隐 寄京阙陆郎中昆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