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传习(傳習)  拼音:chuán xí
学习知识或技艺。《旧唐书。卷一八九。儒学传下。冯伉传》:「县中百姓多滑,为著谕蒙十四篇,大略指明忠孝仁义,劝学务农,每乡给一卷,俾其传习。」
《国语辞典》:传习录(传习录)  拼音:chuán xí lù
书名。明朝徐爱、钱德洪等根据其师王守仁讲经论学的语录编辑而成。三卷。记载「致良知」、「知行合一」等论点的问答,是研究王守仁思想的主要资料。有孙奇逢、黄宗羲诸家的评本。
《國語辭典》:不传(不傳)  拼音:bù chuán
1.不转授、不传达。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抑此三学以尚书为不备,谓左氏不传春秋,岂不哀哉。」南朝宋。谢惠连 祭古冢文:「为寿为夭,宁显宁晦,铭志湮灭,姓字不传。」
2.不移动。《礼记。内则》:「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传。」汉。郑玄。注:「传,移也。」
《漢語大詞典》:箴诵(箴誦)
谓箴规之言的讲述与传习。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恢崇祗庸烁德懿和之风,广彼搢绅讲习言諫箴诵之涂。”《晋书·张寔传》:“忝绍前踪,庶几刑政不为百姓之患,而比年飢旱,殆由庶事有缺,窃慕箴诵之言,以补不逮。”
分類:讲述传习
《漢語大詞典》:神拳教
清 末秘密会社之一,因传习义和拳(即神拳)而得名。 陶成章 《浙案纪略·外纪》:“神拳教一名义和拳;又为八卦教之分系。”
《漢語大詞典》:摄论宗(攝論宗)
佛教早期学派之一。以传习弘扬摄大乘论为旨立宗,后世也称摄论师。盛行于 陈隋 之际,至 唐 玄奘 学派兴起,逐渐衰微绝传。
《國語辭典》:家传户诵(家傳戶誦)  拼音:jiā chuán hù sòng
家家户户传习诵读。形容诗文极佳,广受欢迎。《聊斋志异。卷五。郭生》:「时叶、缪诸公稿,风雅艳丽,家传而户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