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害虐
伤害虐待。书·武成:“今 商王 受 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分類:伤害虐待
《漢語大詞典》:枉伤(枉傷)
无罪而错加伤害。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谋叛》:“反叛二字,最要分明,否则,出此入彼,其枉伤多命,寃陷多家,咎将安归乎?”
分類:无罪伤害
《漢語大詞典》:侵伤(侵傷)
侵犯伤害。南史·庾悦传:“羣下见陛下顾遇既重,恐不敢苦侵伤。” 唐 孟棨 本事诗·嘲戏:“ 元一 立嘲曰:‘里头极草草,掠鬢不菶菶。未见桃花面皮,先作杏子眼孔。’ 则天 大欢,故 懿宗 不能侵伤。” 前蜀 杜光庭 《汉州王宗夔尚书安宅醮词》:“或侵伤地脉,或穿凿冈原。”
分類:侵犯伤害
《漢語大詞典》:守病
抵御他人的伤害。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且吾因 宋 以守病,则夫能致死。” 杜预 注:“为 楚 所病,则欲入 宋 城。” 杨伯峻 注:“守病,守御 楚 之病我。”
《漢語大詞典》:伤破(傷破)
(1).伤害,损伤。列子·黄帝:“ 子华 使其侠客以智鄙相攻,彊弱相凌。虽伤破於前,不用介意。”百喻经·以棃打破头喻:“昔有愚人,头上无毛。时有一人,以棃打头,乃至二三,悉皆伤破。”
(2).残破。 南朝 宋 谢灵运 《劝伐河北表》:“昔 陇西 伤破, 鼂错 兴言; 匈奴 慢侮, 贾谊 愤叹。”
《国语辞典》:伤和气(伤和气)  拼音:shāng hé qi
伤害了彼此间良好的关系。《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自家骨肉虽是一时有些不是处,只宜好好宽解,不可便经官动府,伤了和气,失了体面!」《红楼梦》第九回:「向日我又与薛大叔相好,倘或我一出头,他们告诉了老薛,我们岂不伤和气?」
《漢語大詞典》:苦害
伤害,陷害。《水浒传》第五一回:“我们却也要容情,怎禁被原告人监定在这里要掤,我们也没做道理处。不时,便要去和知县説,苦害我们,因此上做不的面皮。”
分類:伤害陷害
《漢語大詞典》:口兵
以口为兵器。比喻言语伤害人。《魏书·岛夷萧衍传》:“詃惑愚浅,大言以惊俗;驱扇邪僻,口兵以作威。” 唐 刘禹锡 《口兵戒》:“口兵之起,其刑渥焉。”
《漢語大詞典》:点累(點累)
玷污伤害。隋书·裴政传:“又察 元愷 受制於 荣 ,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
分類:玷污伤害
《漢語大詞典》:椓丧(椓喪)
遭受伤害。 元 揭傒斯 《〈宋史论〉序》:“反覆小人之情状,痛悼君子之椓丧,读之千载之下,犹当拊膺扼腕,流涕而永叹也!”
《國語辭典》:谮害(譖害)  拼音:zèn hài
诋毁、陷害。《三国演义》第七二回:「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漢語大詞典》:天夭
(1).天所伤害。《诗·小雅·正月》:“民今之无禄,天夭是椓。” 郑玄 笺:“民於今而无禄者,天以荐瘥夭杀之。”
(2).亦作“ 天祅 ”。古代所谓一种不祥的星象。史记·天官书:“﹝太白﹞色白五芒,出蚤为月蚀,晚为天夭及彗星,将发其国。”汉书·天文志作“天祅”。
《漢語大詞典》:雠害(讎害)
因仇恨而伤害。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人有相讎害者,於树干中去皮尺许,令周匝,谓之‘繫裹肚’,虽大木亦枯死。”
分類:仇恨伤害
《漢語大詞典》:剥害
盘剥伤害。《旧唐书·韦巨源传》:“树怨天下,剥害生灵,兆庶流离,户口减耗。”明史·神宗纪一:“天旱,虽由朕不德,亦天下有司贪婪,剥害小民,以致上干天和,今后宜慎选有司。”
分類:盘剥伤害
《漢語大詞典》:厌魅(厭魅)
亦作“ 厌媚 ”。 谓用迷信方法祈铸鬼神以迷惑或伤害别人。陈书·皇后传·后主张贵妃:“又好厌魅之术,假鬼道以惑 后主 。”资治通鉴·陈长城公至德元年:“ 叔坚 既失恩,心不自安,乃为厌媚,醮日月以求福。”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 韦庶人 之全盛日……专行厌魅, 平王 诛之。”辽史·列女传·耶律奴妻萧氏:“尝与娣姒会,争言厌魅以取夫宠。”《元典章·刑部三·厌镇》:“ 王鹏举 因与 马闍闍 通姦,有 刘显 引领前去 冯珪 处,厌魅 马闍闍 夫 耿天祐 ,欲令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