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82,分266页显示 上一页 194 195 196 197 198 200 201 202 203 下一页
袁宗道(字 伯修 别称 公安体 号 玉蟠、石浦 )
南企仲(字 伯墀 号 弦蒲 )
吕兆熊(字 渭阳、宗望、恒伯 )
张梦时(名 大受 字 伯可 号 弦所 )
朱与翘(字 楚伯 号 惺复 )
李登(字 伯庸 )
顾云凤(字 伯翔 号 瑞庵 )
马应龙(字 伯光、北溟 )
曹璜(字 于渭、伯玉、维章 号 础石、元素 )
程寰(字 伯转 )
赵世典(字 伯循 号 仰潜 )
顾天埈(字 升伯 号 开雍、湛庵 )
丁魁楚( 平粤伯 字 中翘 号 光三 )
张其忠(字 伯荩 号 献宸 )
其它辞典(续上)
董嗣成(字 伯念 号 青芝 )袁宗道(字 伯修 别称 公安体 号 玉蟠、石浦 )
南企仲(字 伯墀 号 弦蒲 )
吕兆熊(字 渭阳、宗望、恒伯 )
张梦时(名 大受 字 伯可 号 弦所 )
朱与翘(字 楚伯 号 惺复 )
李登(字 伯庸 )
顾云凤(字 伯翔 号 瑞庵 )
马应龙(字 伯光、北溟 )
曹璜(字 于渭、伯玉、维章 号 础石、元素 )
程寰(字 伯转 )
赵世典(字 伯循 号 仰潜 )
顾天埈(字 升伯 号 开雍、湛庵 )
丁魁楚( 平粤伯 字 中翘 号 光三 )
张其忠(字 伯荩 号 献宸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乌程人,字伯念。万历八年进士,历礼部员外郎。重气节,为士论所称。万历二十年,李献可等十一人请使皇长子出阁就学,同时被黜。嗣成继上疏力争,夺职归。有《青棠诗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伯念,乌程人。万历庚辰进士,除礼部主事迁员外郎建言削籍有青棠集维基
董嗣成(1560年—1595年),字伯念,号青芝,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民籍。浙江乡试第十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第二甲第一名进士。授礼部主事,升主客司郎中。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月,给事中孟养浩因谏神宗怠政,被施廷杖,一同被责者十一人。董嗣成疏言“黜降刑罚非复谏之具,畏法惧罪非忠义之夫”。神宗大怒,董嗣成削籍归里。卒年三十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0—1600 【介绍】: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伯修,公安人。万历丙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庶子赠礼部侍郎有白苏斋集维基
袁宗道(1560年—1600年),字伯修,号玉蟠,一号石浦,湖广公安县(今湖北公安县)长安里人,文学家,进士出身。万历七年(1579年)湖广乡试第八名举人,十四年(1586年)会试第一(会元),殿试成二甲第一名进士(传胪)。吏部观政,改翰林院庶吉士,十六年十月授翰林院编修,充经筵展书官,十九年十月编纂六曹章奏,二十三年充正使纂修官,二十四年五月管理诰敕,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充东宫讲官。二十六年七月升左中允,二十六年九月与范醇敬充武场考试官,二十七年五月升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掌司经局篆,纂修、讲读如故,二十八年四月升右春坊右庶子兼侍读,掌本坊印信,二十八年十一月病卒,终年四十岁。天启初年赠少詹事。宗道以右庶子任东宫讲官时,“省交游,简应酬”,办事“鸡鸣而入,寒暑不辍”,致积劳成疾。去世以后,连购买棺材及眷属回故里的路费都是朋友们的捐助和卖尽他的书画几砚凑的。他同时也是“公安派”文学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主张文章自要发挥性灵,研究古文不可全模仿拘泥,而是要「学其意,不必泥其字句也」。与弟宏道、中道并称“公安三袁”,著有《白苏斋集》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1—1643 【介绍】: 明陕西渭南人,字伯墀。南大吉孙。万历八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文选郎,擢太仆少卿,进太仆卿。请如诏书免矿税,触神宗怒,削籍归。天启初起为太常卿,累迁南京吏部尚书,以老致仕。李自成军破渭南,责令捐饷,被杀。有《痴醒子》。维基
南企仲(1561年—1643年),字伯墀,号弦蒲,陕西西安府华州渭南县人,晚明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陕西乡试第四名举人,万历八年(1580年)中式庚辰科会试第二百二十三名,三甲第二百一十八名进士。以祖母年纪大为由,请求回乡奉养祖母。后授刑部主事,擢太仆寺少卿,进太仆寺卿。万历三十年(1602年)直谏免除矿税,因而得罪明神宗,被削籍归乡,天启初年起复为太常寺卿。崇祯初年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军攻破渭南,南企仲年过八旬,大骂不屈,绝食两日而死。其子南居业、族子南居益俱绝食而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真定府柏乡人,字渭阳。万历十四年进士。授昆山知县,以循良擢兵科给事中。时宁夏告警,奉命阅边,疏言触当道,谪夏津县丞。累迁户部侍郎总督漕运,参预镇压白莲教徐鸿儒起义。官至户部尚书总督仓场。维基
吕兆熊(1561年—?),字宗望,一字恒伯,号渭阳,更号鸿原, 直隶柏乡县人。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乡试六十七名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二百八名,登三甲第四十七名。吏部观政,任直隶昆山县知县。在任五年,治县有方。擢兵科给事中。宁夏出现叛乱,吕兆熊奉命阅边,驻守开原十年。万历四十一年任河南大梁道佥事,累擢光禄寺少卿,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巴渝变乱,吕兆熊移驻汉中,抓获乱首。天启二年十二月(1623年初),以功升户部右侍郎,总督漕运,海防巡抚凤阳等处地方。天启五年(1625年),升户部尚书,总督仓场。崇祯帝即位,兆熊起赴南京任职,未到任卒。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张梦时(1561-1638),初名大受,字伯可,号弦所,无锡人。癸卯举人。历官山东盐运史司运。
人物简介
维基
朱与翘,字楚伯,号惺复,浙江海宁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举辛卯科浙江乡试。万历二十年(1592年),联登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七十三名进士,官江西建昌府知府,仕至广西副使。
人物简介
维基
李登,字伯庸,湖广承天府沔阳州景陵县人,官籍,万历初年解元,同进士出身。万历元年(1573年)癸酉科湖广乡试第一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会试第十六名,登进士第三甲第二百零五名。官至大理寺评事。
人物简介
维基
顾云凤(1561年—?),字伯翔,号瑞庵,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人,民籍。乙酉乡试十八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三百二名,登二甲第二十三名进士。刑部观政,二十七年正月升工部署郎中,实授郎中,提督南河,三十三年三月升山东济宁道参政,管理河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安丘人,字伯光。马文炜子。万历二十年进士。除𣏌县令,时大旱,人相食,设粥厂数十,活民无算,𣏌人深德之。寻转精膳司郎中。有《𣏌乘》、《道德经注解》等。维基
马应龙,字北溟,山东安丘县人。山东辛卯科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第三甲第四十四名进士,同年任河南杞县知县。仕至礼部郎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益都人,字于渭,一字伯玉,号础石,别号元素。万历十四年进士。由司农郎出守西安。对织造、开矿、宗谱、河渠等多有建议,官至通政司左参议。有《大云集》。(《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九《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卷二〇九)维基
曹璜(1562年—?),字维章,又字于渭,号础石,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民籍。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山东乡试五十五名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一百五名,廷试二甲四十三名进士。工部观政,授户部主事,由户部郎中出为西安府知府,巡行阡陌,一仆一马,人不知其为守也。两入觐,不持一物馈诸贵人。二十六年(1598年)擢湖广提学副使,以父病乞归,三十年,起陕西副使兼右参议,改福建副使。再起光禄少卿,辞不获,改通政司右参议。明年春,奉使还里,遂请休。再迁左参议,五疏乞休归。会里中大饥,人相食,上疏草奏,历写流亡饿殍困苦状,凡五千言,绘其图欲上之,而病不果。临终敕家人棺敛丧事务从俭朴,勿受吊赙,曰始时如何来,今复如何去。遂逝。
人物简介
维基
程寰,字伯转,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人。万历二十三年(1589年)乙未科进士。知福建光泽县,立义仓、义学,教养备至。擢刑部主事,督粮浙中,漕运如期。历升湖广按察使,长宝洞蛮为乱,亲冒矢石,剿擒之。改广东按察使,晋浙江布政使。
人物简介
维基
赵世典(1562年—?),字伯循,号仰潜,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军籍。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福建乡试八十一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一百十二名,登三甲第七十五名。都察院观政,任江西乐安县知县。官至鲁王府长史。
人物简介
维基
顾天埈(1562年—?),字升伯,号开雍,又号湛庵,直隶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市)人,探花。状元顾鼎臣族孙。万历七年(1579年)己卯科应天乡试第三十一名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一甲第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正史纂修官,二十五年正月教习内书堂,八月与史继偕等纂修六曹章奏,二十八年七月管理文官诰敕,又与右庶子杨道宾主考顺天府乡试,升修撰,二十九年十一月出使朝鲜,参与安抚朝鲜内战,升侍讲,三十年三月升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三十三年十二月升至右谕德,三十四年十二月改左春坊左谕德,因参与党争,三十七年二月与李腾芳一起拜疏出京,被降三级为行人司司正,遂辞官归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0 【介绍】: 明河南永城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崇祯七年以兵部侍郎代傅宗龙总督蓟辽保定军务。九年,以清兵攻入关内,下吏,久之放还。弘光时起故官,代沈犹龙为两广总督,加兵部尚书。隆武帝时,封平粤伯,留镇两广。闽中事败,又与瞿式耜共立桂王于肇庆,进东阁大学士。清兵至,逃梧州,又走至岑溪,不得脱,乃降于李成栋,与家属部众数百人皆被杀。维基
丁魁楚(1563年—1647年),字中翘,号光三,圣名路加(拉丁语:Lucas),河南永城马牧乡丁老家村人,祖籍山东诸城,进士出身。万历四十年(1612年)乡试中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登丙丑科进士。初官户部陕西司主事。善事权要。崇祯四年(1631年)春,以右佥都御史为保定巡抚,崇祯七年(1634年)任兵部右侍郎,代傅宗龙任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崇祯九年(1636年)七月,因后金入塞,畿辅被兵,魁楚被究失机之责遣戍,崇祯十一年(1638年)之后释放。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甲申国难后,由福王朱由崧即帝位,同年十月,以原官起用,以兵部右侍郎总督河南、湖广兼巡抚承天、德安、襄阳等地,未及赴任,随即代沈犹龙任广东巡抚,总督两广军务。隆武元年(1645年),唐王朱聿键于福州称帝,命丁魁楚以原官协理戎政,寻加兵部尚书,太子太保,赐尚方宝剑。靖江王朱亨嘉于桂林反叛,攻下梧州,监禁广西巡抚瞿式耜,丁魁楚檄令思恩参将陈邦传等突袭朱亨嘉,于桂林捕获朱亨嘉押送福州。隆武帝封丁魁楚为平粤伯,仍留镇两广。唐王灭亡后,丁魁楚与瞿式耜、兵部尚书吕大器等拥立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是为永历帝,进东阁大学士,兼理戎政。丁魁楚派军士在肇庆灵羊峡一带挖掘端砚,并将其制成精美的砚台。清兵南下攻下广州,进逼肇庆,丁魁楚奉永历帝逃亡梧州,随即又改道去岑溪,因锱重太多,有船三百馀艘载黄金二十万两、白金二百四十馀万两,被清将李成栋追上,丁魁楚投降。李成栋与丁魁楚曾经结怨,李成栋于是杀魁楚家人数百人。魁楚乞求饶恕保全一个儿子,李成栋笑说:「汝身且莫保,尚求活人耶?」一并被杀。幼孙为李成栋部将罗成曜收养。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其忠(16世纪—17世纪),字伯荩,号献宸,山东济南府长清县人。同进士出身。张其忠在万历十九年(1591年)与弟张其孝同中辛卯科山东乡试举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进士,授大名府浚县知县,官至户部云南司主事。