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96,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7 48 49 50 下一页
林休复
江休复(字 邻几 )
沈景休
江休夏
王休复
董扬休
司马康(字 公休 )
张舜民(字 芸叟 号 浮休居士、碇斋 )
耶律大悲奴(字 休坚 )
富绍休
伍仲休(字 通远 )
彭休
杜开(号 南湖休圃翁 )
阮阅(字 闳休、美成 号 散翁、松菊道人 )
其它辞典(续上)
石扬休(字 昌言 )林休复
江休复(字 邻几 )
沈景休
江休夏
王休复
董扬休
司马康(字 公休 )
张舜民(字 芸叟 号 浮休居士、碇斋 )
耶律大悲奴(字 休坚 )
富绍休
伍仲休(字 通远 )
彭休
杜开(号 南湖休圃翁 )
阮阅(字 闳休、美成 号 散翁、松菊道人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5—1057 【介绍】: 宋眉州人,字昌言。少孤力学。仁宗景祐四年进士。累官刑部员外郎、知制诰,同判太常寺。上疏力请广言路、尊儒术、防壅蔽、强宗室、重农桑、禁奢侈,有补于时。为人纯素忠谨,以律度自居。全宋诗
石扬休(九九五~一○五七),字昌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授同州观察推官,迁知中牟县。后以刑部员外郎知制诰、同判太常寺,兼勾当三班院,为宗正寺修玉牒官。迁工部郎中,未及谢,于嘉祐二年卒,年六十三。有《西斋文集》十卷,已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一六范镇撰《石工部扬休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九有传。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简介
天圣七年(1029)任邵武军知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5—1060 【介绍】: 宋开封陈留人,字邻几。登进士第。为蓝山尉,改大理寺丞,迁殿中丞。召试,擢集贤校理,判刑部。与苏舜钦游,坐预进奏院祠神会落职,监蔡州商税。后复故官,累进至刑部郎中。强学博览,为文淳雅,尤善于诗。喜琴、弈,工隶书。有《嘉祐杂志》、《唐宜鉴》、《春秋世论》及文集等。全宋诗
江休复(一○○五~一○六○),字邻几,开封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人。举进士,调蓝山尉,历信、潞二州司法参军。又举书判拔萃科,知长葛县,通判阆州。召为集贤校理,判尚书刑部。仁宗庆历四年(一○四四),因参与苏舜钦进奏院宴会,落职监蔡州商税。久之,起知奉符县,通判睦州、庐州,复集贤校理,与修起居注。累迁刑部郎中。嘉祐五年卒,年五十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三《江邻几墓志铭》)。有文集二十卷(同上书),已佚,今存《邻几杂志》一卷。《宋史》卷四四三有传。今录诗八首。全宋文·卷六三七
江休复(一○○五——一○六○),字邻几,开封陈留(今河南开封)人。瞗学博览,无所不通。善文章,尤长于诗。举进士及第,调蓝山尉,历信、潞二州司法参军。景皊元年,举书判拔萃科,优等,改大理寺丞、知长葛县,迁殿中丞。前后通判阆、睦、庐州,以集贤校理判刑部、吏部南曹、登闻鼓院,为群牧判官,出知同州,提点陜西路刑狱,入判三司盐铁勾院,修起居注,累迁刑部郎中。嘉皊五年四月卒,年五十六。著有《唐宜炮》十五卷、《春秋世论》三十卷、《文集》二十卷、《嘉皊杂志》二卷(存)等。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三《江邻几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三《文苑传》五《江邻几传》,《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之三。
人物简介
简介
至和二年(1055)任真州知州。
人物简介
简介
嘉祐三年(1058)任判三司盐铁勾院。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四年(1071)任三司户部判官。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三年(1070)任真州知州。熙宁九年(1076)任温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0—1090 【介绍】: 宋陕州夏县人,字公休。司马光子。神宗熙宁三年以明经擢第。光修《资治通鉴》,奏康为检阅文字。累官校书郎。父卒,治丧皆用礼经家法。服除,为著作佐郎兼侍讲,任修《神宗实录》检讨官。数进言哲宗及太皇太后,语多切至。迁左司谏,以疾提举宫观,寻卒。全宋诗
司马康(一○五○~一○九○),字公休,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光子。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五年,监西京粮料院。光修《资治通鉴》,为检阅文字。授签书山南东道节度判官公事。元丰八年(一○八五),擢秘书省正字。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为校书郎。四年,为修神宗实录检讨官。五年,提举西山崇福宫,卒,年四十一。事见《范太史集》卷四一《直集贤院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司马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六、《东都事略》卷八七有传。全宋文·卷二五九四
司马康(一○五○——一○九○),字公休,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光子。熙宁三年以明经及第,释褐授秘书省校书郎、耀州富平县主簿,其父奏留国子监听读。四年奏授守正字,五年监西京粮料院。光修《资治通鉴》,奏为检阅文字,授签书山南东道节度判官公事。元丰八年,擢秘书省正字。元祐元年,为校书郎。丁父忧,服除,召为著作佐郎兼侍讲。元祐五年九月卒,年四十一。有文集十卷。见范祖禹《司马谏议康墓志铭》(《范太史集》卷四一),《宋史》卷三三六《司马光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邠州人,字芸叟,号浮休居士、碇斋。英宗治平二年进士。为襄乐令。尝上书反对王安石新法。神宗元丰四年,从高遵裕征西夏,因作诗述及宋军久屯失利情形,谪监郴州酒税。哲宗元祐初,以司马光荐,召为监察御史。进秘书少监,使辽,加直秘阁、陕西转运使,知陕、潭、青三州。徽宗立,擢右谏议大夫。徙吏部侍郎,寻以龙图阁待制知同州。崇宁初坐元祐党籍,贬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复集贤殿修撰。性慷慨,以敢言称。嗜画,题评精确,亦能自作山水。为文豪迈有理致,尤长于诗。有《画墁集》等。全宋诗
张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为襄乐令。神宗元丰中,应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宜文字。元丰六年(一○八三),因作《西征回途中》诗,贬监邕州盐米仓,改监郴州酒税。哲宗元祐初,以司马光荐,为监察御史,又因言事出通判虢州。元祐九年(一○九四),以秘书少监出使辽国,使回为陕西转运使,历知陕、潭、青三州,元符中罢。徽宗即位,召为右谏议大夫,旋出知定州,改同州。入元祐党籍,贬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复集贤殿修撰,卒于政和中。著有《画墁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八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张舜民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画墁集》(其中诗四卷)为底本。校以鲍廷博刊《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鲍本)。四库所辑张舜民诗较草率,今又从《永乐大典》残本中辑得二十九题三十三首,编为第五卷。又《画墁集》卷七、卷八为《郴行录》,中有记行诗十二首,再益以自《全芳备祖》等书中所辑集外诗及断句,合编为第六卷。全宋文·卷一八一三
张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碇斋,邠州(治今陕西彬县)人。治平二年进士,为襄乐令。元丰四年,从高遵裕征西夏,因作诗述及宋军久屯失利之情,坐谪监邕州盐米仓,又改监郴州酒税。元祐初,以司马光荐,召为监察御史,累擢吏部侍郎。崇宁初,坐元祐党,谪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复集贤殿修撰。舜民慷慨喜论事,以刚直敢言称。见《宋史》卷三四七本传、卷二○三、二○六、二○八、《艺文志》二、六、七。著有《使辽录》一卷、《郴行录》一卷、《南迁录》一卷、《画墁录》一卷、《画墁集》一百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皇族,字休坚。好礼仪,为时人所称。道宗大康中,阻卜起事,奉诏招降之,拜殿前都点检。天祚时,留守上京,官至彰国军节度使致仕。
人物简介
简介
崇宁五年(1106)任潮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汀州宁化人,字通远。伍正己后裔。徽宗大观三年进士。调南康军理掾,辟差安远令,寻知河源县。博学善属文。丁母忧哀毁致疾,终承直郎。
人物简介
简介
大观二年(1108)任吏部郎中。大观三年(1109)任明州知州。政和元年(1111)任抚州知州。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九四七
杜开,徽宗时人,号南湖休圃翁。著有《锦带补注》一卷(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庐州舒城人,字闳休,一字美成,号散翁。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历知巢县、郴州。高宗建炎初知袁州,以本分教民,有治绩。致仕寓居宜春。喜为诗,时号阮绝句。亦以能词见称。有《郴江百咏》、《诗话总龟》、《松菊集》。全宋诗
阮阅,字闳休,一字美成,号散翁,又号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清康熙《舒城县志》卷一二),初为钱塘幕官(《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一)。曾自户部郎责知巢县(《舆地纪胜》卷四五)。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晋陵县(《咸淳毗陵志》卷一○)。宣和间知郴州(明万历《郴州志》卷二)。高宗建炎初知袁州(《郡斋读书志》附志二)。著有《巢令君阮户部词》一卷(《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一九),《总龟先生松菊集》五卷(《郡斋读书志》附志二),均佚;《诗话总龟》、《郴江百咏》,行于世。阮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郴江百咏》为底本,参校明万历《郴州志》、清《宋人集》丙编宜秋馆本《郴江百咏辑补》(简称宜秋馆本)等,编为第一卷;诸书散见的阮诗编为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