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伤老大
 
老大伤悲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诗戊·乐府上·古乐府三首·长歌行〉~279~
青青园中葵,朝露行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晖。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乃伤悲。
《國語辭典》:伤悲(傷悲)  拼音:shāng bēi
伤心悲哀。《诗经。小雅。采薇》:「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汉。无名氏〈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分類:伤悲悲伤
《国语辞典》: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拼音: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谚语)年轻力强时不奋发向上,年纪大了便后悔莫及。《乐府诗集。卷三○。相和歌辞五。古辞。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黄绣球》第二六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是这些秀才们情景。」
《國語辭典》:老大徒伤悲(老大徒傷悲)  拼音: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年纪大了才来徒自悔恨悲伤。劝诫青年把握时机,努力奋斗。语出《乐府诗集。卷三○。相和歌辞五。古辞。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后用于泛指人要爱惜光阴,把握现在。《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人生如白驹过隙,倘不及时行乐,则老大徒伤悲也。」
《漢語大詞典》:憀憀
伤悲。 汉 王粲 《鹦鹉赋》:“声嚶嚶以高厉,又憀憀而不休。”
分類:伤悲
《漢語大詞典》:苦调(苦調)
(1).犹苦言,忠言。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义心多苦调,密此金玉声。”
(2).忧伤悲凉的声调。 清 黄景仁 《蕲口》诗:“中宵冰雪悄难寐,苦调哦彻朝霞天。”
《國語辭典》:嗟悼  拼音:jiē dào
嗟伤哀悼。《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圣王嗟悼,宠赠衾襚。」《红楼梦》第一回:「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
《國語辭典》:轸忧(軫憂)  拼音:zhěn yōu
忧伤哀痛。唐。张祐 散花楼诗:「锦江城外锦城头,回望秦川上轸忧。」
《漢語大詞典》:感恻(感惻)
(1).感伤悲痛。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 嗣宗 当 圣善 将殁……而为其子者,方对局求决,举杯酣畅,但当此际,曾无感惻。” 宋 王安石 《题张忠定书》:“窃观遗蹟,不胜感惻之至。”
(2).感动怜悯。宋史·丁谓传:“家寓 洛阳 ,尝为书自克责,敍国厚恩,戒家人毋輒怨望……帝见感惻,遂徙 雷州 。”
《國語辭典》:怆怆(愴愴)  拼音:chuàng chuàng
悲痛的样子。《楚辞。王褒。九怀。思忠》:「感余志兮惨慄,心怆怆兮自怜。」汉。无名氏〈孤儿行〉:「怆怆履霜,中多蒺藜。」
《漢語大詞典》:感痛
感伤悲痛。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是故 陈餘 、 张耳 老相全(禽)灭,而无感痛。” 黄远庸 《北京黄花冈纪念会》:“故今日之追悼会,对於死义诸人,不应当感痛,应当羡慕,此在会同人当知之者。”
《漢語大詞典》:忧恫(憂恫)
忧伤悲痛。 清 陈天华 《猛回头》:“哭一声我的始祖公公,叫一声我的始祖公公,在天有灵,能不忧恫?”
《国语辞典》:懮懮  拼音:yǒu yǒu
忧伤悲痛的样子。《楚辞。屈原。九章。抽思》:「数惟荪之多怒兮,伤余心之懮懮。」
《国语辞典》:哀悽  拼音:āi qī
哀伤悲悽。如:「地震灾民望著倒塌的房舍,流露出哀悽的神情。」
分类:哀伤伤悲
《国语辞典》:苦啾啾  拼音:kǔ jiū jiū
痛苦、伤悲。《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蒋氏关了房门,又哽咽了一会,那里有心去睡,苦啾啾的哀到天明。」
分类:痛苦伤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