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优异(優異)  拼音:yōu yì
特别好、远胜于寻常。如:「表现优异」、「成绩优异」。《后汉书。卷四五。周荣传》:「既而选其父兄子弟,事相优异。」《新唐书。卷四五。选举志下》:「自今选人才业优异有操行及远郡下寮名迹稍著者,吏部随材甄擢之。」
《国语辞典》:资赋优异学生(资赋优异学生)  拼音:zī fù yōu yì xué shēng
指有卓越潜能或杰出表现的学生,包含一般智能资赋优异、学术性向资赋优异、艺术才能资赋优异、创造能力资赋优异、领导能力资赋优异、其他特殊才能资赋优异等六类。
《国语辞典》:智能优异儿童(智能优异儿童)  拼音:zhì néng yōu yì ér tóng
智能特高的儿童。智商约在一百四十以上,其身体、动作、情绪、社会能力等也较一般儿童优异。
《國語辭典》:明秀  拼音:míng xiù
聪明俊秀。《晋书。卷七九。谢安传》:「子重,字景重,明秀有才名,为会稽王道子骠骑长史。」
《漢語大詞典》:大美
(1).谓大功德,大功业。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陆德明 释文:“大美,谓覆载之美也。”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云:“利及万物不言所利。” 三国 魏 杨修 《答临淄侯笺》:“若乃不忘经国之大美,流千载之英声。”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盖古之圣贤以芻蕘之谈而成大美者多矣,岂俟某引而质之。”
(2).指才德、品质上的优异。吕氏春秋·举难:“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已。”汉书·陈汤传:“论大功者不録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
《國語辭典》:谪仙(謫仙)  拼音:zhé xiān
称人才情高超,清越脱俗,有如自天上被谪居人世的仙人。如汉朝东方朔、唐朝李白、宋朝苏轼等都曾被称誉为「谪仙」。《新唐书。卷二○二。文艺传中。李白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唐。李白〈玉壶吟〉:「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才识》:「苏子瞻文章议论,独出当世,风格高远,真谪仙人也。」
《國語辭典》:秀才  拼音:xiù cái
1.美才,才德俊秀之士。《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列传。贾谊》:「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
2.科举时代科目之称。始于汉,后避光武讳改称茂才,唐与明经、进士并设科目,宋则凡应举者皆称秀才,明清专称入县学的生员。
3.书生的通称。如:「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國語辭典》:高第  拼音:gāo dì
科举考试名列前茅。《汉书。卷七六。尹翁归传》:「以高第入守右扶风,满岁为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忽然青年高第,然后大家懊悔起来,不怨怅自己没有眼睛,便嗟叹女儿无福消受。」
《國語辭典》:长才(長才)  拼音:cháng cái
特出、专精的才能。如:「一展长才」。
分類:优异才能
《國語辭典》:龙凤(龍鳳)  拼音:lóng fèng
1.比喻才德优异的人。《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王家门中,优者龙凤,劣犹虎豹。」
2.比喻帝王。《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及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漢語大詞典》:龙凤团茶(龍鳳團茶)
宋 时制为圆饼形贡茶,上有龙凤纹。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事志:“建茶盛於 江 南,近岁制作尤精,龙凤团茶最为上品,一斤八饼。 庆歷 中, 蔡君謨 为 福建 运使,始造小团以充岁贡,一斤二十饼,所谓上品龙茶者也。 仁宗 尤所珍惜,虽宰臣未尝輒赐,惟郊礼致斋之夕,两府各四人,共赐一饼。宫人翦金为龙凤花贴其上,八人分蓄之,以为奇玩,不敢自试,有嘉客,出而传玩。”亦省称“ 龙凤 ”。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茶之品,莫贵於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 庆歷 中 蔡君謨 为 福建路 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絶精,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直金二两……宫人往往鏤金花於其上,盖其贵重如此。”
《國語辭典》:特异(特異)  拼音:tè yì
1.特别不同。《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志十二》:「帝常称:『羯鼓,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方也。』盖本戎羯之乐,其音太簇一均,龟兹、高昌、疏勒、天竺部皆用之,其声焦杀,特异众乐。」
2.特别优异。如:「特异功能」。
《漢語大詞典》:瑶林
(1).玉林。泛指仙境。 晋 陆云 《九愍·纡思》:“怀瑶林之珍秀,握兰野之芳香。”晋书·文苑传·曹毗:“未若澄虚心於 玄圃 ,荫瑶林於 蓬莱 。” 宋 洪迈 《夷坚支志庚·扬州茅舍女子》:“自念此身,真如腐鼠,而得造瑶林琼圃,瞻近羣玉。”
(2).披雪的林木。 宋 张先 《采桑子·雪意》词:“水云薄薄天同色,竟日清辉,风影轻飞,花发瑶林春未知。” 宋 杨万里 《雪晴》诗:“银色三千界,瑶林一万重。” 明 邓雅 《题梁园雪景扇面》诗:“ 梁园 风景异,兴逐雪花移。璚馆东西户,瑶林千万枝。”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竹深亭:“穷阴之夕,雪霰交坠……琅玕翠碧,化为瑶林。”
(3).石笋、石林的美称。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採珠逢寳窟,閲石见瑶林。”
(4).比喻资质优异、品格高洁的人。 宋 陈师道 《送法宝禅师》诗:“晚始识其子,瑶林一枝秀。”参见“ 瑶林琼树 ”。
《國語辭典》:瑶林琼树(瑤林瓊樹)  拼音:yáo lín qióng shù
瑶、琼,美玉。瑶林琼树比喻人品性资质高洁超凡。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國語辭典》:尤异(尤異)  拼音:yóu yì
特别优异。如:「他成绩不错,数学尤异。」
《國語辭典》:善本  拼音:shàn běn
版本学称最理想的本子。一般包括:一、时代最早或较早的本子。二、精印本。三、精钞本。四、手稿、写卷。五、名家精校的本子。六、海内外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