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文字传播(文字传播)  拼音:wén zì chuán bò
利用文字符号把一定的意识内容传达给大众。如应用书信、书籍、报纸、杂志等。
《国语辞典》:无感地震(无感地震)  拼音:wú gǎn dì zhèn
地震在地底下所放出的能量传达到地面时非常微弱,人体没有感觉,必须依精密仪器才能验出,这类的地震称为「无感地震」。
《国语辞典》:报事人(报事人)  拼音:bào shì rén
旧时负责传达的门吏。《前汉书平话。卷中》:「通曰:『公乃何人见我?』广曰:『道与报事人道:「是你爷来也!」』门人不敢报。」
《国语辞典》:大耳朵  拼音:dà ěr duo
1.耳朵很大。如:「他有一双大耳朵,所以大家替他取了个招风耳的外号。」
2.一种架设于户外的碟型天线,用来接收来自通讯卫星所传达的讯息、节目。如:「架设大耳朵之后,我们就可以接收到全世界的卫星节目。」
《国语辞典》:打信号(打信号)  拼音:dǎ xìn hào
代替语言来传达命令报告的符号。如:「只要你一打信号,我们就开始行动。」动。」
《国语辞典》:泐达(泐达)  拼音:lè dá
以书函传达,常用于书信中。如:「耑此泐达。」
《国语辞典》:媒介体(媒介体)  拼音:méi jiè tǐ
在双方间做传达的物体。如:「空气和水是声音的媒介体。」也称为「媒质」。
分类:双方传达
《国语辞典》:演哑剧(演哑剧)  拼音:yǎn yǎ jù
透过肢体的动作传达某种意旨,而不明白说出。如:「算了!有啥话就明说,犯不著在这儿演哑剧。」
《国语辞典》:手语歌(手语歌)  拼音:shǒu yǔ gē
一种以手语传达歌曲意境的表演方式,通常表演者会配合舞蹈来加强节奏感。如:「她因深谙手语,舞蹈基础又好,所以表演手语歌十分精彩。」
《国语辞典》:水压机(水压机)  拼音:shuǐ yā jī
一种利用水来传达压力的机械。可产生大的压力以压缩物体,为西元一七九五年英人布累马(Jaseph Bramah)应用巴斯噶定律所设计。也称为「布累马水压机」。
《國語辭典》:号志灯(號誌燈)  拼音:hào zhì dēng
做为号志的灯。如城市道路的红绿灯。
《国语辞典》:表意文字  拼音:biǎo yì wén zì
以符号来传达较抽象意念的词素文字。如古埃及文字、巴比伦楔形文字等。
《国语辞典》:传令兵(传令兵)  拼音:chuán lìng bīng
军队中负责传达上级指令的士兵。
《國語辭典》:传声筒(傳聲筒)  拼音:chuán shēng tǒng
1.扩大说话声音时所用的圆锥形筒。也称为「话筒」。
2.违背客观的立场,专为特定的对象作宣传。如:「新闻媒体追求客观、公正的报导,而不应沦为附和政权机构的传声筒。」
《國語辭典》:传输(傳輸)  拼音:chuán shū
传导输送。如:「设备落伍,传输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